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岡村寧次 | 上頁 下頁 |
三 |
|
中國人講究嬰兒出生後一個月,要過滿月;而日本的風俗是孩子生下來的第7天便是應該慶祝的日子,日本人稱之為「禦七夜」。按日本的舊習,這一天要由嬰兒的外祖父或委託父母信賴之人為孩子起名字。不過,進入了明治年間以來,這些習俗有所打破,由孩子父親自己起名的越來越多。但不管誰為孩子起名字,都要注意漢字的使用範圍,因為用於名字裡的漢字在法律上是有限制的,否則官衙裡的戶籍管理部門不接受登記。在日本,一般老大如是男孩叫大郎、一雄、一男者多,如果老二則起名次郎、昭一二等;女孩則多起名和子、良子、加代等。岡村寧永的第一個男孩雖然夭折,但作為父親,在其悲哀的內心深處仍要為他留下名份和位置,好讓以後將會陸續出生的孩子記得他們有這麼個長兄。所以他取自己名字裡的「寧」字,再加一個表示順序的「次」字,給這個剛出世不久的瘦弱男孩起名為岡村寧次。 日本民間的迷信意識中,每年5月是妖魔氾濫、災難四起的凶月,而岡村寧次恰恰是降生於這個月份的正中間。據說阿定分娩前的幾天,曾夢見一隻瘦骨磷峋黑鷹落在自家的屋頂上,長時間地呱呱吼叫,弄得這對夫妻也搞不清是何兆頭。往昔,日本人認為生孩子是喜事,然而又說生育是件不乾淨的事情,故稱生育為「赤不淨」,並因此安排孕婦回娘家去生孩子,特別是第一胎時。這次已經不是阿定第一次生孩子了,預先請來幫助接生的婦人又說孩子恐怕會早產,回娘家的路途上受到顛簸要出危險。所以,她這次生岡村寧次一直沒有離開過四穀阪町。接生的婦人經驗豐富,胎兒的個頭又不大,總的說生育還算順利。 在日本。嬰兒降生于人間,如是男孩在第30天,如是女孩在第32天,一定要去參拜神社,就是向神報到,將孩子在過「禦七夜」時起的名字寫人祖神的子孫名冊中。屆時,讓孩子穿上姥姥家贈送的小褲襖,由孩子的母親親自抱著前往。參拜神社之後,甯永夫婦照老規矩要抱著小寧次到給予過關照的親戚鄰里家致謝,向人家贈送紅豆飯和紅白年糕,而對方則贈送他們預先做好的紙糊小狗。自此以後讓小狗睡在孩子身邊,因為小狗可以替代孩子要生的疾病,免除孩子的災難。岡村甯次生下時雖因不足月而顯得瘦弱,但後來在童年時期也確實沒有生過什麼大毛病,阿定說是神的保佑和按老規矩做足了各種儀式的結果,其實不過是在他們夫婦的悉心照料下,偶然的巧合罷了。 岡村甯次出生時,雖然日本在推翻德川幕府統治後開始的明治維新已進行了10多年,資本主義有所發展,但整個國家經濟還遠未達到擺脫貧窮落後的程度。他家的底子本來就不殷實,甯永夫婦又接二連三地生出一大堆弟妹,加上岡村寧次,這一家總共有8個孩子要撫養,生活是拮据的。 1936年3月,剛剛就任陸軍第二師團長並晉升為中將的岡村寧次在回憶他的童年生活時說:「那時我的母親總是小心翼翼地把我穿過的衣服、鞋子保存好,留給弟弟們穿戴。家裡開支用的錢,母親總是用紙包成幾份,由於精打細算,有時每月竟能留下一份額外應付開支。那時的日本,大多數人家的主食是紫菜醬湯和粗質的米,新鮮的魚片和牛肉是節日才能吃得到的。」正是對童年時期母親勤儉持家的印象深刻,所以他成為軍官後,包括遠離本土撕殺于中國戰場時,也總是不忘記每隔一段時間將自己那份滲含著日本工農大眾血汗、尤其是中國人民血淚的「皇軍薪金」寄給母親,而且每次郵寄的時間和金額,都一筆一筆認真地記載在自己的日記中。 日本家庭是非常注意孩子的早期教育的、從岡村寧次4歲開始,甯永夫婦就教他認日語假名和一些簡單的漢字,並已規定了每日作息時間和識字進度。與甯永謙卑隨和的脾氣相反,阿定是個幹練而嚴厲的人,岡村寧次一直不怎麼在乎他的父親,但從小時起,甚至在成為了將軍以後,一見到母親便不敢放肆而肅然敬畏。