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華西列夫斯基 | 上頁 下頁 |
二 |
|
1909年春,即在華西列夫斯基快要在基涅什馬神學校畢業前,他的家遭了一場大火,家中所有的房子和財產幾乎全部燒光。於是,華西列夫斯基向父親提出,他不準備再去省城所在地的科斯特羅馬神學校讀書了。因為那裡每年的食宿費高達75盧布,而這對他遭難的家庭來說無疑是一種新的沉重負擔。此外,他不便言明的另一種理由便是,他不想再去攻讀父親執意要他去學的神學專業。因為,他從內心裡並不喜歡父親所從事的神職事業,更不願意永久地保留自己的僧侶身份。但是,最後父親還是東挪西借地為他湊足了這筆讀書費用。於是,華西列夫斯基的心軟了。畢竟父情殷殷,父心拳拳,怎好執拗相拂呢?這樣,這年秋季,華西列夫斯基便帶著學具和行李到科斯特羅馬神學校報到了。 正像當年由小小的諾沃波克羅夫斯克耶村來到縣城基涅什馬眼界大開一樣,這次來到科斯特羅馬省城,更使華西列夫斯基感受到這外面世界的更新更大與更加奇妙。 那時,科斯特羅馬城大約有居民5萬余人,比起縣城基涅什馬來,自然要大得多了。市中心聳立著當地的一位人民英雄蘇薩甯的巨大塑像,塑像下面的巨大廣場也是以這位英雄的名字命名的。這個廣場上還有一座八面體的城區消防瞭望塔,它旁邊是地方警備隊的裝飾華麗的大樓。在大樓前面,有一排漂亮的柱廊和亭亭玉立的鐵鑄華燈,周圍則是鱗次櫛比的商店、食品店、麵粉店、魚店等建築群。緊挨著這些華麗的商店後面的,是議會廣場和一座美麗的公園,修築在人造土堤上的一條公園林蔭路,一直伸到伏爾加河岸邊。每逢黃昏時分,市民和在這裡就讀的外鄉學生們,都喜歡到這裡散步。 科斯特羅馬神學校就坐落在臨河街的上游。春秋季節,學生常常三五成群地在河對岸觀賞風景宜人的美麗市景。在科斯特羅馬河流人伏爾加河的入口處,有一所在當地頗為著名的修道院——伊帕季耶夫修道院。它悠久的歷史,以及它那鑲嵌著無數神奇壁畫的牆院和塔樓、教堂、樓閣,無不散發著古代俄羅斯文化所特有的幽光。每一個到過這裡的人,無不為之傾倒。 在當地各種門類的學校中,華西列夫斯基就讀的神學校頗負盛名。比之周圍的普通中學、師範學校、女子學校等學校,它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學生的思想相當進步。有些布爾什維克党人就利用與教會的特殊關係,親自在學校的學生中進行宜傳工作。然後再由這些學生將革命思想逐步傳播到附近的科斯特羅馬工廠的工人中去。為此,也曾有學生遭到當地舊俄政權逮捕,但是,反動派的鎮壓非但不能阻止革命思想的傳佈,反而在更多的學生中引起了同情和復仇的情愫。1909年全俄神學校罷課事件在科斯特羅馬神學校的反響就足以說明這一問題。 當時,華西列夫斯基剛剛入學不久。這次全俄性質的神學校罷課事件,主要是為了抗議國民教育部禁止神學校普通教育四年級畢業生升入世俗大學或專科學院這一決定而舉行的。華西列夫斯基原本就對神學專業及畢業後的僧侶身份極不感興趣。實際上,這也是革命前很多神學教育系統內的進步學生的普遍觀念。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沒有謀求神職立身的打算,而只是想把讀神學校當作進入世俗高等學校的跳板而已。因此,當全俄性的罷課消息傳來後,該校的學生立即奮起積極響應,實行全校罷課,華西列夫斯基自然也是這一行動的積極參加者之一。罷課事件發生後,省長親自來到該校,並與校長一起在大禮堂會見罷課學生,勸說他們停止罷課,並要求罷課委員會收回他們遞交的請願書,明令立即複課。但是,學生們當場噓了他們,致使他們不得不在一片反對聲中退出會場。嗣後不久,地方當局採取了暴力手段,出動警察在24小時內把全部學生趕出科斯特羅馬城,學校也被強行關閉。 當局的這種做法,更大地激怒了學生。學生們雖被趕出學校和科斯特羅馬城,但他們把抗議的思想撒向遍佈全省城鄉的各個角落,以至很多基層的教會學校和神學組織也大感壓力。最後,當局無奈,乃通過談判答應了學生們的部分要求。於是,經過幾個月的鬥爭,學生們又回到了學校,當然,這次他們是以勝利者的高昂姿態重返校園的。事實上,當時不惟科斯特羅馬神學校的學生們不樂意畢業後奉職神業,就是在全俄的許多地方也全皆如此。據當時的《基涅什馬人報》載:「……上年伊爾庫茨克神學校有16人畢業,其中只有兩人希望繼續保留僧侶身份,其餘的都想升入高等學校……克拉斯諾雅爾斯克神學校今年有15人畢業,其中願意接受神父頭銜的連一個也沒有。」 也許是事出偶然的陰差陽錯,也許是歷史命運的召喚與註定,到底華西列夫斯基也沒有像他父親希冀的那樣成為一名神職人員。不僅如此,就連他老父殷殷盼望的科斯特羅馬神學校的4年學習他也沒有如期完成。當然,這並不是由於華西列夫斯基的偷懶不學或學業欠佳。完全相反,這是因為另一個極其重大的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才從根本上改變了這個年輕的神學校學生的終生命運! 1914年夏,像往常一樣,華西列夫斯基回到生養他的諾沃波克羅夫斯克耶村度最後一個暑假。俄曆7月20日,他正與家人在菜園裡從事勞動,突然聽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已於先一天爆發了。他提前趕回了學校。他懷著純樸的愛國主義感情,立即與幾位同學商議,要求提前參加畢業考試,然後報名參軍,以求報效祖國。 他的要求當然得到了滿足…… 但是,他沒有意料到這次戰爭能打得那麼久。他更沒有預料到的是,此次投軍竟改變了他終生的命運…… 華西列夫斯基在回首這段經歷時曾不無感慨地寫道: 戰爭打破了我原先的一切計劃,將我一生推向了原來根 本沒有想像過的另外一條道路。我曾經幻想在神學校畢業後 到某個農村學校當上3年教師,積攢一點錢,然後再進農業 學校,或者進莫斯科測地學院。然而,現在戰爭打起來了,愛 國主義的感情激勵著我,保衛祖國的口號使我心潮澎湃。因 此,我當了兵,這是出乎我自己和親人意料的…… (進入莫斯科阿列克謝耶夫軍事學校之後),我所以決定 當一名軍官,並非為了想在軍界飛黃騰達。我仍然幻想著成 為一名衣學家,打完仗之後,在俄羅斯廣闊無垠的大地的某 個角落裡從事勞動。當時我並沒想到一切都將來個大變樣:不 僅俄羅斯變了樣,我自己也完全變成了另一個人…… 在這裡,華西列夫斯基所說的「大變樣」,當然是指俄國1917年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之後的事情。正如我們已經知道的那樣,他由一個舊俄軍官成了蘇聯紅軍的一員,到後來甚至成為蘇軍的高級領導人和統帥。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