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身殘志堅-羅斯福 | 上頁 下頁
七四


  麥克阿瑟的臨陣脫逃,在美國軍隊中也引起了對他的蔑視。越來越多的人感到老麥把他們拋棄了,所以當時軍隊中流行著一首用《共和國戰歌》的曲調寫的諷刺歌曲:

  老表老麥不窩囊,
  做事謹慎不能算膽小,
  羅斯福造的金星他得保護好。
  四星上將和巴丹的美味一樣少,
  可知他手下的士兵餓得心直跳。

  東條英機本來就為巴丹的戰局不高興,聽到麥克阿瑟逃跑的消息後更加不快。這位戰爭狂人,為了污辱美國人,原準備把麥克阿瑟生擒後,弄到東京遊街示眾,不料他卻溜之大吉了。為此,他惱羞成怒,隨即命令本間將軍再次發動聲勢更大的進攻。

  4月2日是耶穌受難日的前夕,更有意義的是,這一天也是日本傳說出的第一個皇帝、神武天皇的生日前夕。夜幕降臨時,5萬名日軍已集結待命,準備大舉進攻。在他們後邊,150門大炮、榴彈炮和迫擊炮,準備舉行這次戰役開始以來最猛烈的炮擊。在前線的另一邊是7.8萬名餓得發慌的美軍和菲律賓軍,其中只有2.7萬人是列為「有戰鬥力」的人員,而這些人中間卻有3/4的人因患過瘧疾而身體虛弱。一早,天氣晴朗,10點鐘炮擊就開始了。在日軍強烈炮火攻擊下,美軍和菲軍亂作一團,紛紛棄陣而逃,有的走小路,有的翻山越嶺,有的則沿著海岸公路跑。到處是混亂,這些筋疲力盡的人是在恐怖的驅策下邁動著腳步。

  4月9日,呂宋部隊司令愛德華·金少將率部投降,7.6萬名美軍和菲律賓軍作了日軍的俘虜。科雷吉多爾要塞守到5月6日。7日深夜,美遠東軍司令溫賴特將軍通過馬尼拉電臺命令菲律賓所有的美、菲軍隊無條件投降,拒絕投降者以逃兵論處。儘管如此,棉蘭老的3.6萬名軍隊只有7000人(主要是美國人)向日軍投降,其餘2.9萬人拒絕服從命令,帶著武器上山打遊擊去了。至此,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了菲律賓所有重要的城鎮和港口,菲律賓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進入了艱苦的抗戰階段。

  荷屬東印度是日本帝國主義與美、英、荷盟軍爭奪的主要戰場。東條堅持南進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侵奪南洋的重要資源,尤其是石油。為了不讓荷印當局把石油區設施破壞,不讓他們把爪哇建成強大的堡壘,日本侵略者急於要迅速佔領荷屬東印度群島。在那艱難的日子裡,盟軍戰區的電報長篇累牘地源源而來。每封電文只有增添人們的失望。到2月23日,戰區司令韋維爾顯然已經沒有辦法行使ABDA(美英荷澳)戰區的指揮權了。聯合參謀長會議命令解散他在爪哇的指揮部,由荷蘭方面負責防守這個資源豐富、人口稠密、戰略上攸關大局的島嶼。在下達這個重要命令的同一天,霍普金斯接到由荷屬東印度代理總督范·穆克發來的冗長而可憐的海底電報。范·穆克三周之前剛離開華盛頓回到爪哇任所。他在動身的時候給霍普金斯寫信說:「我深信你對戰局的處理以及對遠東的總政策已經胸有成竹了。」現在呢,他用絕望中掙扎的語調懇求不要決定放棄ABDA戰區的作戰。他詳細地提出他認為可以保住爪哇的辦法,尤其是用美國航空母艦「蘭利」號運送戰鬥機。電文結尾說:「看在上帝的面上,請作出堅強而積極的決定。在你們考慮期間,千萬不要停止運送物資和兵員,時間從來沒有這樣的緊迫。」

  霍普金斯回答說:「在華盛頓的各方當局一致決心用一切現有手段支持爪哇的戰鬥,包括輸送可以派出的一切戰鬥機。」他說,沒有放棄保衛爪哇戰鬥的部署。其實,這都是好心人的願望,但不幸的是,它們不是建立在戰局可怕的現實基礎之上的。過了兩天,「蘭利」號在爪哇海戰中被擊沉。這個海域的同盟國艦隊的大多數艦隻都遭到同樣的命運,包括巡洋艦「休斯敦」號,就是羅斯福過去時常在海上度假時的坐艦。這時,盟國的海、空軍力量都不足以阻止日軍在爪哇登陸。一個星期之後,這個島嶼被日軍佔領了,守軍投降了。現在,澳大利亞的北海岸完全暴露在敵人面前了。

