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身殘志堅-羅斯福 | 上頁 下頁 |
九四 |
|
「我三大盟國此次進行戰爭之目的,在於制止及懲罰日本之侵略。三國決不為自己謀求利益,也無意於擴張領土。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後在太平洋所奪得的或佔領之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此外,日本亦將被逐出於其以暴力或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我三大盟國軫念朝鮮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決定在相當期間使朝鮮自由獨立。」 「我三大盟國抱定上述之各項目標並與其他對日作戰之聯合國家目標一致,將堅持進行為獲得日本無條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的長期作戰。」 開羅會議一結束,羅斯福就帶著一個70來人的班子乘「聖牛」號飛機前往德黑蘭。這次航程大約6個小時,要越過巴勒斯坦全境。可是羅斯福不同意如此倉促。「我們應該有一點多餘的時間,」他說,「以後我也許再也不會飛這條航線了。」他和飛行員市賴恩少校擬定了一條路線,使他們幾乎能夠飛經聖地的每一處名勝古跡。「低飛!」他下命令,「當你飛臨每一處聖跡時,盡你的膽量貼近它兜兜圈子。」 他們首先飛臨貝爾謝巴及其著名的井泉,繼而飛越山谷,翻過濯濯童山,來到伯利恒。布賴恩把飛機傾側得似乎快要使一隻機翼觸及地面了。羅斯福凝視著耶穌誕生的小教堂,心裡真希望降落。接著,飛機沿著大路朝耶路撒冷飛去,不到一分鐘,就已經在這個光怪陸離的城市上空盤旋了。羅斯福—一辨認那些神聖的建築物,並且激動地向坐在他旁邊的麥金太爾報出他們的名稱:大衛墓和天國之門!耶穌拱頂;耶穌受難地,坡上是伊斯蘭陵墓;大馬士革之門,聖墓教堂,哭牆。接著,他們繞著橄欖山的梯田形山坡飛了一圈,山頂上聳立著耶穌升天教堂,然後朝死海飛去。他們從這裡沿著約旦河一直飛抵那個小小泛光的加利利海,海上還有漁民在打魚呢! 飛機穿過巴勒斯坦上空後,總統就陷入沉思了。對羅斯福來說,在德黑蘭會議上的艱巨任務就是同他認為「難以捉摸」的斯大林建立自己同丘吉爾保持著的那種私人關係。據美國外交官墨菲說:「總統的計劃是使俄國人感到,美國人絕對相信他們,並把蘇美兩國在戰時與平時的合作置於任何其他未來的聯盟之上。」為了開好這次會議,在三巨頭會談之前,1943年10月底在莫斯科舉行了一次外長預備會議。總統想派韋爾斯參加,但是由於普遍謠傳這位副國務卿同一位臥車服務員有同性戀關係,使他不得不辭職。羅斯福很尊重這位老朋友的意見,對他的辭職感到難過。赫爾在進行他在戰爭期間唯一的這一次重要外交活動時,以頑強的意志爭取說服俄國人發表一項四國宣言,保證成立一個維護戰後和平與安全的組織。斯大林向赫爾保證,一打敗德國,蘇聯就將參加對日本的戰爭。羅斯福心想,這次會議就以上問題能達成協議,就算取得「重大成果」了。 當羅斯福一行抵達德黑蘭時,斯大林為了羅斯福的安全而友好地建議他移住蘇聯大使館。丘吉爾則住在附近的英國使館。總統的車子駛進使館大院的綠色大門,在一幢大而無當的建築物前面刹住。這幢建築物很像一所百萬富翁的豪華住宅。但已年久失修,不復有昔日的光彩。