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戰爭狂人-東條英機 | 上頁 下頁


  旅順失陷後,清政府內部進一步發生動搖,日軍遂於1895年1月,以陸海兩路齊頭並進,直取清政府的另一個重要海軍基地威海衛。日本侵略軍進攻威海衛的目的,是消滅北洋艦隊,以迫使清政府在最屈辱的條件下求和,早在日軍登陸龍鬚島之前,伊東祐亨即策劃對丁汝昌實行誘降,但遭到拒絕。丁接到勸降信後憤慨他說:「予決不棄報國大義,今唯一死以盡臣職,決與艦隊共存亡!」他帶領全軍英勇奮戰,但因敵眾我寡,腐敗的滿清政府又不給援助,這支擁有大小艦隻40多艘的北洋艦隊,終於在劉公島全軍覆沒!

  北洋艦隊是中國近代最大的一支海軍艦隊。這支艦隊從1879年10月開始籌建,1881年初步建成,到1888年正式成軍,歷時整整9年。甲午戰爭失敗之後,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派議和全權大臣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主要內容為:第一,中國承認朝鮮完全「自主」;第二,中國割讓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島嶼、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給日本;第三,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第四,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第五,允許日人在中國通商口岸任意設立領事館和工廠及輸入各種機器;第六,片面的最惠國待遇;第七,中國不得逮捕為日本軍隊服務的漢奸分子。《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助長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氣焰;同時也進一步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機。

  甲午戰爭後,東條英教名聲大震,以「智將」聞名海外,被譽為日本陸軍的「天才」。在1904年的日俄戰爭中,又為日本打敗沙皇並取代其在中國東北的支配地位立過「顯赫戰功」。後來,因日本軍閥內部派系鬥爭,與當時的陸軍大臣、長州軍閥的巨頭寺內大將不合,以中將身分退出現役。晚年著有兵書《戰術麓之塵》,被稱力日本「陸軍之寶典」。

  東條英機就是誕生在這樣一個家庭,並在他的軍閥父親的薰陶下長大的。當時東條英教一家住在東京四谷區須賀町。英機從小就是一個頑皮而倔強的孩童,在學校念書,功課一向不好,是個不愛用功的淘氣包,玩起來連飯都顧不上吃。

  父親東條英教覺得有必要改變他的這種頑童惡習,從他七八歲起就嚴加管教。其中有一條是:吩咐他做的事必須完成,否則不予放過。有過這麼一件事:有一天早上,父親吩咐東條英機拔掉院子裡的草,可是他只顧玩,竟忘掉了,快要點燈時,才餓著肚子回家來吃晚飯。父親把他狠狠地訓斥了一頓,並立即叫他把用一個鐘頭才能幹完的活全部幹完,否則不給飯吃。

  東條一家從四谷須賀叮搬到西大久保,英機也隨之轉到貴族子弟學校學習院念書。那時學習院的學生是很奢華的,上學都用人力車接送,並在食堂吃飯。可是父親卻對他說:「我們小時候上私塾,都是穿草鞋走著去的。決不允許你坐車!」因此,東條英機也不得不拎著木頭飯盒,徒步從西大久保走到學習院去。他的同學看到這種情景,都把眼睛瞪得溜圓,表示十分驚訝。

  東條英教為了培養兒子的武士道精神,特請了日比野雷風氏。教他學習「神刀流劍舞」,為的是更有助於培養他「殺身仁成」的精神。東條英機對這種劍舞也很喜歡,因而進步很快。在學校舉行文娛會演或其他集會時,他的表演充滿了「凜凜的魄力」,因而常常博得觀眾的喝彩。直到他當上將軍以後,也常常在酒席上乘興表演他拿手的「神刀流劍舞」,藉以宣揚他的所謂「虎威」精神。

