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華西列夫斯基 | 上頁 下頁
一八


  這便是蘇軍最早的「反擊侵略計劃」梗概。

  IO月5日這一天,華西列夫斯基和新任作戰部長阿尼索夫帶著這份計劃來到了克里姆林宮斯大林的辦公室。按原來的規定,斯大林和蘇共中央的部分政治局委員要審查該計劃。彙報是直接由國防人民委員鐵木辛哥、新任總參謀長麥列茨科夫和第一副總參謀長瓦圖京當面向斯大林和政治局委員們提出的。此間,華西列夫斯基和阿尼索夫則等候在斯大林秘書處的房間裡。一旦遇有問題需要解釋說明,則由斯大林的秘書通知他們進去。

  在審查該計劃過程中,斯大林認為,潛在敵人進攻的最可能的突擊方向,不應該是計劃中提出的西部方向,而應是西南方向。按照他的分析,戰爭一旦爆發,德國不會把主力放到沿蘇德邊界地區發生的交戰的中心部位,而是要把主力放在西南部,以期奪取那裡的蘇聯大片工業區、原料產地和糧食產區。在場的部分政治局委員及剛剛由西南前線視察歸來的國防人民委員鐵木辛哥也表示贊同斯大林的這種分析。這樣,審查結果認為,總參謀部必須按這種分析重新編制該計劃,新計劃必須把蘇軍主力集結于西南方向的廣大地域。按斯大林的要求,所有與此有關的工作必須在12月15日前完成。

  這樣,華西列夫斯基等人又開始了新的忙碌。到12月初,「反擊侵略計劃」的第二稿完成。到1941年2月,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進行了17個月之久,蘇軍領導機關和總參謀部又研究了德國在歐洲戰場上的所有進攻型戰役及其有關最新資料,因此對該計劃又做了第三次補充修改。

  至此,這項工作乃基本告竣。其主要內容是:蘇軍的軍事行動應從反擊進犯之敵的突擊開始。從德方看,德軍的突擊行動將以大規模空戰形式展開,以使蘇機場陷入癱瘓,削弱蘇軍隊集群,特別是坦克集群,破壞蘇軍後方設施,摧毀火車站及靠近前線的大城市。

  從蘇方來看,蘇軍必須傾空軍全力挫敗敵人奪取制空權的圖謀,而且也要從空中給敵人以堅決的打擊。同時,如果敵地面部隊與大坦克群向蘇邊界發動攻擊,這時蘇步兵部隊和邊境地區的築壘地域必須協同邊防部隊頂住第一次打擊。而蘇機械化軍應依靠反坦克地區發動反突擊,同步兵一起消滅扌契入蘇防線的敵軍,並為蘇聯軍隊轉入進攻創造有利條件。

  此外,這份新的作戰計劃還規定了在敵軍開始進攻時從蘇聯內地往邊境區域運送部隊的通道。還考慮到不論在任何情況下,蘇軍都應在軍隊集群編成內,以做好準備的全部兵力投入戰爭。計劃還要求,所有軍隊的動員和集中,都應預先進行。

  總的看,總參謀部前後經過反復修訂的這份「反擊侵略計劃」是考慮相當周密的。包括華西列夫斯基等主要制定者在內的蘇軍總參謀部人員,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勞動。無數次的調查、核實、分析及佈置、部署工作,反復不斷的推敲、論證、判斷及演習、訓練實踐,曾使總參謀部,主要是作戰部的全體工作人員筋疲力盡。為此,華西列夫斯基曾生了一場大病,而且一病數月不起……

  但是,蘇德戰爭爆發後德軍在蘇聯西部寬大正面實施突然攻擊的事實,還是證明當時斯大林的判斷是錯誤了。是沙波什尼科夫認為的西部,而不是斯大林認為的西南部。這也是戰爭初期蘇聯軍隊一度混亂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為,是敵人攻擊開始後蘇軍統帥部才被迫按實際情形來修正上述錯誤判斷的。而把主力部隊從西南邊境地區移到斯摩棱斯克一莫斯科的西部方向,是需大量時間的。此外,原來的內地部隊及預備隊也是事先規定好了送輸路線和固定停靠地域的。這下全部打亂了,他們不得不在他們所不熟悉的地方下車和參戰。

