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身殘志堅-羅斯福 | 上頁 下頁 |
三三 |
|
希特勒把萊因地區搶到手後,膽子越來越大,他的第二個獵取目標就是他的祖國奧地利了。他首先謀殺了奧地利總理陶爾菲斯,策動了數起暴亂事件;1938年2月12日晨,德軍又以保護日耳曼人的名義越過邊界,兵不血刀地佔領了奧地利。希特勒也隨軍到達維也納。在刺刀逼迫下,3月18日,奧地利當局簽署了「德奧合併」的法律。法西斯德國以此擴大了17%的領土,增加了670萬人口,5萬奧軍併入德國國防軍,從而加強了德國的戰略地位。 德國吞併奧地利,英、法兩國政府完全聽之任之。法國政府對此無所表示。英國則認為所發生的事「只不過是兩位政治家商定改善他們兩國之間關係的某些措施而已」。只是為了裝裝樣子,才由其駐德國大使向德國外交部提出了一個不痛不癢的「抗議」照會。希特勒對此心領神會,隨即加快了侵吞捷克斯洛伐克的步伐。他首先把英法領導人叫到慕尼黑,召開了一個臭名昭著的以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為內容的慕尼黑會議,其後又以和侵吞奧地利同樣的「理由」,出兵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 希特勒佔領捷克斯洛伐克,不僅獲得了12.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1000多萬人口,而且從那裡掠奪了95億馬克的金錢和100多萬支步槍,4.3萬多挺機槍,1500多架飛機,2900多門各種大炮,10億發子彈和400多輛坦克。佔領了當時最大的軍火工廠斯科達。並把大批捷克斯洛伐克青年男女擄去當兵和服勞役。由此大大加強了希特勒德國的戰略地位,增強了他的戰爭實力。正如納粹二號頭目戈林一個月後對墨索里尼所講的:「由於捷克斯洛伐克巨大的生產能力轉歸德國而產生的經濟因素,它顯著加強了軸心國對付西方國家的能力。不僅如此,如果發生更大的衝突,德國現在毋需保留一個師的兵力去防禦那個國家了。」 意大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第一個用武力向外進行侵略的歐洲國家,又是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幫兇。意大利經濟基礎薄弱,在1929年經濟危機之後,預算出現巨大赤字,全國失業人口大增。為了擺脫危機,墨索里尼極力推行國民經濟軍事化,加緊擴軍備戰,企圖通過武力進行擴張,掠奪市場和原料產地,進一步同英法抗衡。 意大利為了重新分配東非與北非的殖民地,獨霸地中海,控制紅海通向印度洋的航路,以削弱英法與亞洲殖民地的聯繫,發動了侵略阿比西尼亞(今埃塞俄比亞)的戰爭。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出動30萬大軍,從北、東、南三路侵入阿比西尼亞。阿比西尼亞奮起反抗。1936年5月,意大利佔領了阿比西尼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阿比西尼亞皇帝海爾·塞拉西流亡英國。意大利侵略軍以歷時7個月,死傷14萬人的代價佔領了阿比西尼亞,並將其與意屬索馬裡、厄立特裡亞合併,組成意屬東非帝國。在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亞的過程中,由英國控制的國際聯盟對意大利實施了有名無實的「經濟制裁」,也沒有進行石油禁運和封鎖蘇伊士運河。意大利佔領阿比西尼亞之後,國聯迅速撤消了對意大利的所謂「經濟制裁」,實際上是對侵略的承認。對此,阿比西尼亞進行了公開的譴責。 意大利侵佔阿比西尼亞全境後不久,又夥同德國對西班牙內戰進行了公開的武裝干涉。本來德、意之間存在矛盾。1934年希特勒企圖染指奧地利,遭到英、法的反對,意大利也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一度陳兵意奧邊境,使希特勒不得不知難而退。事後,意大利感到在爭奪殖民地勢力範圍的鬥爭中,主要對手是英國和法國,需要有德國支持,以對付英、法。