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身殘志堅-羅斯福 | 上頁 下頁 |
前言 |
|
被稱為「二次大戰三巨頭」的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們雖然政治信仰不同,各自的經歷不同,但是在反對法西斯侵略、保衛國家獨立的總日標下,他們團結起來了,結成了統一戰線,為爭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人們不會忘記,在那法西斯強盜橫行的年代,西方資產階級當權派搖尾乞憐,奉行綏靖政策,因而使希特勒更加肆無忌憚,在他兵不血刃地佔領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之後,又以「閃電戰」征服了波蘭和北歐,接著希特勒就向英、法開刀了。號稱幾百萬的英法聯軍,在納粹進攻面前,僅11天就垮了。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不足一個星期也相繼淪陷。大半個歐洲處於法西斯鐵蹄蹂躪之下,像一隻風雨飄搖的破船。人們普遍擔心,歐洲要有一個新的漫長的黑暗時代。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候,是斯大林率領蘇聯軍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殲滅了德國法西斯的主力,從而起到了力挽狂瀾的作用。 斯大林不僅是蘇聯軍民的最高統帥,而且為促進和鞏固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進行了大量工作。由斯大林、羅斯福和丘吉爾參加的德黑蘭「三巨頭」會議,為爭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當時的美國,處於另外一種情況,它沒有直接遭受希特勒法西斯的入侵,和平主義彌漫全國。作為總統和三軍總司令的羅斯福,最大的歷史功績之一是,以驚人的魄力衝破了孤立主義的束縛,以「租借法案」的形式有力地支援了英、蘇等國的反法西斯戰爭。在日本發動珍珠港事件後,羅斯福又毅然決然地同德、日、意法西斯宣戰,從而成為反法西斯聯盟的重要支柱之一。 他領導的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同英、蘇等20多個國家結成反法西斯大同盟。他以半身不遂的病殘之軀,不遠萬里,遠渡重洋,和盟國首腦多次會晤,運籌帷幄,為打敗德意日法西斯費盡了心血。難怪有人說,羅斯福不僅是美國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的總統,而且也是最有威望的總統之一。 丘吉爾的情況和斯大林、羅斯福都不同,他是「臨危受命」,是在張伯倫的綏靖政策遭到徹底破產之後上臺執政的。當時,他面臨的局勢確實是嚴峻的,上臺沒有幾天,就遇上敦刻爾克的大潰退。頃刻之間英國的防務解體了,可以說要人沒人,要武器沒武器。就在這種情況下,丘吉爾發表了著名的施政演說,表示無論處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把反法西斯戰爭進行到底。他說:「我沒有別的,我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貢獻給大家。你們問:我的政策是什麼?我說:我的政策就是用上帝所能給予我們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陸地上和空中進行戰爭;同一個在邪惡悲慘的人類罪惡史上還從來沒有見過的窮凶極惡的暴政進行戰爭。這就是我們的政策。你們問: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我可以用一個詞來答覆:勝利,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丘吉爾臨危不懼的英雄氣概,有力地鼓舞了英國人民,團結了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從而使英國成為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成員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先後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捲入了這場戰爭。交戰雙方動員的兵力為1.1億多,歷時6年之久,戰火遍及歐、亞、非三大洲,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四大洋。戰爭造成的傷亡和損失難於作出確切的統計,軍隊和平民的傷亡約在9000萬人以上,其中以中國和蘇聯傷亡人數為最多。軍費消耗約為11170億美元,經濟損失估計超過4萬多億美元。戰火夷平了眾多的城市,毀壞了無數的工廠、住宅、鐵路、橋樑,以及無數的博物館和名勝古跡。多少個世紀以來,人類在藝術和學術上的成就或遭到毀滅,或蒙受了巨大損失。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浩劫! 如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已40多年了,世界局勢發生了巨大變化。當年參加德黑蘭三巨頭會議的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都逝去多年了。最後去世的是丘吉爾,他活到了90歲,1965年隆重地安葬在英國他自己的莊園裡,當時他離開政界已有10餘年了。羅斯福死於1945年4月,正值希特勒德國投降前夕。斯大林比羅斯福多活了8年不到一點。而他們三人在德黑蘭會晤時,都是反希特勒同盟國的首腦。那時深受前所未有的戰爭折磨的世界人民都密切注視著「三巨頭」的每一行動,傾聽著他們的每一句話。因此,德黑蘭會議的召開自然吸引了全人類的注意力。那時,不僅深受蹂躪的歐洲各國期待著「三巨頭」首次會晤時要作出的決定,軸心國也惴惴不安地等待著該三國會議的結果。反希特勒同盟「三巨頭」是否善於協同動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整個反法西斯戰爭的進程和當時文明世界的命運。 為了紀念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50周年,為了表彰「三巨頭」的歷史功績,促進不同制度國家的和平共處和相互合作,筆者根據20多年來搜集的有關蘇美英三國首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各種史料,編寫了《二次大戰三巨頭》。在撰寫過程中,筆者曾和一些研究國際問題的專家、學者進行過廣泛的交談,力求避免片面性,力求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加以表述;但由於筆者政治水平和歷史知識的局限,難免有不妥或錯誤之處,敬請讀者賜教。 解力夫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