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華西列夫斯基 | 上頁 下頁 |
一 |
|
◎第一章 神父之家出少年 貧寒布衣自鄉間,神父之家出少年; 不樂神業思農稼,戎馬一生違父願。 任你打開一幅俄羅斯地圖,就會發現,著名的伏爾加河中部平原,是從伊凡諾沃州和科斯特羅馬州交界處開始的。19世紀末,這裡曾經有大片大片的森林,而翁紮河、涅姆達河、盧赫河、科斯特羅馬河等伏爾加河支流都從它中間流過。似乎它們就是為了滋育這森林平原,養育在它的上面世代生息的古樸的人們。 如果乘輪船沿伏爾加河自科斯特羅馬向下游駛去,途經美麗如畫的普列斯城,則可一直駛進以盛產亞麻織品著稱的基涅什馬城的碼頭。由該城向西南方向有「鐵罐子」(舊俄時期人們對火車的早期稱呼)直通伊凡諾沃——沃茲涅先斯克。再向南,有一條大路直通當地著名的尼基季諾大村莊,與它毗鄰的還有個有名的巴特曼納商業村。這裡是附近貧窮村落的一個小熱鬧中心。它旁邊的一些村子居住的人們,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以到過這裡或瞭解這裡的某件事情為榮耀。 在距這個所謂的「熱鬧中心」約5公里的地方,曾有一個名叫諾沃波克羅夫斯克耶的小村子。雖然它小得根本名不見經傳,但歷史可以作證,它確實是那種標準的古典俄羅斯式鄉間自然村落。這裡土地貧瘠,居所困頓,人們只能靠近乎原始的農業耕種來維持生計。儘管在村落四周長滿了筆直高大的漂亮雲杉,但生活艱辛的村民們根本無心領略這大自然賜給他們的美麗景色。現在,這些古老的村落早就消失得沒有蹤影,即使是當地的俄羅斯人,也沒有多少還能記得起它了。 但是,誰能想到,曾經叱吒風雲,獨領風騷並享有深謀遠慮、智勇雙全之美名的著名蘇聯元帥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華西列夫斯基就出生並生長在這裡呢。 像許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建樹起蓋世英名的蘇聯元帥和將軍們一樣,華西列夫斯基元帥確實來自于地道的鄉間農舍。若套用一句中國古話來說,正可謂「起自布衣」。也許是舊俄時代俄羅斯鄉間特別貧窮與落後,或許由於數不盡的少年磨難與坎坷,他們中絕大多數都有一種格外的頑強,一份特殊的機敏。也許,這就是那另一種類型的帶有異國風味的「天生麗質難自棄」吧。 然而,在華西列夫斯基身上,還有許多不同於他人的特殊之處。僅就其出身與少年志向而言,他的父親是一位鄉間神父,而在他出生時,父親還僅僅是一個為生活所迫的教堂合唱團的誦經士,他自己自幼也一直在神學校裡讀書。儘管如此,他並不喜歡神的事業和神職,他也沒有想成為一名軍官或軍事家,而是想成為一名農學家,即使當了沙俄的軍官後,他仍想在退役後重新實現他當一名農學家的夢想,甚至在讀完軍事學校後仍想去讀一所農業大學。也許,神職離他太近了,近得幾乎伸手可及;而軍人或軍事家又離他太遠了,遠得難以設想。那麼,農學家呢?或許這是他現實和理想的綜合物?真讓人說不清楚。 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都像是一個謎,如果你仔細地加以品味的話。 華西列夫斯基於1895年出生於基什涅馬縣諾沃波克羅夫克耶附近的新戈利哈村(現在是伊凡諾沃州維丘加區)。還在孩提時,他便開始為貧困的家庭從事簡單的勞動。他經常與鄰近的小夥伴們遠出故鄉的森林,到那裡採摘各種蘑菇和野果,有時也同哥哥們到田間開荒種地,同農民們一起去割草或打柴。為此,他自幼便熟悉並喜歡上了家鄉的山水和一草一木,他幾乎走遍了家鄉附近的所有森林地區。