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身殘志堅-羅斯福 | 上頁 下頁 |
五 |
|
西奧多·羅斯福主張,聯邦政府要充當國內各種互相衝突的經濟力量之間,特別是勞資之間的仲裁者,保證對各方持「公正態度」,而不偏袒任何一方。這樣,西奧多·羅斯福就成了「托拉斯的剋星」。對於美國工廠的巨大生產力,以及隨之而來的高標準的生活水平,西奧多也感到自豪。但是他認識到,從新的工業聯合企業托拉斯中產生的弊病必須加以抑制。他堅決認為,穩健的改革是防止激烈動盪的唯一穩妥辦法。 在外交政策方面,西奧多·羅斯福引導著美國「朝著更加積極參與世界政治的方向前進」。他喜歡引用他稱之為西非諺語的一句話:「說話溫柔,大棒在手,定能成功」。「大棒」就是美國新海軍,是他敦促國會建造起來的,其實力堪與世界諸列強相比。 年輕的富蘭克林·羅斯福熱忱地擁護他的堂叔西奧多貫徹「自由主義原則」的這種激動人心的政策;不過,他對新任總統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對「門羅主義」引申的原則有點將信將疑。 富蘭克林·羅斯福由於在格羅頓就學了大學課程,所以在3年中就讀完了獲得文學士學位的必修課程。但是,為了利用在秋季這一學期裡當選為《紅色哈佛報》的主編,他必須繼續在坎布裡奇呆一個學年。因此,在1903年9月,他報名考進了研究生院,其目的不在於獲得更高的學位,而是為了爭得主編的職位。他說:「我的全部餘暇都用在這份報紙上,我在大學裡為從事公職所做的最好準備也許就是辦《紅色哈佛報》。」當時《紅色哈佛報》是一張有4個專欄、4到8頁的報紙。在羅斯福參加之前,報紙的內容枯燥乏味,思想保守,不敢得罪校方。羅斯福給它注射了一針「現代新聞學」,加速了它的血液循環,從而也增高了全校教職員工的血壓。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文章之一是羅斯福針對哈佛校方寫的一篇社論。他要求給哈佛大學陳舊的宿舍配備適當的消防措施。在社論發表後的第13天,芝加哥的伊羅誇伊戲院失火,死了588人,其中大部是婦女和兒童。有一個人給主編寄來了一封不署名的信,暗示校方也同芝加哥的政府官員一樣犯了瀆職罪,但主編羅斯福並未接受這個意見,仍以克制的措詞繼續要求給宿舍配備更多的消防設施。他的活動終於在5月份獲得成功,從而大大提高了他在學生中的威信。 1904年6月,羅斯福從哈佛大學畢業。12月宣佈與安娜·埃利諾·羅斯福訂婚。埃莉諾屬奧伊斯特灣那一支的羅斯福家族,是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的兄弟埃利奧特的女兒。1905年3月17日,富蘭克林·羅斯福同遠房堂妹安娜·埃莉諾·羅斯福在紐約舉行婚禮。婚前,埃莉諾給富蘭克林寫了一封長信。信裡引了伊麗莎白·巴雷特·勃朗寧的一首詩。詩中寫道: 除非你能發誓,「生死不渝!」 否則,別稱之為愛情! 埃莉諾雖然出生在一個豪門之家,但她幼年時的景況是很令人同情的。在她很小的時候,慈愛的母親就去世了;她的父親埃利奧特·羅斯福由於貪酒,最終也喪了命。埃莉諾是由她的外婆霍爾太太拉扯大的。外婆家在哈得孫河旁的蒂沃裡,住在一幢叫作「橡樹臺地」的陰森森的大宅子裡,靠油燈和蠟燭照明。在霍爾家的孩子中,埃莉諾的母親排行第一。埃莉諾在「橡樹臺地」有一位年輕快活的姨母和一個嗜酒如命的小舅舅瓦利·霍爾。她的小弟弟霍爾·羅斯福也寄養在那裡。霍爾太太管不住自己家的孩子,於是作為一種補償,她就以最古板的方式管教這個外孫女。