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沙場鬥獸-隆美爾 | 上頁 下頁 |
四四 |
|
隆美爾一得到英軍投降的消息,立刻就給希特勒發報:「托卜魯克整個要塞投降了。」5分鐘後,他又向裝甲集團軍頒佈命令:「在長達4個星期的苦戰中,你們忠勇可靠,使敵人不斷受到打擊。你們的攻擊擊敗了敵人準備發動的進攻,使他們的裝甲車輛損失殆盡。」「非洲裝甲集團軍的勇士們!現在我們必須徹底打垮敵人,在即將到來的日子裡我要求你們再接再厲以實現我們的目標。」英國著名的戰地記者阿蘭·莫爾埃德淒慘地寫道,英軍「這次作戰徹底失敗了。裝備被敵人繳獲,隆美爾在這裡獲得足夠的汽車、坦克、槍支、汽油和彈藥,可以立刻裝備部隊直指埃及。是的,這就是隆美爾其人。他很快就會進軍尼羅河嗎?他想實現在寬敞的謝潑德旅館痛飲威士忌和汽水的夢想嗎?不錯,他一定會這麼幹的。」的確,此時的隆美爾胸中的希望之火正熊熊燃起,奪占托卜魯克不過是跨過尼羅河的跳板,他要像亞歷山大大帝、愷撒、拿破崙一樣征服埃及,做一個偉大的征服者。 托卜魯克的陷落像一顆重型炸彈在埃及和英國本土引起巨大恐慌。英軍沿著海岸公路拼命潰逃,已無力在利埃邊界站穩腳跟,打算在托卜魯克以東300多公里的馬特魯一線建立新防線,奧金萊克急忙將第10軍調往北非前線。6月21日晚上,丘吉爾正在華盛頓與羅斯福會談。兩人對世界大戰的形勢憂心忡忡。此時的歐洲從法國、西班牙邊境到挪威的納爾維克均處在德國法西斯鐵蹄蹂躪之下;亞洲的日本繼續進攻,新加坡陷落;大西洋上德國海軍潛艇正把數以千計的商船擊沉海底;蘇德戰場上德軍正向伏爾加河推進,斯大林強烈呼籲英美迅速開闢第二戰場。兩人正在討論:應在什麼地方開闢第二戰場呢?這時一封電報送到羅斯福手上,總統讀完後臉冷若冰霜,隨之交給丘吉爾。 丘吉爾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坦率承認:「這真是個難以描述的嚴峻時刻,電報上說,『托卜魯克投降了,2.5萬(實際上是3.3萬)人被俘。』這太突然了,我不敢相信,讓在場的依思梅將軍打電話給倫敦核實真假。幾分鐘後,他回來告訴我,哈伍德海軍上將剛從亞歷山大港返回倫敦,證實說,『托卜魯克陷落了,形勢如此危急,以致不久的將來德軍就可能對亞歷山大港進行猛烈的空襲……』」「這是我在戰爭時期遭受的最沉重的打擊。不僅軍事上令人難以接受,而且嚴重損害了英軍的聲譽。……我不打算對羅斯福掩飾我受到的打擊。這是很難堪的時刻,為戰敗而蒙羞受辱……當羅斯福問:『我們能幫助做點什麼呢?』我立刻回答:『請給我貴國能節省下來的盡可能多的格蘭特式坦克,並儘快海運中東。』」 在德國,隆美爾的勝利又一次引發一場喧鬧。德國廣播電臺於6月21日奏起了「鷹在炫耀」的樂曲。每逢有戰勝的重要新聞,總是演奏這支曲子。當播音員宣佈說隆美爾已經攻克托卜魯克時,數日來一直提心吊膽的露西驚訝得快要暈過去了。6月22日,德國一座新落成的橋樑馬上以隆美爾的名字命名,省長們將軍們紛紛把賀電拍往維也納新城隆美爾妻子露西的住所。維也納附近的駐防司令官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寫給露西的信中說:「隆美爾的名字將列入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行列!」