  爪哇投降的第二天,日本奪取了仰光,切斷了滇緬路的入海通道。用澳大利亞外交部長赫伯特·伊瓦特博士的話來說,當時的局勢「簡直絕望了。」日本的太陽旗真的在南洋各地升起來了,不到半年它侵佔的領土已達380萬平方公里,超過日本本土面積的十多倍,人口達1.5億多。而這些地方的安全,原來多半是靠大英帝國的力量來維持的。目前,這個傳統的力量在蘇伊士以東顯得異常脆弱;即使在中東,它究竟有沒有生存下去的機會也很難說。因此,羅斯福的困境是以前歷任美國總統所從未經歷過的,可以說連做夢都想不到的。

  海上運輸情況也十分不妙。向蘇聯輸送軍需品的整個任務,以及向英國運送軍火和支援非洲與中東的作戰行動,由於大西洋戰爭的新發展而嚴重地複雜化了。1月中旬,德國向美國發動攻勢。德國在這方面唯一適用的武器就是潛水艇,它現在已成為十分令人恐怖的有效武器了;而防禦辦法的差勁實在是難以原諒的。德國潛水艇竟然鑽到可以望見紐約百老匯光芒的地方,在距離東海岸幾百碼的範圍內,擊沉了許多船隻。損失的數字從這多災多難的冬季所公佈的可怕損失統計表中可以看出來。德國潛水艇在兩個月內在西大西洋擊沉了132艘輪船。這種損失的意義從哈佛大學歷史教授莫裡森從一本海軍訓練手冊中摘引的材料,可以得到深刻的說明:

  「德國潛艇1942年在我們大西洋沿岸肆虐的惡果,有如我們最大的六個戰備工廠遭到怠工者摧毀後所引起的全國性災難……如果一隻潛水艇擊沉兩艘載重6000噸的輪船和一艘3000噸的油船,我們的全部損失大約像下面的統計:坦克42輛,6英寸口徑榴彈炮8門,彈重25磅炮88門,彈重兩磅炮40門,裝甲車24輛,履帶式小型裝甲車50輛,彈藥5210噸,步槍600支,坦克補給品428噸,軍需品2000噸,汽油1000桶。如果這三艘船已到達目的地,而且貨物已經疏散,那麼要從空中炸毀同樣的裝備,敵人的飛機就要進行3000架次順利的轟炸。」

  羅斯福對海軍不夠重視大西洋戰爭非常生氣,並且為之煩惱了很長時間。但是,傷腦筋的事不只這些,恐日病、害怕戰爭、機構不靈等所引起的混亂也足夠使人犯愁的。最典型的一次是,當一艘日本潛水艇在聖巴巴拉附近的海面出現,向一個牧場發射了幾發炮彈之後,南加利福尼亞州又發生了另一次騷動。洛杉礬附近忽然響起空襲警報。驅逐截擊機指揮行動起來,高射炮砰砰地作響。事後報界接到關於這一插曲的兩種解釋。一是海軍部長提供的;一是陸軍部長提供的。諾克斯說,廣泛地偵察表明,發警報的時候,洛杉肌上空未發現任何飛機。史汀生則說,他手邊的詳細資料說明,當時有國籍不明的飛機出現在上空,可能達15架之多。

  他宣讀一份自西海岸打來的電報:這些飛機「可能是敵諜操縱的商用機構所派出的飛機,用以散佈恐慌,並探測高射炮陣地的方位和燈火管制的效果」。總之,陸軍部也好,海軍部也好,他們只能夠肯定:各高射炮群一共發射了1430發炮彈,沒有打下一架飛機,沒有挨炸彈,也沒有死傷。事實上,正是類似這樣最高階層的混亂,最容易引起美國人民的思想波動和恐懼情緒。可是,好像陸、海軍在這一次麻煩之後還嫌不夠勁,出事的第二天晚上,華盛頓竟然響起兩次空襲警報。這樣一來,羅斯福總統才不得不直截了當地質問陸軍部,到底是誰負責放空襲警報,又是誰負責向報界解釋這幾起事件,並讓他們採取有效措施,堅決杜絕這類荒唐行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