4歲的孩童正是貪玩和注意力很難集中的時候,每當岡村寧次在小板凳上坐不住,跑到院子裡或街上玩耍的時候,只要聽到母親的喝斥聲,就立即鑽回屋裡拿起識字卡片。漸漸地他也學得機靈了,見到母親出門,他就趕緊跑出去玩耍,估摸著母親快要回來了,他便端坐在小板凳上裝模作樣地背誦卡片上的詞句。但不管怎麼說,他在父母、特別是母親的嚴厲督促下,在學前就認得了不少的字。 1890年3月,岡村寧次入阪町小學,開始了學校生活。東京市真正建立小學校是在1872年(明治5年)「新學制」實施之後。以前幕府統治的江戶時代,各地把初等教育機構叫作「寺子屋」,實際上是一種私塾性質的教育。1869年(明治2年)3月23日,明治政府頒佈了小學設置令,決定在各府縣建立小學校。已經定為首都的東京市,自然要率先執行政府的法令,經過幾年的準備便建立了各種小學校100多所,阪町小學校即是其中的一所。不過,因這一帶學區的負責人悉為武士之後裔,政府為籠絡他們支持維新改革,從各個方面包括教育的投資上給他們以重點照顧,使這裡小學的校舍和設備都堪稱一流,選聘的教師也都是由智識上乘並且合乎武士們口味的人來擔任。 明治時代,日本小學分為兩個階段,即尋常小學與高等小學,各為4年。其中,尋常小學是4年完全免費的義務教育。從1889年9月入阪町小學起,當時才5歲多一點的岡村寧次開始度過其長達8年的小學生時代。據他早年的同窗回憶說,小岡村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有時很老實,有時又很乖巧,比較合群,擅長於交往;他的算術成績一般,但語文和歷史學得好,寫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師的誇獎。他的父母對其學習成績總的說來是滿意的,特別是他一直鬱鬱不得志的父親岡村甯永,對兒子日後的榮華富貴抱有莫大的希望。 1897年,13歲的岡村甯次小學畢業,考進了著名的早稻田中學。這所學校當時是東京專門學校的附設中學部。東京專門學校是著名維新派政治家大限重信等人於1882年(明治15年)10月創辦的,大限認為「國家之獨立,要基於國民之獨立。國民之獨立,要基於學問之獨立」,即以堅持學問之獨立為建校宗旨,培養有「自由精神」的新一代知識分子。後來在1902年9月,東京專門學校正式更名為早稻田大學,成為如今享譽日本乃至世界的一所私立大學。由於它當時的收費就較高,所以岡村寧次在其中學部僅僅讀了一年多一點的時間。 當然,岡村寧次在早稻田中學輟學,也不僅僅是出於家庭經濟上的考慮。他是武士後裔,其父甯永雖然落魄而又無可奈何,但其本性上對所謂「自由精神」是格格不人的。特別是他的母親是個性格剛強的婦人,做夢都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出人頭地、重振家業,後來岡村寧次步入軍旅,每晉升一次職務和軍銜,她都狂喜一番;當岡村甯次中年喪妻時,她竟能不顧耄耋之軀替他拉扯孩子,好讓兒子無後顧之憂地專致於「事業」,可見其功名心之熾熱絲毫不遜於其子。岡村甯次奉父母之命離開早稻田中學,自然不是輟學在家做一個無所事事的浮浪少年,而是緊接著靠母親四處活動拜託到的關係,進入了東京陸軍幼年學校,目的是為下一步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鋪墊道路,最終成為一名能指揮千軍萬馬的帝國軍官。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