就在這一天,希特勒慷慨地給隆美爾以最耀眼的獎賞,晉升他為陸軍元帥。當晚德國廣播電臺中斷正常廣播,播發了這一消息。此時,在2800公里外的北非戰場上,隆美爾正躺在一輛指揮車裡睡覺。 突然他被工作人員的歡呼聲驚醒,只聽播音員說道:「元首大本營,6月22日。元首晉升非洲裝甲集團軍司令官隆美爾大將為陸軍元帥。」對於這一耀眼的獎賞,隆美爾自己也驚呆了。他在給露西的信中承認:「對我來說,當上陸軍元帥真像做夢一樣,」「過去幾個星期來發生的重大事件就好比一場夢。」在第三帝國短命的12年裡,除了納粹黨二號人物、空軍總司令戈林曾獲得「帝國元帥」這一特殊軍銜外,再沒有人能超過「元帥」這一軍銜。元帥們永遠不退休,並有資格配備秘書、馬匹和小汽車,還有專用司機或其他額外津貼。這一年,隆美爾年僅51歲。 從1941年1月底以來,隆美爾兩次先發制人發起進攻並取得了勝利。在5月份發起的進攻中,他制訂了一個大膽而冒險的計劃,起初進展極不順利,他及時調整兵力部署,在英軍賈紮拉防線上打開了一個缺口以確保自己的補給線的暢通,並打退了英軍多次反擊,隨後直抵托卜魯克城下並一舉攻克之。在隆美爾自己所寫的戰史稿中,對這一階段的沙漠作戰做過如下的敘述:「只有在北非戰場上,摩托化和裝甲戰的原理,才能得到充分運用,並且可獲得進一步發展,」因為「我們在波蘭和西歐作戰時,敵人有許多非摩托化的步兵師,其作戰機動性受到諸多限制,尤其是在退卻的時候。」 而在北非戰場上英軍是一支完全摩托化和裝甲化的部隊。對於這樣一個敵人應千方百計地加以迂回和包圍。因為第一,「對於完全摩托化的部隊來說,沒有比被包圍更糟糕的了。包圍者可以從各個方向對他們進行射擊,即使圍三缺一的包圍也能使被包圍者處於非常危險的境地」;第二,「當敵人陷於被包圍狀態時,便不得不撤出所據守的地區」。隆美爾在進攻賈紮拉防線時,開始時從南線突破以圖由南向北從背後包圍賈紮拉防線上的英軍,正是採用的這種戰術。這個計劃未獲成功。後來在反擊英軍那次最大的反攻時,他再次採取這種戰術,合圍了反攻英軍的主力取得了勝利。 英軍的情況則有所不同,雖然他們部隊已基本實現了摩托化和裝甲化,在隆美爾的進攻陷於困境時,卻沒能及時集中兵力合圍隆美爾的主力。英第8集團軍司令官裡奇將軍尚未完全瞭解沙漠地帶裝甲戰的特點。隆美爾對此評論說:「我認為我的對手裡奇將軍,也和許多其他舊派將軍一樣,對於這種完全摩托化的戰爭以及沙漠戰場的特殊地形缺乏全面瞭解。所以儘管他們的計劃制訂得很周詳,卻終難逃脫失敗的命運。」 隆美爾在揭示產生這種情況的根源時寫道:「當一個國家的軍官集團發展到一定程度並形成悠久的傳統以後,其特點便是不肯再接受新的思想和發明……有許多軍人的頭腦已經僵化了,缺乏對現實的應變能力……不管從軍事倫理學方面看,一個光榮的傳統如何重要,但對軍事指揮來說卻是一個極大的包袱……所以現代指揮官一定要擺脫傳統思想的束縛,敏銳地瞭解新的軍事技術,根據現實現地的條件,及時改變其戰略戰術。」雖然這些話出自一個為納粹德國的侵略擴張效盡犬馬之勞的將領之口,但它卻道出了德軍何以在北非戰場多次取勝而英軍卻連吃敗仗的個中秘密,甚至解釋了納粹德國何以稱雄一時,而反法西斯同盟方面在戰爭初期卻遭受重大挫折的軍事原因。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