這位老太太死守陳規,嚴格非凡,埃莉諾差不多就像貴族家庭中的未亡人所餵養的金絲雀那樣不能自由。 富蘭克林·羅斯福從一些零零星星的知心話裡發現,埃莉諾童年時代僅有的一點光輝就是對她那迷人而又極不負責任的父親的傾心熱愛。除此而外,她總是悶悶不樂。這位孤寂的不幸的姑娘,直到去英國留學後情況才發生變化。她在艾倫伍德學校讀了3年書,這使她的人生觀大為改觀。在女校長索維斯托的關懷和教導下,她神采煥發,雖說長得不漂亮,卻顯得端莊姻靜,別具一番風度。她博覽群書,知識豐富,具有某種獨到的見解。在有些問題上。比富蘭克林·羅斯福知道的還多。 年輕的羅斯福相當驚訝地發現,自己對這位靦腆、聰敏的堂妹產生了強烈的好感。這種感情既是對她那種自怨自艾的體恤,也是對她的聰明才智的愛慕。羅斯福認為,埃莉諾實在好極了。她待人接物都具有極其嚴格的標準,可是又不偏執小氣。她在社會學方面有著驚人的新穎見解,並且以親身的經歷作依據,因為她在紐約新拓居民區和兒童醫院工作,對窮苦大眾的疾苦瞭解得比羅斯福更深透。埃莉諾的活動並不局限于慈善事業。她殷切地希望投身于婦女所能從事的各種活動。和羅斯福一樣,她也十分熱愛生活,不同的是:羅斯福笑容可掬地面對生活,她則把滿腔激情蘊藏在心底裡。 這一對青年人心心相印、情投意合。只要兩人稍長一段時間不見面,羅斯福就發覺自己對埃莉諾莫名其妙地思念不已。相反,當他們在一起時,他倆就變得毫無牽掛,其樂無窮。在羅斯福的友誼的陽光照耀下,埃莉諾就像一朵花苞那樣盛開怒放了。但只是在他保證「生死不渝」後,埃莉諾才答應同他結婚。 他們的婚禮是在當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親臨主持下進行的。舉行婚禮的那一天,賓客如潮,冠蓋雲集,但大部分人是為了瞻仰總統的丰采而來。當總統的汽車抵達舉行婚禮的處所時,掌聲如雷,歡聲震耳。婚禮主持人是格羅頓的老校長皮博迪博士,新娘保護人是她的總統叔叔。西奧多慈祥地挽著侄女,親手將她交給富蘭克林·羅斯福。儀式完畢時,西奧多·羅斯福向富蘭克林·羅斯福表示了親上加親的祝賀,然後走向宴會廳。客人們緊跟著總統蜂擁而去。據說,西奧多·羅斯福對這次婚禮和作為總統的威風留下了深刻印象。 自此以後,埃莉諾不僅在生活上,而且在政治上成為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得力助手,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舉行正式記者招待會的總統夫人和獨立的社會活動家、報紙專欄作家。她為羅斯福入主白宮作出了重要貢獻。正是:如魚得水情切切,賢妻相夫意綿綿。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第三章 嶄露頭角 競選議員顯神通,初出茅廬就揚名; 夫唱婦隨相提攜,政治角逐似蛟龍。 羅斯福結婚後,在妻子埃莉諾的鼓勵和幫助下,更加積極投入緊張的政治漩渦中。 1907年他從哥倫比亞法學院畢業後,進入了顧主多為華爾街大商家的著名的卡特一萊迪亞德一米爾市律師事務所,充當初級書記員。這個職位空了兩年,求職的不少,但沒有人入選。進入這個事務所,意味著將來必定名利雙收。當事務所負責人聽說總統的侄女婿有意在法律界服務,立即招聘羅斯福。但是,對政治頗感興趣的羅斯福,並沒有真正把法律事務所的工作放在眼裡。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