它那富麗堂皇的門據上的油漆顯出裂紋,牆上的灰泥大塊大塊地剝落,裡面的泥草露在外面,活像一個從破洋娃娃肚子裡漏出的木屑。納粹分子離去前在牆上到處亂塗的卍字,給人一種諷刺味兒。 羅斯福的安全由蘇聯警衛和便衣人員負責。埃利奧特說,他們個個都是6英尺以上的彪形大漢。斯大林前來拜訪羅斯福時,後者故意不讓美方翻譯在場,只讓斯大林的翻譯帕夫洛夫擔任翻譯。羅斯福對他兒子說,「這是表示我的信任和毫不猜疑的一個姿態。」羅斯福利斯大林握手時說:「見到你,我很高興。我早就想同你見面了。」斯大林說,由於軍務繁忙,遲遲未能實現,感到抱歉。羅斯福感謝斯大林把主要客房讓給他住,並向斯大林祝賀蘇聯紅軍取得的偉大勝利。 他們在正式開會之前,舉行了一個贈劍儀式:丘吉爾從倫敦給斯大林帶來了一柄「斯大林格勒」之劍。儀式簡短而動人。一位年輕的英國上尉高擎著那柄修長筆直的寶劍,丘吉爾作了一席感情充沛的簡短發言,斯大林用俄語致答詞。接著,首相莊嚴地雙手托劍,把它贈交斯大林;斯大林接過寶劍,俯首吻了一下精美的劍柄。他緩慢地把劍從鞘中抽出一段來,然後又迅速插入,把它交給伏羅希洛夫。儀式到此結束。 「我想看一下寶劍。」羅斯福說。他右手握住劍柄,試試它是否平衡稱手。這把劍的製作實在精美絕倫,你拿在手裡簡直感覺不到它的重量。倒像是你自己手臂的延伸。羅斯福高興得笑起來:「真是登峰造極的傑作!」他把劍高高舉起,從空中猛劈下來,雪亮的鋼刃發出一道寒光。 第一次會議於下午4點舉行。出席會議的除三巨頭外還有霍普金斯、艾登和莫洛托夫以及三國的參謀部的負責人。斯大林和丘吉爾共推羅斯福總統主持第一次會議。他在會議開幕時說,他很高興把蘇聯人作為「家庭小圈子裡的新成員」來歡迎,並向他們保證說,這次會議將始終像朋友們的聚會那樣,在各方面都充滿著完全坦率的氣氛。他相信三國的代表會緊密協作,不僅在戰爭的整個期間,而且將繼續到子孫後代。丘吉爾說,這裡所體現的是世界上從未見過的權力的最高集中,而人類幸福的未來就掌握在這些與會者手中;他祈望這些人將不致辜負上帝所賜予的時機。斯大林說,這次兄弟般的集會的確體現了一個偉大的時機,而這個時機極需與會者明智地使用他們各國人民所賦予他們的權力。 德黑蘭會議大部分時間是討論軍事問題。在三巨頭介紹了各自戰場的情況後,集中討論了斯大林所要求的迅速開闢第二戰場的問題。丘吉爾雖然口頭上不反對「霸王」行動,但以種種理由為藉口極力避免與德軍主力正面作戰。他要進行地中海戰役,在意大利迅速北進的同時進軍巴爾幹。丘吉爾稱他的主張是「四面包圍戰略」。斯大林要求美英軍隊於1944年5月間在法國北部登陸開闢第二戰場。丘吉爾說他不能作此保證。雙方爭執十分激烈,以致斯大林憤然站了起來,對莫洛托夫和伏羅希洛夫說:「我們走吧!我們在這裡沒有事好幹了,我們前線還有許多事要做呢!」後來在羅斯福的調解和參與下,會議才得以進行下去。 斯大林對丘吉爾說,他想問一個頗為欠妥的問題,就是英國人是不是真正相信「霸王」行動,或者他們僅僅是把這作為一種給蘇聯人鼓氣的手段而才表示同意的?老奸巨猾的丘吉爾雖然使盡了辯論家的藝術,辭令動聽,委婉得體,這是他拿手的本領;但是斯大林卻揮舞大棒,對他老練的敵手的躲躲閃閃和弄虛作假毫不留情。在此情況下,羅斯福則居中調解,充當公認的會議主持人。經過反復協商,終於確定在1944年5月開闢歐洲第二戰場。這是德黑蘭會議關於軍事問題的一個重要決定。羅斯福在這個問題上支持斯大林的意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