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戰爭狂人-東條英機 | 上頁 下頁 |
七六 |
|
為了修復黃河大鐵橋,恢復南北兩岸的交通,日本大本營又命令關東軍撥運鐵橋。鋼樑和架橋機械,由鐵道兵在河南中牟縣霸王城附近進行修復工作,同時還命令關東軍撥運渡河器材和部分兵力,支援華北方面軍。 這是東條在中國大陸上發動的最後一次大規模進攻,故稱「最後一跳」。 這次作戰地區從黃河到信陽約400公里;從湖南的岳陽到越南的諒山約1400公里;從衡陽到廣州約600公里。在這條漫長的戰線上,日軍出動約50萬人、10萬匹戰馬、1萬多輛汽車、1500門大炮、250架飛機。 面對著日軍的猛烈進攻,蔣介石惜頭轉向,不知所措。隨即召集軍政要員緊急會議,要親信們發表意見。 親日派何應欽,對日軍的意圖瞭解得最清楚,作為總參謀長,他首先發言。「昨天同幾位盟軍高級軍官在一起吃飯,」何應欽說,「他們向我轉達了盟軍對河南戰局的看法。美方認為,東條看到歐洲戰場上的蘇軍節節反攻勝利,太平洋上的盟軍也發動了越島進攻,海上交通線有被切斷的可能,所以就企圖打通大陸交通線,以便配合海上作戰,另一方面可與孤懸在南洋的日本兵聯繫起來。」 對於何應欽的看法,蔣介石不置可否,問道:「還有嗎?」國民黨空軍頭目周至柔說:「大致情形是這樣的。昨天幾位美國空軍朋友也對我說,日軍這次攻打河南,在於決定執行一個早已準備的企圖,就是開放從東北到廠「州與越南的直接鐵路交通線。 因為盟國的潛艇與空襲一天天加強,日軍在沿海的移動很受影響。而八路軍、新四軍和遊擊隊在鐵路沿線的活動更使日軍傷腦筋。日本佔領軍有如一塊緊張的皮,遠布於東南亞,急需一道安全的輸血管,而它在中國的佔領區已不再是安全的了。」 蔣介石對於兩位軍界頭目所說的盟國的看法,認為「大體上是對的」,而對蘇軍的勝利和八路軍、新四軍的活動卻認為是「偏見」。為了給將領們打氣,他故作鎮靜他說:「我已經電告河南前線的將領,要他們一定頂住!日軍在河南只有五六萬人,而我們在河南卻有40萬精銳之師;40多萬人對付五六萬人,無論如何是不成問題的!」 「委員長」話音剛落,秘書陳佈雷就送來一大卷十萬火急的前線失利的電報。第一次電報報告:「鄭州已告淪陷!」蔣介石驚恐萬狀,他說:「怎麼來得這麼快!蔣鼎文到哪裡去了?!」何應欽忙說:「委座在洛陽召開反共會議後,他已奉命調走了3個軍的兵力回陝西反共去了。」蔣介石又問,「胡宗南上哪兒去了?」何應欽又答道:「胡司令奉委座的命令,派出兩個軍,鎮壓新疆叛亂去了。」 蔣介石又惱怒地問:「那麼湯恩伯呢?!」 「湯司令今晨也曾給我一個電報,說是按著委座的指示,為了保全實力,不打算和日軍死拼,他已徵集了800輛大卡車,裝運重要東西,看看風頭再說。」 就這樣,國民黨雖說有321個步兵師、22個騎兵師,號稱600余萬人,但是它在蔣介石「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反動的政治軍事路線的影響下,國民黨政府一些愛國將領無法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另一些人以保存實力作為保持官位的手段,一見日軍壓境就倉皇退避,望風而逃,這是他們失敗的主要原因。河南的湯恩伯就是這類將須中的一個典型。 話說1944年3月下旬日軍修復了中牟附近的黃河大鐵橋以後,這時日本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甯次,一面極其秘密地調兵遣將,把第十二軍所轄的3個步兵師團共14.8萬人,集結在黃河北岸的新鄉南部和南岸的開封西部地區;一面進行虛偽宣傳,製造假情報,以迷惑麻痹河南的國民黨軍隊,使他們認為日軍準備西進去攻打重慶。 