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亂世梟雄-戈林 | 上頁 下頁
四〇


  萊茵蘭非軍事區事件發生的一年後,戈林手中的空中長劍終於在世人面前亮了出來。在同一年的7月17日,西班牙的法西斯分子掀起了一場武裝叛亂。西班牙人民在由共產黨。左翼共和黨等政黨組成的西班牙人民陣線的領導下,堅決地抵抗並還擊了叛亂軍隊,使法西斯分子迅速取勝的夢想破滅。7月22日,西班牙叛亂分子的首領佛朗哥,派使者趕到拜羅伊特晉見正在參加瓦格納音樂會的希特勒,請求德國提供軍事援助。希特勒認為這是一個提高納粹德國在國際上的聲望的機會,同時,希特勒已經看到西方各國對西班牙事件的態度不一,尤其是意大利與英法在如何對待西班牙問題上存在著重要的分歧和尖銳的矛盾。如果使西班牙內戰的時間延長,就可以使意大利與英法的矛盾加深,最後將意大利完全拉到德國一方來。由於這些原因,在佛朗哥的使者到達德國後,希特勒馬上將戈林與勃洛姆堡召來,讓他們立即制定支援佛朗哥的計劃。戈林此時知道,這也是希特勒對他這幾年的空軍建設成果的一次檢驗。戈林決定將空軍中最精銳的號稱「禿鷹軍團」的飛行大隊派到西班牙。

  12月,戈林派出的第一個空軍飛行中隊飛往西班牙,米爾希代表戈林力出征的德國空軍壯行。飛機出發的時候,戈林正呆在自己的辦公室裡,煩躁不安,因為他對自己的空軍的戰鬥力實在沒有什麼把握,如果這次行動出現紙漏,他將在那些一直想看他笑話的黨內人士的面前丟盡臉面,更為可怕的是會使一直信任他、欣賞他的希特勒改變對他的看法。在第一批空軍出發後的幾個月裡,戈林又陸陸續續地將幾個空軍中隊派往西班牙。

  1937年4月26日,德國空軍的9架容克52型轟炸機分三個小隊,對巴斯克人居住的格爾尼卡小鎮進行了狂轟濫炸,幾乎將這個小鎮夷為平地,鎮中無辜居民被炸死達32人,這一暴行自然是與戈林聯繫在一起的,也可以說戈林就是這場悲劇的直接製造者。西班牙著名畫家畢加索曾以這一悲慘事件為素材,創作了一幅題名為「格爾尼卡」的油畫,以表達自己的悲憤之情。

  全世界的左派人士紛紛行動起來,以各種形式譴責德國法西斯的罪行。戈林作為罪魁禍首,更是受到了激烈的抨擊。可戈林不僅不覺難堪,反而得意洋洋,因為他並不怕人心向背,他的內心也不會為此而不安,他只在乎他的元首是否會對他滿意,只關心他能否儘快晉升為元帥。英法等國對此反應強烈。

  英國的反對黨和共產黨在國內掀起了一個反對戈林的高潮,稱他是屠殺格爾尼卡居民的兇手,「他的皮靴沾滿了血跡」,並且強烈反對邀請他參加英王喬治六世的加冕禮。英國大使菲利普斯對其政府警告說,戈林假如敢到英國來,就可能有被刺的危險。英國政府考慮再三,終未向戈林發出邀請。戈林對此事很長時間都不能釋懷,他在一次與友人談話時說,他認為英國如不願與德國結盟,那麼德國潛在的真正的敵人就是大不列顛。

