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戰爭狂人-東條英機 | 上頁 下頁 |
五五 |
|
在日軍攻陷仰光前一天,南方軍總司令向第十五軍司令官發出指示:在繼續執行現在作戰任務的同時,加強在曼德勒地區推進。3月10日,日軍分兩路北上,一路從勃固出發,直指錫唐河上的東籲,在這裡打擊英國和中國的軍隊,並沿東籲——曼德勒鐵路北上,攻取這個軍事要衝。日本空軍對曼德勒進行了狂轟濫炸,使這座文化歷史古城變成一片廢墟。另一路沿伊洛瓦底江北上,3月22日進逼卑謬,4月20日佔領樂可,然後改乘汽車,迅猛向滇緬路推進,於4月28日截斷了這條公路。這一天,日軍佔領滇緬路的重要樞紐臘戍。 由於發生了這種災難,英軍放火燒毀了仁安羌油田設施,迅速向曼德勒撤退,與中國軍隊會合。兩軍在曼德勒商定,中國軍隊退到八莫、密支那,以便同中國聯繫;英軍向加里瓦撤退,以進駐親敦江西岸。日軍繼續窮追,並沿途不斷轟炸和掃射。英軍銷毀了輕重裝備,輕裝進入叢林。5月28日越過邊界進入印度。中國軍隊除遠征軍司令羅卓英和史迪威將軍帶領的兩個師退往印度外,大部退到中國雲南南部,憑怒江天險擋住了日軍的攻勢。 歷時4個月的緬甸戰役就這樣結束了。參與盟軍指揮的史迪威將軍在退卻途中說:「我們進入了挨打的地獄。它就像進地獄那樣丟臉。我們應當找出它的原因並且打回去。」 這樣一來,從1941年12月7日到1942年5月上旬,日本侵略者侵佔了泰國、香港、馬來亞、菲律賓、荷屬東印度、緬甸以及太平洋上的一些有戰略意義的島嶼和城市。 日本侵略者之所以如此勢如破竹,很快地打敗了美、英、荷在東方的軍隊,原因很多,首要的是美、英、荷統治集團長期對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奉行綏靖政策,助桀為虐,結果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加之,美、英、荷帝國主義者對東南亞各國人民長期實行殖民統治,同他們處於對立地位,沒有也不敢依靠當地人民、武裝人民進行戰爭。 雖然美、英、荷在太平洋上的總兵力大大超過日本,但兵力分散,沒有協調一致的戰略計劃,更無統一指揮,像一個沒有指揮的管弦樂隊,並且它們也沒有估計到日本會同時從各個方面發動進攻,結果被日軍各個擊破。 英、美、荷指揮官養尊處優,對於已有數年實戰經驗的日本侵略音懷有恐懼心理,怯敵畏難,使部隊籠罩著失敗主義情緒。加上軍隊本身大多由外國人組成,在異鄉作戰,沒有誓死保衛祖國的愛國主義熱忱,士氣不振。結果日本侵略軍所向披靡,迅速取得了暫時的勝利,在不到6個月的時間裡就侵佔了38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達1.5億。創造了日本在東方侵略的「奇跡」。 面對著日本法西斯軍隊取得的「重大勝利」,東條英機如醉若狂,緊步希特勒建立「歐洲新秩序」的後塵,大聲疾呼要迅速建立東亞「新秩序」。 正是:橫歸南洋鬼發狂,姦淫虜掠害四方。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第十八章 如此「新秩序」 東洋鬼子學納粹,「共存共榮」胡亂吹; 燒殺掠奪又姦淫,眾怒反抗鬼所為。 一手拿橄欖枝,一手拿槍炮,這是日本帝國主義進攻東南亞的兩件法寶。 南進之前,東條政府就利用東南亞各國人民力求擺脫西方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願望,大肆進行蠱惑人心的宣傳,揚言日本是亞洲的「解放者」,一旦日軍進入這些國家,它們將永遠擺脫白人的殖民統治,立即獲得完全獨立,實現「大東亞共存共榮的新秩序」。 