4月17日夜間.日本第十二軍的部隊強渡黃河,在中牟突破了中國守軍的陣地,18日淩晨便向鄭州突進,19日傍晚攻陷鄭州。接著日軍主力向新鄭一帶集結,並於23日攻陷密縣。 河南守軍司令是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長官湯恩伯。他擁有43個師,兵力可謂雄厚,武器可謂精良,但這個湯司令只知搜刮民財,禍害百姓,河南人民稱他為「水、旱、蝗、湯」四大災害之一。若講起對日本來,此人卻是十分親善的,這個號稱「40萬精銳之師」的統帥,與日軍交戰,一觸即潰,望風而逃,20天之內就喪失鄭州。洛陽等49個縣市。 5月1日,日軍從許昌沿平漢路南進,5月5日佔領郾城。這時.奉令調往武漢之敵第二十七師團繼續南下,9日到達確山。同時,司令部設在漢口的日本第十一軍也從長台關(信陽北面)北上,9日進抵確山,與南下的日軍會師,至此,平漢線南段完全淪入敵手,中斷6年的平漢鐵路又恢復了交通。 日軍侵華方面軍司令部本來認為,湯恩伯的主力是佈置在區城以西地區,但後來發現,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在北面。因此,日軍在佔領許昌之後,便於5月1、2日轉向西進,攻打郊縣、登封、禹縣、襄城,對中國軍隊實行各個擊破的戰術,然後圍攻洛陽,在它的周圍消滅湯恩伯的主力。5月8日,在洛陽東南地區,一部分中國軍隊陷入日軍包圍圈,損失很大。敵第十二軍主力乘勝前進,向洛陽、新安猛撲。 與此同時,侵佔山西的敵一軍約兩個旅團,從垣曲南下,5月9日強渡黃河,攻下澠他,向新安推進,而孟津之敵也從北面近逼洛陽。至5月14日,敵人從四面包圍了洛陽。19日,敵人以部分兵力攻城,但被擊退。23日,敵第十二軍主力開始攻打洛陽。25日,我中原名城洛陽終於陷入敵手。 這樣一來,日軍就完全佔領了河南全境。 38天完成了「一號作戰」的第一階段計劃。 在河南戰役臨近結束之際,日本侵華軍總司令煙俊六於5月28日從南京潛入漢口指揮部,準備向粵漢、湘桂鐵路發動猛攻,以打通這兩條鐵路線,消滅沿線兩邊的中、美空軍的飛機場,並威脅重慶,逼迫蔣介石政府投降。 為了完成這一計劃,除了以武漢為中心的日本第十一軍司令官橫山勇指揮的8個師團,又增調了3個師團歸他指揮,總兵力達到36.2萬人。另外,海空軍還不算在內。為此,在1944年初即著手進行準備。 5月27、28兩日,第十一軍第一線5個師團,約12萬人,從湖南岳陽一帶分3路向南進軍,準備在長沙北面的沉水和益陽之間,新牆河和淚羅江之間包圍和消滅中國軍隊,然後迅猛南下,奪取長沙。長沙守軍還沒有望見敵人影子,內部卻先爭吵起來,城外嶽麓山炮兵要求城內步兵保護,城內步兵立即拒絕,說是要請示戰區司令長官薛岳,然後才能決定。但哪兒都找不到薛嶽,炮兵們賭氣不於,一窩蜂散了;步兵沒有炮兵掩護,也亂糟糟地撤退,走得慢的便做了日軍刀下之鬼。日寇占了長沙,繼續南攻。指揮部卻還在那裡同重慶辯論長沙失陷的責任問題,蔣介石、何應欽。白崇禧、薛嶽等人各有一套,分別下令,弄得指揮官們無所適從,糊裡糊塗;日寇一沖過來,便都七零八落,一哄而散。 中外記者們為這風卷落葉般的戰事嚇住了,紛紛前往採訪。蔣介石的發言人奉命答覆:「此乃誘敵深入之計,不必驚慌。」正趕上日本兵沖到衡陽城下後暫告停止,從事誘降,於是重慶的政治寒暑表突告上升,說是日軍已遭阻止,國軍即將反攻。報紙上大張旗鼓地宣傳「光榮的戰績」,蔣介石對守衡陽的方先覺慰勉有加。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