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身殘志堅-羅斯福 | 上頁 下頁
七三


  東條對這一情報十分重視,更加堅定了他橫掃東南亞的決心。按照東條的要求,日本南方軍的作戰計劃,主要是摧毀美、英、荷在東南亞的基地,強佔菲律賓、關島、香港、英屬馬來亞、緬甸、爪哇、蘇門答臘、婆羅洲、俾斯麥群島、荷屬帝漢等重要地區。為了實現這一計劃,南方軍主力包括11個師團和兩個飛行集團。海軍出動了第二艦隊、第三艦隊、南遣艦隊和第十一航空艦隊。陸海軍航字隊的第一線飛機共700架左右。總其約40萬人。

  為了實現這一野心勃勃的計劃,日本侵略者在偷襲珍珠港的同時就對南亞展開了進攻。關島於12月10日被日軍佔領,美軍330人全部投降。同一天,日軍還佔領了吉爾伯特群島中的馬金島和托拉華島。威克島上的美軍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擊沉日艦2艘。12月16日,進攻珍珠港返航的一部分日本艦隻前去增援,到12月22日,美軍被迫投降。守衛香港的英軍吹噓說.他們至少能守6個月,但到12月25日就投降了。

  在東南亞,東條獵取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泰國。它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西北與緬甸接壤,南臨馬來亞,是日本侵略者早已覬覦的前進基地。口軍進入這個國家後,東條就把同盟條約強加在它的頭上。12月21日條約正式簽字,這樣日本軍國主義就把泰國綁到了它的戰車上,給泰國人民帶來了無窮災難。

  馬來亞戰役是日軍侵佔南洋各地的最重要的戰役之一。擔任陸上作戰的是山下奉文指揮的第二十五軍,由4個師團組成;海軍專門建立了馬來亞作戰艦隊。英國為了保衛它在東方的這一重要的戰略據點,先後調集10萬陸軍,隨之3.5萬噸的戰列艦「威爾士親王」號和戰列巡洋艦「卻敵」號也到達新加坡,組成了新的遠東艦隊,司令是菲利普斯海軍中將。英國政府想以此顯示威力,試圖阻止日本南進。然而,日本侵略者包藏禍心,蓄謀已久,鋒芒逼人,在進攻的第三天,號稱「不沉之艦」的「威爾士親王」號和「卻敵」號就被日機擊沉了。這對英軍士氣影響極大。英國軍事評論家富勒寫道:「這個損失對新加坡的精神影響是災難性的。」而且「它預示著未來的災難」。「事實上,至少是在這個時候.新加坡本身存在的理由也同這兩艘軍艦一齊消失了,它現在是一個沒有艦隊的海軍基地。」英國首相丘吉爾也大失所望。他後來在回憶錄中寫道:「在全部戰爭過程中,我從來沒有受過如此更直接的震驚。」

  的確,英軍失去這兩艘戰艦之後,土氣沮喪,不堪一擊,很快就退到擯榔嶼。12月18日擯榔嶼陷落,月底關丹失守。2月8日,日軍開始對新加坡發動總攻。連攻三日英軍就投降了。從此新加坡這個「獅子城」,舉世聞名的要塞,屬￿日本人了。前後70天,山下奉文以傷亡9824人的代價,自北向南席捲馬來半島650英里,直至佔領新加坡。英軍傷亡略少於日軍,但是投降的軍人卻是13萬之多。這一勝利,是日軍有史以來最大的陸戰勝利。他們再次戲劇性地向全世界炫耀了武力。日本報紙大張旗鼓地宣傳:「大東亞戰爭大局已定;短短三天內攻下新加坡,只有我神武皇軍才能立此殊勳。」大本營宣傳部長大平秀雄宣稱:「日本乃照亮世界和平的太陽。沐浴在陽光下者茁壯成長,抗拒陽光者唯有毀滅一途。美英兩國都應深思我日本千年熾熱的歷史。」

  馬來亞戰役的勝利,更加助長了東條進攻菲律賓的決心。在12月8日和i0日,日本飛機連續對馬尼拉附近的美國空軍基地進行了狂轟濫炸,基本上摧毀了麥克阿瑟的空軍。接著,日軍就在呂宋北部的阿帕裡登陸。此後,又在呂宋西海岸的維甘和東南部的黎牙實比登陸,美軍節節敗退,損失慘重。麥克阿瑟估計到,日軍主力將在仁牙因灣登陸,由於美國空軍已損失殆盡,陸軍也減員一半,無法阻擋。因此,美菲軍隊便主動撤退到巴丹半島,憑藉科雷吉多爾要塞進行防守。他們炸毀了184座橋樑,及時地阻止了日軍的進攻。