然而,在日本侵略軍佔領了印度支那、泰國、馬來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緬甸之後,他們馬上收起了偽裝的笑臉,露出了猙獰的面目,實行極其野蠻殘酷的法西斯統治,滿以為大東亞殖民帝國的美夢即將實現。 1942年1月21日,東條英機在國會演說中叫嚷:「大東亞戰爭的關鍵,一方面在於確保大東亞的戰略據點,一方面在於把重要資源地區收歸我方管理和控制。由此擴充我方的戰鬥力量,同德。意兩國緊密合作,更積極地展開作戰,一直打到使英美兩國屈服為止。」並提出「戰爭即建設,建設即戰爭」的法西斯口號,以加強對佔領區的殖民統治,盡速建設所謂「大東亞新秩序」。 東條所要建設的「新秩序」,就是對佔領區的人民進行奴役、掠奪和屠殺,使其服服貼貼地為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戰爭服務。為此,首先取締一切政黨和工會,青年、婦女等組織,取消一切資產階級的民主自由。日本軍警、憲兵和密探遍佈各國,嚴密監視和追捕愛國志士,首先是各國共產黨人。稍有反抗嫌疑的人即遭慘殺。新加坡淪陷後,日本憲兵屠殺了15萬人以上的和平居民,其中大半為華人。 日本帝國主義對外侵略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掠奪別國的資源。因此,大肆進行經濟掠奪和剝削就成為東條「東亞新秩序」的重要內容。在1942年2月21日軍政首腦聯席會上,東條政府作出了所謂以「日本、滿洲、中國及西南太平洋地區為資源圈」和以「澳洲、印度等地為補給圈」的決定,並制定了資源掠奪計劃。計劃今後15年,在南亞各國掠奪鋼鐵3000萬噸、鐵礦石6000萬噸、焦炭1.2億噸、煤2億噸、石油2000萬噸、鋁60萬噸、鋁礬土260萬噸,就在這一罪惡計劃的驅使下,日本佔領軍把緬甸的機器設備大量運往日本;從印度尼西亞掠奪了大量的石油,僅1943年一年就掠奪了550萬噸。 日本三井、三菱等財閥的代表,緊跟侵略軍進入東南亞各國,通過銀行和各種商行控制著各國的經濟命脈。他們在佔領區濫發所謂「南方開發金庫券」,肆意掠奪和搜刮各國人民的財富。此外,日本殖民者為了滿足軍需,強制改變各國的農業經濟結構,例如在菲律賓大力削減甘蔗和煙葉的生產,擴大棉花和大麻的種植面積。結果使煙農破產,制糖廠和制煙廠大量倒閉,工人失業。同時還削減水稻種植面積,使大米減產,而日本佔領軍又恣意掠奪,結果物價飛漲,通貨膨脹,黑市猖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為了掠奪人力資源,日本佔領軍還在各國建立了大量的「勞動營」,強迫和抓捕各國勞動人民為日本侵略者修建軍事戰略工程。最突出的事件是,東南亞很多國家的勞動者被驅使去修建一條「死亡鐵路」。這條鐵路把緬甸南部的丹漂紮耶同在曼——新加坡鐵路線上的萬磅連接起來,全長415公里,從1942年11月動工,到1943年10月建成。在這期間,在日本侵略軍刺刀的威逼下,許多勞苦大眾于熱帶叢林中從事繁重的非人的勞動。據英國瓊斯的《1942至1946年的遠東》一書披露,各國戰俘死去的大概有1.2萬人以上,勞工死去的有25萬人以上。 日本佔領軍在建設「共存共榮大東亞新秩序」的招牌下,瘋狂抓捕壯丁,強迫東南亞各國人民為日本帝國主義充當炮灰。僅在印度尼西亞一地就被抓去30萬人,開始作為「兵補」,後來以「志願軍」的名義送到新幾內亞和緬甸去作戰,其中90%的人都死在熱帶叢林中,只有少數人回到了爪哇。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