  東條英機的母親是九州小倉人,具有樸實而嚴謹的性格,在丈夫出征的動盪歲月裡,經常一個人帶著孩子為生活歷盡艱辛,這對東條英機的「艱苦奮鬥」精神也有很大的影響。

  東條英機的父母為教育這個頑皮的兒子傷了不少腦筋,可是他從學習院畢業升到城北中學以後,仍然是一個愛胡鬧的孩子。他總是把功課丟在腦後,常在外邊打架,因此母親曾不止一次地被叫到學校。

  有一回他和大孩子打架,被人狠狠地揍了一頓。大孩子把他按倒在地,勒緊他的脖子,問他「服不服」,可是不管勒得怎麼緊,他絕不說一個「服」字,最後含著眼淚還是不認輸。因為他太強了,反倒使對手心軟了。

  談到童年的往事,東條英機在就任陸軍大臣前夕,在宴請昔日校長深井鑒一郎時,深有感觸他說:「我小時候是個很頑皮的孩子,我記得受到深井先生嚴厲訓斥就有三次之多,先生說:『像你這樣的學生乾脆退學算了!』」

  深井也很坦率他說:「英機在愛打架和不眼輸這一點上,確實是全校的冠軍。」

  光陰荏苒,「大和魂」在這個頑皮少年身上紮了根。在軍閥父親的薰陶和影響之下,東條英機決心像他老子那樣,要作一個馳騁四方、橫行侵略,為日本天皇東征西殺的武士道軍官。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於明治32年9月1日,也就是在他16歲的那年,進入了東京陸軍地方幼年學校,從此邁出了他畢生軍人生活的第一步。

  身穿夢寐以求的草綠軍裝,東京陸軍地方幼年學校第三期50名學生的入學典禮開始了。站在講壇上進行「訓示」的是日本法西斯軍官關谷銘次郎中佐,他號召學生「要刻苦奮鬥,嚴於律己,成為一名忠於天皇的合格軍官。

  在戰爭中要勇沖猛殺,視死如歸,為日本征戰建立功勳」。東條英機聽著校官的訓導,誠惶誠恐,站在市穀臺上仰望那雄偉壯麗的皇宮沉默靜思,決心將來報效帝國。可是,他升入東京陸軍地方幼年學校以後,成績還不算太好。

  他身材雖然矮小,但舉動敏捷,打起架來很厲害。「打架王東條」這個名字在這裡也使同學們感到害怕。

  在學科當中,他最討厭的是圖畫,當然畫得也不好。有一天上圖畫課時,他畫了一排30多個圓圈,並把這張奇形怪狀的畫大模大樣地交上去了。教官看到這張莫名其妙的圖畫,立即把東條英機叫過來責問。可是他滿不在乎地回答說:「這張畫,畫的是掛在牆上的軍帽。」當時就被暴怒的教官申斥了一頓。

  後來,他對自己的子女常常談到這件事。他說:「那時候我以為軍人練習畫畫沒有什麼用處,因而也不去重視它,才幹出那種荒唐的事來。當軍官以後,十分懊悔,有時出去演習,需要畫些地圖或草圖,我很吃力。這時我才懂得:無論哪門功課都不應偏廢,各科都是需要的。」

  可是,東條英機在升入二年級的時候完全變了樣,像換了一個人似地用起功來。關於他轉變的動機,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天,他跟七八個同學打架,由於寡不敵眾被打得狼狽不堪。於是他想:「氣力再大,只能對付一個敵人,要戰勝眾敵,還得靠學問。」東條英機擦乾了悔恨的眼淚,給自己得出了這樣一條結論。

  他幡然悔悟之後,猛然用起功來。關於這件事,他的同學橋次郎中將曾這樣說過:「我們不瞭解他出於什麼動機,可是他確實變了樣。於是,『鬧事黨』這幫人對突然認真起來的東條進行了迫害。他們尋釁鬧事,毆打東條,但是他無論處於什麼樣的困境,都決不求助於人,自始至終靠自己的力量去拼搏。正因為他具有這種頑強的性格,所以全靠自己的力量終於擊退了『鬧事黨』的迫害。」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