  1942年的第一個星期結束之前,大約三萬名菲律賓和美國的士兵在一道堅固的天然防線後面挖壕固守,這道橫貫巴丹半島的阿布凱防線,穿過沼澤地和納蒂布山上的兩座火山峰。在這道防線之後約20英里,荒涼的馬裡韋萊斯山坡上的退卻陣地正在進行戰備。這是「桔色作戰計劃」設計的防禦,由於有1.5萬美國部隊和6.5萬菲律賓部隊可供調遣,麥克阿瑟預料能夠在六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內阻止日軍的大規模進攻。

  但是,麥克阿瑟現在必須為他的災難性的海灘防禦戰略付出沉重的代價。軍需官透露,撤退時帶的大米還不夠吃20天,麵粉只夠吃30天,魚肉罐頭夠吃50天。這些食品供給8萬部隊和2.6萬名湧向巴丹的平民,還不夠吃一個月。各種醫療供應,從治療瘧疾的奎寧到外科手術用的紗布,都很缺乏,這一切使他們更困難了。日軍開始包圍的時候,麥克阿瑟下令每人食品配給減半。羅斯福總統幾次想通過日本海上封鎖線向巴丹和科雷吉多爾運送給養的努力都遭到了失敗。後來,騎兵的馬已經沒有什麼飼料可喂了,溫賴特將軍含著眼淚下令把所有的軍馬都殺了,包括他自己心愛的良駒約瑟夫·康拉德在內。

  麥克阿瑟試圖重振隊伍士氣,他在1月15日頒佈了一道命令:「美國的援助正在途中。數以千計的兵員和數以百計的飛機正在調運……我們在巴丹的部隊比進攻我們的日軍還要多……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禦將挫敗敵人的進攻……我們戰鬥,就會贏得勝利;我們撤退,就會毀滅。」但是,勇氣和決心還不足以挫敗日軍的屢次進攻。當「數以千計的兵員和數以百計的飛機」未見到達的時候,一股致命的無可奈何的情緒在前線散兵坑裡滋長起來。疲憊不堪、饑腸輛輸的美國土兵,用粉筆在頭盔上劃了V字——不是代表「勝利」(victory),而是代表「炮灰」(victim)。晝夜戰鬥,快把他們的銳氣、精力消磨光了。

  白天,敵人從空中和地面向他們發起無情的攻擊;晚上,擴音器不停的嘲罵和鞭炮的劈啪作響,吵得他們不得安寧。絕望的情緒在蔓延,睡眠不足,食品、藥品缺乏,使傷亡率直線上升。美國兵的忿恨情緒蔓延到菲律賓人中間,二次大戰期間最動搖軍心、沒完沒了的歌詞發洩了這樣的情緒:

  我們是巴丹的孤零兵,
  沒有媽,沒有爸,沒有山姆大叔,
  沒有嬸,沒有叔,沒有侄兒和弟兄,
  病無藥,戰無飛機和大炮,
  哪有人把我們放在心上來關照。

  1月20日晚上,突破了納蒂布山坡右翼陣地的5000名新到的日軍發起進攻,麥克阿瑟的阿布凱前沿防線開始崩潰。第二天,溫賴特將軍的左翼陣地遭到猛烈空襲,也開始崩潰。後備部隊緊急調上去支援那搖搖欲墜的前線。「我親自選擇和準備了這個陣地,它是固若金湯的,」他發電向總參謀長馬歇爾將軍作出保證。「我打算血戰到底,誓與陣地共存亡。」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士兵們仍在奮力拼搏。

  東條英機為了儘快解決菲律賓戰場的僵持局面,三月間又增派兩個步兵師團和兩個炮兵團對麥克阿瑟展開新的進攻。就在這時,羅斯福總統為了保全面子,免得麥克阿瑟將軍當了日軍的俘虜,便命令他把軍隊交給溫賴特中將指揮,讓他自己到澳大利亞去擔任新成立的西南太平洋地區盟軍總司令。3月11日晚,麥克阿瑟攜夫人和4歲的兒子,乘著巴爾克利上尉的魚雷艇偷偷地離開了科雷吉多爾。在爾後緊張的45小時裡,巴爾克利指揮的pt-41艇穿過被日軍控制的海面,於13日天剛亮的時候在棉蘭老島北岸靠近台爾蒙菠蘿罐頭廠附近靠岸登陸。下船時,麥克阿瑟臉色蒼白,眼圈發黑。他對巴爾克利說,他要為他和艇上的人申請銀星章。「你們把我從虎口中救了出來,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