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身殘志堅-羅斯福 | 上頁 下頁 |
六二 |
|
第二十二章 在「和談」掩護下 和談掩護調兵忙,遠途奔襲珍珠港; 處心積慮施詭計,美國海軍要遭殃。 1941年7月,日本開始向南亞發動攻勢,佔領了印度支那,其中包括在金蘭灣的重要港口,它距新加坡只有750英里。華盛頓認為,日本的挺進是最終向菲律賓、馬來亞和荷屬東印度群島發動進攻的序幕。 7月24日,日本大使野村吉三郎海軍上將被召到白宮,羅斯福總統向日本發出嚴厲警告。當時在他身旁一邊是在赫爾生病期間代理國務卿的韋爾斯,一邊是海軍作戰部長斯塔克上將。羅斯福斷言,如果日本試圖奪取東印度群島的石油,荷蘭人就會抵抗,英國人就會對他們進行援助;「鑒於我們自己援助英國的政策,結果立即會出現一種極為嚴重的局勢。」如果日本從印度支那撤軍,那個地區將實現中立,並可以保證日本人自由地購買該地區的大米和原料。羅斯福對日本人接受這項建議不抱什麼希望,但認為這是「為避免日本向南太平洋擴張再次作出的一種努力。」 過了兩天,由於沒有得到東京的任何答覆,羅斯福總統對日本的經濟進行了致命的打擊。他下達命令凍結日本在美國的大約1.31億美元的財產,從而結束了兩國之間的貿易———其中包括日本所需石油80%依賴進口的石油貿易。然而,羅斯福並不想勒死日本。事過不久,華盛頓表示,對不適合提煉航空汽油的低辛烷石油產品,將頒發出口許可證。內政部長伊克斯說,總統擔心徹底實行禁運會促使日本入侵東印度群島,「因此仍然不願意把絞索勒緊。他認為,最好是不時地猛拉一下絞索」。在美國實行禁運之後,英國人和荷蘭人也緊接著拒絕向日本出售石油。日本軍國主義者認為,這一行動是西方國家包圍日本帝國的最後一步。 東條英機10月23日召開軍政要員聯絡會議,集中討論了有關日本與美國談判的問題和同美國開戰的前景問題。為了緩和同美國的關係,東鄉外相主張最好從中國部分撤兵,但卻遭到軍方的強烈反對。會議爭持不下,東條隨即提出三種方案讓大家裁決。一是即使蒙受巨大的困苦,或者用木戶的話就是「臥薪嚐膽」,也要避戰;二是立即決定開戰;三是在繼續談判的同時,作好必要時開戰的準備。 日本陸軍總參謀部堅持認為,與美國談判已進入死胡同。杉山回答說:「只要美國仍頑固不化,那就沒有必要繼續會談下去,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戰爭!」 「立刻開戰!」海軍代表永野加重語氣說,「日後再不會有開戰的良機!」 陸軍總參謀長衫山主張應在12月初開戰,不過仍要繼續同美國談判,玩弄外交騙局,以便給日本帶來軍事上的好處。在東鄉外相看來,完成這一任務是困難的。他說:「我實在無法接受阻礙成功希望的限期或條件。」東條為了協調各方面的關係,決定再作一次退步,把談判期限定在12月1日。會議從上午9時一直開到午夜,最後雙方都作了妥協才算了事。 限期初步商定之後,說服美國人達成協議的重擔就落在東鄉外相的身上了。他說,他已草擬了兩個遞交美國的方案。方案甲的措詞比較婉轉些,洋稱陸軍同意在1946年前從中國撤出包括防禦共產主義部隊在內的全部駐軍。方案乙是留作萬一美國拒絕方案甲時準備提出的。它包括一項在最後達成協議之前,作為最後一著的暫定協議。它的目的是要打消赫爾對日本侵入印度支那的懷疑,並向他說明,日本將放棄武力征服東南亞的計劃。與此同時,日本即將其在印度支那西部的駐軍撤向北部,而美國則要售給日本100萬噸航空汽油作為報答。 在以後長達幾個小時的討論中,陸軍不但一直反對從印度支那撤軍的建議,而且堅持要向美國政府提出解除對日本資產的凍結.停止「破壞中國事件的和平解決」。陸軍副總參謀長家田說:「戰爭不可避免,假如現在不打,明年、後年也得打。打,現在正是時候:神聖的日本精神將照耀我們的事業。」他認為,日本向南挺進,可能有助於德、意法西斯擊敗蘇聯,並迫使中國投降。佔領東南亞對美國資源也是個巨大的打擊。「我們將建起一座銅牆鐵壁,憑藉它,我們能將亞洲的敵人一一擊敗,同時也能打敗美國和英國!」 塚田副總參謀長的緊急戰爭呼籲,意外地鎮服了以外相為首的反對派。他們認為,如果堅持反對南進,會迫使東條解散整個內閣,而新內閣必然會更進一步軍國主義化。其實以東鄉等人為代表的所謂「穩健派」反對南進,而不是出於道義上的考慮,更不是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而是擔心樹敵太多會遭滅頂之災。最後他們終於被迫同意了軍方的意見。 意見「統一」後,現在輪到東鄉外相去執行幾乎絕望的在限期前取得「和平」的任務了。他選派富有談判經驗的前駐德大使來棲三郎前去輔佐野村大使執行這一「艱巨」的任務。東鄉認為,「外交方面幾乎沒有回旋餘地了,成功的希望是渺茫的。」 事實上,美日關係在整個30年代都處在緊張狀態中。對造成這種局面應負主要責任的是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政策。1931年日本對中國東北的侵略,對維持太平洋不穩定均勢的條約體系提出了第一回合的挑戰,開始了日本用其獨佔政策來取代美國「門戶開放」政策的武力征服過程。日本選擇的時機是經過仔細考慮的:蘇聯正致力於國內事務,無力東顧;西方世界正陷於經濟危機中,無力進行干預。當時唯一可能作出反應的是美國,但是擔任總統的胡佛,被國內的經濟危機弄得焦頭爛額,他對主張對日本持較強硬態度的國務卿史汀生所提出的經濟制裁建議,一概加以拒絕,只同意發表一個表明美國立場的聲明。這就是美國政府在1932年1月7日以致中日兩國政府照會的形式發表的政策言明:不承認有損于美國在華權利——門內開放政策的任何條約。史汀生在內閣會議上繼續力主採取除使用武力之外的一切手段來對付日本破壞條約義務的行為。胡怫表示:「這只能是戰爭之路」。他認為「條約義務是道義性質的,因此只能對日本採取道義壓力」。 1933年3月4日,羅斯福繼胡佛任美國總統。他接受史汀生的「不承認主義」原則,支持國際條約的「神聖義務」。3月27日,日本示威性地退出了國際聯盟,聲稱日本「在建立遠東持久和平所應遵循的原則上與國際聯盟不合」。 日本退出國際聯盟後,一方面加強對偽滿的全面控制,準備對蘇聯的戰爭和擴大對中國的侵略,另一方面向西方搖晃橄欖枝。外交大臣廣田一再向美國保證,日美之間沒有不能和平解決的問題。但與此同時。1934年4月17日,日本外務省發言人天羽英發表了一個使赫爾「大吃一驚」的聲明。這個聲明進一步宣佈了日本牌號的「亞洲門羅主義」。赫爾在14年後斥責說:「在短時間假裝抱有和平意圖之後,日本在事實上——一直到珍珠港事件時——只不過是回到它的既定的加強軍備、破壞條約和進行侵略的臭名昭著的方針上去。」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