  當然,戰爭中的許多細節問題都不是可以事先完全預測到的……

  在此,還有必要介紹一下前此華西列夫斯基以蘇聯代表團軍事專家身份隨同莫洛托夫訪德的某些情況。

  1940年11月7日,是蘇聯十月革命第23周年紀念日。這天,莫斯科紅場上舉行盛大的閱兵式和群眾遊行。蘇聯黨、政、軍的主要領導人都參加了這次在緊張的備戰前提下舉行的有意義的活動。在閱兵式剛剛結束之後,華西列夫斯基便被叫到了國防人民委員鐵木辛哥那裡,同他一起到來的還有鐵木辛哥手下負有特別使命的茲洛賓將軍。

  在鐵木辛哥寬大明亮的辦公室內,國防人民委員正式通知他們兩人說:「根據蘇聯政府的決定,最近幾天你們將以軍事專家的身份作為政府代表團的成員前往柏林,進一步的具體指示將由蘇聯政府代表團團長直接告訴你們。」華西列夫斯基事前曾聽說,最近一個對期,柏林方面一直邀請蘇聯派代表團訪德。他也知道,蘇聯政府為了進一步遲滯隨時可能爆發的蘇德戰爭,已經答應派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兼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一行前往柏林。但是他並不知道,政府代表團成員中還有軍事隨員,更沒有聽說要派他跟隨前往的消息。

  在代表團準備過程中,莫洛托夫專門召見了華西列夫斯基和茲洛賓,並給他們下達了必要的指示。外交人民委員告訴他們,早在10月13日,德國外長馮·裡賓特洛甫曾致函斯大林,以德英利益衝突來虛偽地解釋他們對歐洲弱小國家的侵略行徑。後來又稱要與蘇聯磋商擊敗英國後的歐洲及英屬亞洲殖民勢力範圍的分割佔領問題,言下之意是誘使蘇聯加入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蘇聯政府所以接受德方的邀請,是想借機查明德國法西斯的真實想法和戰爭計劃概況,政府當然沒有與德國在柏林締結任何協議的意向。

  同時,蘇聯政府代表團這次將不卑不亢地對希特勒覬覦羅馬尼亞、芬蘭和其他地區的圖謀表明自己的反對態度。最後,外交人民委員說道:「你們將作為代表團的軍事成員參加這次柏林之行,這一點對方已經同意了。你們的任務是,力圖查明希特勒法西斯是否還想繼續承擔《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義務,法西斯所信誓旦旦表示的徹底消滅大不列顛王國是不是為攻擊我國而施放的煙幕。如果是,那麼法西斯的侵略鋒芒將指向哪裡。」

  11月9日,代表團啟程,隨專車前往的還有當時的德國駐蘇大使馮·德·舒倫堡。翌晚,火車行至蘇聯邊境。在德國邊境對應的埃德庫寧火車站,地方鐵路當局長時間地堅持要代表團轉乘他們「特地準備」的列車。對此代表團通過自己的列車長加以斷然拒絕,因為專車已在蘇聯邊境站上了西歐式的列車托架,完全不妨礙列車在德國的窄軌鐵路上運行。經過長時間的辯論之後,德國人不得不讓步,只是在蘇聯專車的後面加掛了兩節德國車廂。

  12日清晨,列車抵達柏林。德國外長馮·裡賓特洛甫和凱特爾元帥一行到車站迎接蘇聯代表團。德國方面把簡短的站內歡迎儀式搞得十分隆重、熱烈。《國際歌》的雄壯樂曲響徹整個柏林車站,各新聞媒介在晨報就刊出了蘇聯代表團抵達柏林訪問的報道和大幅新聞照片。顯然,德國人的這種作法是給歐洲人和全世界看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