而德國在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亞時也給予了積極支持,希特勒還曾訪問羅馬,當面吹捧過墨索里尼,兩國關係已有重大改善。在武裝干涉西班牙時,兩國關係更加密切,並在1936年10月簽訂了共同協定,結成了「柏林一羅馬軸心」。 德、意與英、法、美爭奪的重點是在歐洲及其惻翼——非洲地區,但是它們需要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有一個同夥,使英、法、美陷入兩面受敵的不利態勢。而日本帝國主義憑藉迅速增長的實力,正企圖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獨佔中國,稱霸亞洲,因此也希望在歐洲能找到盟友。經過密謀磋商,德國與日本於1936年11月25日在柏林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也加入了《反共產國際協定》。至此,三個法西斯國家結成了「柏林一羅馬一東京」的侵略軸心。 面對著法西斯強盜肆無忌憚的侵略,羅斯福憂愁滿腹,他已經意識到希特勤及其盟國意大利和日本的侵略擴張,會對美國帶來嚴重後果。當初,他把這些國家視為「土匪國家」。但是在新政初期,對外政策不是他優先考慮的問題。事實上羅斯福夫人埃莉諾曾邀請過《紐約時報》的安妮·奧黑爾·麥考密克吃晚飯,並且說:「不知道你能不能設法使總統比較關心對外事務。」 羅斯福曾試圖使美國加入世界法庭,對侵略者進行制裁,但是沒有成功。此外,他沒有作出任何努力向30年代中期美國普遍存在的和平主義和孤立主義進行挑戰,而是採取了隨波逐流的消極態度。羅斯福在回顧伍德羅·威爾遜未能說服美國人民支持國際聯盟的情況時認識到,一項有效的對外政策需要在國內形成可靠的一致意見。他主張對人民要引導,要教育,對不同的意見要等待,要遷就。有時他能在同一個法案中機敏地把不介入戰爭的孤立主義思想和防止戰爭的干涉主義思想結合起來,給人的印象是前後矛盾,模棱兩可。因此,國際主義者指責他搖擺不定,不能發揮領導作用;孤立主義者指責他玩世不恭,口是心非。說話尖刻的克萊爾·布思·盧斯說:「每一位大人物都有典型的手勢。希特勒是舉臂;丘吉爾是v型手勢。那麼羅斯福有什麼手勢呢?他把食指弄濕,住空中一舉。」 1937年日本入侵中國時,羅斯福正與最高法院進行著尖銳的鬥爭;翌年,希特勒吞併奧地利時,他頭腦裡考慮的最主要問題是經濟衰退;慕尼黑危機結束時,他正在進行著「清洗」。當羅斯福確實就國際局勢的嚴重性發出警告和謀求加強美國的防務能力時、提出批評的人指責說,他試圖以訴諸于必定使美國捲入戰爭的國外冒險來掩蓋在國內的失敗。 在通常情況下,羅斯福執行對外政策的方式同他處理國內問題一樣,主要不是從官方途徑瞭解情況。他花相當多的時間同有見識的來訪者談話,並且擁有從伯納德·巴魯克到埃文斯·卡爾森上尉這樣的一夥人向他通風報信。總統不相信國務院,認為它保守、固執,容易洩露情報。他認為,外交機構裡有很多累贅無用的人,這些人被任命僅僅是因為他們的社會地位,他們本能地反對他的國內外政策。羅斯福曾經對馬裡納·埃克爾斯說過:「你不妨試試改變一個職業外交官的思想、政策和行動,然後你就知道真正的問題是什麼了。」他經常把本來屬國務院的任務交給財政部或者海軍部,或者交給他認為可能更有效率地完成任務的任何部門,國務卿赫爾對此感到沮喪。後來他完全越過了國務院,任命哈裡·霍普金斯為他解決外交上的問題,只向他本人負責。 為了有效地掌握第一線的情況,正確地判斷國際形勢,羅斯福親自遴選外交官,特別是派駐重要國家的全權大使。他派威廉·多德去柏林擔任大使,這反映他對希特勒侵略擴張的關注,同時也表明他對納粹主義的反感。他派同情蘇聯的威廉·布利特去莫斯科任職,這表明美國想同蘇聯改善關係,並謀求日後建立美蘇同盟。布利特在1919年就斷言過,布爾什維克政府決不是曇花一現,而是一定會在俄國土地上長期存在下去的,然而他的上級卻傾向於認為這個政府是短命的,為此他被逐出國務院。他是一個浪漫的自由主義分子,容易感情衝動,然而非常精明。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