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岡村寧次 | 上頁 下頁 |
四〇 |
|
石原認為:參謀本部過去只有具體的作戰計劃,而缺乏富有遠見的戰略計劃。日本不能隨意列舉假想敵國,而置外交、國力於不顧。以目前日本國力針對世界陸軍強國蘇聯和世界最大的海軍國美國同時進行陸海軍備,歸根到底是不可能的。即使進行了軍備,但缺乏進行戰爭的物質資源和生產力,也不能進行長期戰爭。日本不能陷入與蘇、中、美、英同時作戰的困境。他說:「皇國與盎格魯一撒克遜人(指美、英)之決戰,乃為統一世界文明所進行人類最後、最大之戰爭。其時期未必久遠。」但當前要「首先傾注全力制服蘇聯」。日本的所謂「制服」,不是說馬上對蘇進行一場全面戰爭,而是加強對「滿洲國」的全面建設,強化日本在那裡的控制能力,「俾使蘇聯放棄對遠東之攻勢,而轉向印度與近東方面」。為了保持跟蘇聯較量的實力,就要以增加駐滿洲兵力作軍事後盾,同時在外交上「均應限制於能保持對英美親善關係之範圍內」。 日本海軍方面歷來是主張「南進」的,因為這樣可以使它從國庫裡拿到更多的撥款,進一步膨脹自己的實力。對於石原代表陸軍方面主張的「當前國策之重點在於完成滿洲國之建設,俾使蘇聯放棄對遠東之攻勢」,表示強烈反對,意見難以取得一致。經過激烈爭吵。在廣田首相的調解下,海軍作了讓步,表示將自己「南進」的主張與陸軍「先解決對蘇」的觀點統一起來,由參謀本部于同年6月。制定出以「南北並進」為宗旨的國防國策大綱。 所以,按照這個國防國策大綱的新精神,軍部決定讓岡村率第2師團開赴北滿駐紮,除對管界內外所謂相當多數匪群不斷進行討伐、加強治安工作外,真正的任務,是進行對蘇聯軍隊作戰的訓練。對此,岡村寧次心領神會。 對付蘇聯正規軍跟對付東北抗日遊擊隊,要求的作戰方法大大不同。為了把軍部賦予的這兩項任務都完成好,把討伐戰鬥和正規作戰訓練妥善配合起來,岡村等人煞費苦心。在仙台師團駐地,各部隊成天進行緊張的出征前訓練,各練兵場上狂呼嚎叫之聲不絕於耳。當時的日軍訓練教令,比較注重單兵動作,訓練士兵個人的射擊、投彈及拼刺技能。岡村認為這還不夠,要能跟蘇軍打正規戰,部隊應以集群訓練為主,「因此,為有助於實戰訓練,我時常規定實施『對敵陣地進行步兵中隊攻擊』的科目,特別指示『一律使用實彈射擊』。結果取得了相當的效果」。由於岡村的這一訓練「改革」與當時的教令略有抵觸,下面的一些旅團長、聯隊長及參謀們有些閒言碎語,「我以擴大射擊戰鬥為理由,堅決使命令得以執行」。 作為一個軍事指揮官,岡村此人倒是講求實際的,也要求部屬不墨守陳規、機動靈活地處理情況。戰後,他曾回憶率第2師團在北滿駐紮時發生的一件事情:「1938年春,松花江解凍開化前不久,某持有一挺機槍的步兵分隊乘一輛卡車渡江,陷入剛開凍的冰窟中,卡車沉沒。此時,多數士兵從車上跳下獲救,唯獨機槍射手具有徹底愛護武器的精神,緊緊抱著機槍和卡車一起沉沒水中」。岡村接到報告後,一方面感慨讚賞士兵的所謂「純樸、馴順美德」,一方面大罵其下級軍官呆板、缺乏機敏靈活地處置問題的能力,並質問:「人命應比武器更為重要。分隊長為什麼不作『扔掉機槍,跳下來!』的指示呢?」 其實,整個日本軍隊就是一架法西斯擴張主義的戰爭機器。長期馴服教育下的官兵,無非是這架機器上一個個毫無靈性的零件,在這種結構下,要求官兵能做到機敏靈活無異於緣木求魚。 經過岡村的一番調教,本來就屬精銳的第2師團,戰鬥力更加強悍,時刻準備登船跨海奔赴中國東北。 1937年春,部隊要開拔了,岡村想到了士兵們的心願。 岡村在這次任師團長以前,多半時間是在軍部、駐外領使館和軍一級機關工作,實際帶兵的時候並不多,但此人善於觀察和總結經驗,所以「自信對統率之秘訣,有所體會」。其邀得部下擁戴的「秘訣」,確實是他同輩中那些出自高貴門弟、平素又高高在上的將領所做不到的。他認為一個有素養的將領,帶兵要「誠懇及熱情。心懷感激,富於同情,重視人和。公私分明,身先士卒,苦樂與共」。到旅團、聯隊視察,他往往首先去慰問傷病員;分配副食蔬菜時,「如軍需人員對優先供應傷病患者缺乏同情心時,應予以指摘」。死亡者,他要親自參拜遺骨。飯後,勤務兵給他送來的水果,他也常令之分食一半。為避開洗澡時勤務兵擁上來探背,「我往往儘量快洗,不讓他們服侍」。他覺得勤務兵也是日本軍人,淨幹些整理被褥、鞋子之類差役的活,有辱他們的軍人形象,因此平常他這類瑣碎活計「一定自己動手」。同時,他認為「親情之愛是構成人性的一大要素,亦為統率的根本。愛護部下必須深入體察部下的立場」。 考慮到官兵們的心願,他請求軍部破例允許第2師團從新渴港登船啟程。原來該師團士兵大多是日本東北地區宮城、福島、新渴縣人。而按照慣例,日軍大部隊出征國外時,要從該部隊各單位中抽出部分官兵組成儀仗隊作為代表,集體在皇宮庭院前向天皇遙拜。這樣,整個部隊就須從東京以西的宇品港上船。第2師團這次開拔,軍部也是按慣例規定的啟程路線和儀式。然而,岡村寧次要求破例,「我重視出征部隊與家鄉的精神聯繫;同時,師屬關係的宮城、福島、新渴三縣知事,也懇求部隊從家鄉的港口出征。因此,向中央部請求免去宮城遙拜,而從鹽釜或新渴出航。因系破例未能立即得到同意,但是,負責這項工作的參謀本部第3部部長塚田攻少將,似乎喜歡這一別開生面的新方式,給予很大同情,因此,最終同意了我的建議」。 當時的日本國民在長期侵略擴張叫囂的鼓噪下,狂熱勁頭不亞於軍隊,聽說家鄉的子弟被軍部批准從家門口出征,「果然,三縣官民大為滿意,大批代表齊集新渴港,舉行了盛大的歡送儀式,大大鼓舞了官兵的士氣」。 1937年4月初,10幾艘艦船載著第2師團越洋跨海駛向中國,這是該師團在短短幾年內再次來華作戰。老兵們對中國東北的風土人情是熟悉的,也領教過東北抗日軍民的鬥爭精神,有些人談起來還心驚肉跳。師團長岡村寧次的心情更是難以平靜。如今所謂「滿洲國」的治安狀況再度惡化,既要對付抗日遊擊隊,又要按軍部的新精神應付北面的強敵蘇聯,任務是艱巨的。這兩項任務他究竟要怎麼幹?且看下章分說。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