  雖然戈林對英國人心懷不滿,但是在理智上,戈林與希特勒都幻想建立一個德國與英國的聯盟,因為德國的征服對象首先是在東方,而不是在英倫三島。戈林在與英國航空大臣洛西恩勳爵談話時,為這位在英國政界有一定影響的人物大肆描繪了一番英德結盟的美好前景,並直言不諱地對他說,他與希待勒都希望能與英國結盟。他說,「德國並不願意看到大英帝國有任何衰落的跡象,相反,如果需要的話,在英國受到嚴重的威脅的時候,德國完全可以伸出救援之手,」「這也符合德國的利益。」戈林不無抱怨他說,英國現在對德國的態度並不十分友好,「別的國家都有殖民地,但德國卻連一塊都沒有。事實上,每當德國想從鵝身上拔一根毛的時候,都被英國和美國的大皮靴將我們的手踢走」。最後,戈林又對洛西恩勳爵說,「德國的空軍力量現在比英國的空軍要強大,德國並不是一定需要同誰結盟,因為德國完全可以自己保衛自己。」言外之意,德國與英國結盟主要對英國有好處,相反,英國與德國為敵,是不會有好果子吃的,實事求是他說,戈林的這一番威逼利誘,對英國政界並不是沒有一點影響的。隨著德國軍事力量的加強,英國國內的綏靖主義思潮日益氾濫,許多政界人十主張不要與德國為敵,以避免又一次捲入戰爭。

  1937年5月,張伯倫接替鮑德溫出任英國首相。張伯倫一向希望與德國和解,並在大選時向選民保證,在其任期內,將實現歐洲的永久和平。為便於同德國政府搞好關係,他派對納粹德國抱有好感的亨德森出任新的駐德大使。亨德森一到德國,就同戈林打得火熱。戈林對亨德森的印象也很好,一來二去,兩人後來居然親密到了無話不談的地步。戈林經常向這位新大使埋怨英國對德國始終過於苛刻,「英國人連一朵花都不讓我們摘」,表白德國以德報怨,與英國簽訂了英德海軍協定,並且,他本人從來沒有讓其空軍將英國作為假想敵進行演習。在另外一次談話中,戈林對亨德森說,英國與法國結盟是對德國的一種威脅。

  針對戈林的擔憂,亨德森曾含蓄地指責了柏林一羅馬軸心的危害。戈林聽到這些,不無遺憾他說,「問題就在這裡,如果倫敦不與巴黎結成聯盟,那麼,我們也不會與狗娘養的意大利人搞什麼軸心——我們一點都不信任他們!」戈林又對亨德森說,他一直敬仰英國的德雷克16世紀後半期著名的英國海盜,後被英國女工伊麗莎白授予騎士稱號,比起海盜時代的英國,現在的英國明顯地變得軟弱了。亨德森對這種說法表示同意。亨德森好像被戈林迷住了一般,在給外交大臣艾登的信中他寫道:

  「在納粹的領導人中,除了希特勒外,最坦率最真誠的就是戈林。」對這樣的看法,艾登卻不能苟同,他一直認為希特勒和戈林之流的「坦誠」的實質與馬基雅維裡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1937年7月的一天,戈林在卡琳莊園又一次會見了亨德森。亨德森再次讓戈林解釋有關德國最終目標的問題。戈林向亨德森表示,德國已經放棄了一切向西發展的目標,也不會重占阿爾薩斯和洛林,他希望亨德森能把這一點向英國政府解釋清楚。隨後,戈林的話鋒一轉,很狂妄他說:「既然命運已經將德國放在了歐洲的中心,那麼德國就必須在軍事上強大起來,」亨德森對戈林說,他以個人的身份勸德國不要操之過急。他還吹捧說,「我注意到了德國現政府的成績,也十分欽佩希特勒先生的『高貴品質』,希特勒先生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就將德國的失業人數由600萬減少到60萬,這一點,在其他國家裡幾乎是不可能的,也說明了希特勒政府的許多社會計劃都是具有『進步』意義的。」

  戈林主持實施的四年計劃對德國經濟的發展影響甚大,可以說,它使德國的經濟出現了一次革命性的變化。前面談到,四年計劃的核心內容之一是利用德國的低品位的鐵礦石資源煉鐵。早在1935年戈林在薩爾布呂肯與當地制鐵商赫爾曼·勒希林會面時,勒希林就告訴他,一旦爆發戰爭,德國肯定就要受到封鎖,根本就不能指望從瑞典進口鐵礦石。而德國的鐵礦石資源足以滿足德國在未來戰爭中的需要,儘管其品位較低,但每年出產1400萬噸生鐵的原料需求還是能夠得到保證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