一次,為了到較遠的地方去採摘更多的鮮蘑和野果,他同兩個小夥伴天不亮就從家裡出發了。由於採集得太多和一整天的林中奔走,他們既背不回來,又感到過分的疲勞,以致下午休息時在林中睡著了。待到醒來,發覺天色大黑,竟辨不出回家的方向。直到很晚的時候,他們才被家裡派來找的人尋見。當時真急壞了家人,母親流著淚對他說:「以後再不要去那麼遠的地方了。」他卻說:「我還要去,但下次我要在林間做好記號。因為只有到那邊去,才可采到更多的蘑菇嘛。」 華西列夫斯基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長年的貧苦生活條件下度過的。也許,這對他那堅忍、剛毅與勤奮、頑強的優秀品格的養成大有好處。但在當時,這確實是為生活所迫,不能不說是對他幼小心靈的一種過重的負荷。按理說,童年生活應該是天真爛漫、溫馨快樂的。但畢竟生逢斯時,命蹇時乖,這也是人們無法預先選擇的。後來,華西列夫斯基經常對自己的戰友和朋友們談論這樣的話題:少年磨難對一個人來說可以產生兩種結果:一是包袱,一是財富。關鍵在於你自己如何去面對它。 華西列夫斯基的父親就是一個榜樣。其父自幼即在鄉間隨祖父耕作勞動,供養家庭生活。其父17歲時,祖父病去,祖母很快便改嫁,這樣,未成年的父親便不得不自謀生計。孤苦無依之時,友善的鄉人紛紛勸他利用自己的一副好嗓子到科斯特羅馬大教堂的唱詩班去找個差事。幾經奔波,四處求人,最後他終於在本村謀得了一個教堂合唱團誦經士的職位。後來,他還成了這個唱詩班的指揮。不久,他與同縣的烏格耶茨村的一位誦經士的女兒娜傑日達·伊凡諾夫娜·索科洛娃結了婚。由於他自己的勤奮和努力,終於在1896年(即生下華西列夫斯基的第二年)被上級教會組織派到他故鄉附近的諾沃波羅夫斯克耶村當上了神父。隨後,即舉家遷居這裡。華西列夫斯基的童年和少年時代的大部分都是在這裡度過的。 儘管如此,父親的微薄收入仍不足以滿足他創下的這個多子女大家庭的生活之需。因為,到1912年,除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之外,父母又為他生下了兩個弟弟和三個妹妹。華西列夫斯基自幼聰穎勤奮,甚得父母喜愛。據華西列夫斯基自己說,由於要維持這個多子女大家庭最起碼的生計,父親于神職之外不得不在冬季裡做些木工活來貼補家用。有時是給地方當局定做學生用的課桌、飯桌和門窗,有時則給養蜂場做些蜂箱。此外,他們兄弟姐妹無論從小到大都在菜園和田地裡從事農業勞動。聰明的母親曾安排他們每個人做一種固定的農活兒。分配給他的活兒是每天割草,冬季裡有時也隨父親一起做些本工活兒。 家境雖然如此,但嚴格說來,他們一家的生活還不是最壞的,尤其比起當地的那些純粹的農民家庭來說要好得多。後者的家庭生活往往更為艱難,於女們也很少能有書讀。在他的幼年小夥伴中,有許多剛滿10歲就不得不到附近的工廠裡為財主當童工。他們的工作有時與成年人一樣,但工廠主給的工錢卻少得可憐。這種情況在童年的華西列夫斯基的心靈深處留下了最初的不平。他常常想,自己的命運和遭遇至少要比這些可愛的小夥伴們好上許多倍,因為他自幼就有書讀,也不缺乏必需的裹腹之食與蔽體之衣。 按照父親的安排,從8歲起,華百列夫斯基就在故鄉的教會學校讀小學。小學畢業後,父親又送他到縣城的基涅什馬神學校去讀神學。在歐洲,一般的神學校或神學院都具備較好的教學條件,學生在那裡既可以專攻神學專業,以求畢業後謀得一可靠而穩定的神職,此外也可在自然科學方面獲得豐富知識,並兼顧某些人文科學常識,即類似於舊低時代的普通中學的內容。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