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堅韌不拔-戴高樂 | 上頁 下頁 |
五八 |
|
「自14世紀以來,軍事力量就是法國的第二生命。」戴高樂在《回憶錄》中寫道,「儘管我國曾多次忽略國防,輕視軍隊,打過很多敗仗,但無論什麼時候,它一直能出色地以做出豐功偉績的國家出現。這個規律並沒有因時代的變遷而減弱。儘管在拿破崙的偉大業績以後我們的國力大衰,儘管1870年的普法戰爭的失敗非常慘重,在這以後,儘管我們有許多弱點,但是,我們仍然保持著一個勇敢民族的精神和力量。我們是1918年的勝利的主要創造者,我們領導了其他國家走向這個勝利。如果說我們的陸軍是世界陸軍之冠,我們的海軍是世界優良海軍之一,我們的空軍是世界第一流空軍,我們的將軍都精明強幹,那麼,這對我們來說乃是很自然的事情。」 戴高樂寫道:「1940年的失敗以及伴隨而來的淪喪,使許多人大為震驚,甚至認為法國無可救藥了。長期來法國人民對自己的估價以及全世界對法國人深表尊重的歷史輿論,忽然間煙消雲散了。如果法國不建立自己的軍隊,那麼將永遠無法在自己和別人面前恢復它的尊嚴。但是,能夠幫助法國重新恢復統一和再取得它的舊日威望的,莫過於這樣一件驚人的事實了」。這就是在剛剛團結起來的法蘭西海外領地內,在受著壓迫的法國本土內,找到充分的信賴和戰鬥的勇氣,再鍛煉一支我認為作戰能力很高的軍隊。在色當和敦刻爾克以後,接著貢比涅和都靈的投降,然後是維希接受喪權辱國的條件。現在,當敵人佔領我們全國,200萬法國人淪為俘虜而『合法』政府堅持懲罰抗戰的法國人的時候,要我們的軍隊取得重要而光輝的勝利,這應該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轉變。」 經過四年艱苦卓絕的鬥爭,法國的抗戰武裝力量由小到大,逐步發展壯大起來。到1943年底,他們已經建立了一支擁有23萬人的野戰軍,擁有15萬士兵的殖民地軍,擁有5萬名海員和32萬噸位的艦隊,120萬噸位的貨船和商船,其中有2/3是由法國海員武裝起來的。此外,還有一支擁有500架作戰飛機,3萬名服務人員的空軍。大部分物資是盟國根據「租借法案」供給的,有一部分是從敵人手中奪取的。為了掌握現代化的武器,戰士們在勤學苦練,決心為歐洲大陸的解放做出自己的貢獻。意大利戰役開始前,戴高樂曾視察了每一個團隊,每一隻軍艦和每一個空軍小隊。戴高樂說:「我從每個人的眼睛裡看出了我們的武裝力量的驕傲。法蘭西軍隊的根苗具有多麼不可摧毀的力量呀!」 隨著蘇聯紅軍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不斷取得偉大勝利和盟軍在北非的登陸成功,墨索里尼不斷向希特勒呼籲,要求他同斯大林議和,以便把德國軍隊調到西方,和意大利軍隊一起,共同抵禦在地中海上的英美軍隊日益增長的威脅,並共同防禦正在英國集結、準備橫渡海峽的盟國軍隊對西歐大陸的進攻。希特勒認識到,此刻又是需要同墨索里尼舉行會談的時候了,應當給這個意志消沉的夥伴打打氣,使他挺起腰杆來。這次會談於1943年4月7日在薩爾斯堡舉行。雖然意大利領袖到會時下定決心要實現自己的主張,或者至少要談出自己的主張,但是最後他卻又一次屈服於希特勒的滔滔不絕的辭令。 其實,在盟國方面,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問題醞釀已久。早在1943年1月,正當美英聯軍在北非登陸成功的時候,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丘吉爾在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舉行了會談,商討北非勝利後的作戰方針。並初步商定:一旦突尼斯的軍事行動結束,下一步的進攻目標應是意大利的西西裡島。但是,兩國的三軍參謀長們,在討論這一問題時,卻發生了嚴重分歧。美國的參謀人員希望「把地中海的這一插曲趕緊結束」,以便騰出手來一舉打過英吉利海峽,開闢第二戰場。英國人則認為,橫渡海峽是一場無謂的冒險,可能會遭致災禍,不如從意大利的西西裡島開刀,刺向敵人的「軟腹部」。 為了統一作戰方針,1943年5月11日,當北非戰役快要結束時,丘吉爾為了與美國領導人協調爾後的軍事行動,第三次訪問了華盛頓。他一再敦促羅斯福說服他的三軍參謀長們「正確地認識進攻意大利問題的重要意義」,美國軍方在總統的干預下,勉強同意進攻西西裡島。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將軍,應丘吉爾的邀請,隨同英國首相乘專機飛往阿爾及爾,與北非戰區總司令商討有關進攻西西裡島以及爾後的作戰方針。從5月29日開始,丘吉爾、馬歇爾、艾森豪威爾、亞歷山大等,在艾森豪威爾的別墅召開了軍事會議。幾經磋商,雙方最後決定:進攻西西裡島,如果進展順利,還應攻入意大利本土。他們的理由是,一旦意大利退出戰爭,德國必然要抽出大量兵力來代替巴爾幹的26個意大利師。德軍的兵力越分散,對1944年橫渡英吉利海峽,開闢第二戰場就更為有利。 西西裡島是地中海中最大的島嶼,面積25000多平方公里,人口400萬。該島位於亞平寧半島與北非之間,隔墨西拿海峽與意大利本土相望,最窄處僅3219米,是意大利南部的重要屏障。這個以「哈斯基」為密碼代號的作戰計劃,涉及由亞歷山大將軍指揮的第十五集團軍和巴頓指揮的美軍第七集團軍,共有13個師又3個獨立旅,總兵力達47萬多人。此外,還有作戰飛機4000餘架,各種戰鬥艦艇和輔助船隻3200艘。根據亞歷山大的計劃,首先是空軍猛烈轟炸,重創敵人的海空力量,然後英軍第八集團軍在法國抗戰部隊的配合下,在西西裡島東南部錫拉庫劄到帕基諾的地段登陸,空降兵則應越過灘頭堡著陸,奪取要地,支援登陸部隊。主力上岸後應向北進攻,分兩部圍殲德意守軍,力爭儘快佔領全島。 雖然墨索里尼的武裝力量在北非遭到慘敗,受到嚴重打擊,但是他們防禦本土的力量還是不容忽視的。當時意大利的總兵力為82個師又8個旅,825架可供作戰用的飛機,還有263艘艦艇。在亞平寧半島、科西嘉島、撒丁島和西西裡島擔任防禦的有44個師又6個旅,600架飛機和183艘艦艇。其餘的兵力在蘇德戰場作戰,以及在巴爾幹半島、法國南部執行佔領任務。希特勒派往意大利的兵力為7個師、1個旅、500架飛機和60艘艦艇。 在戰役開始之前,西西裡島上駐有墨索里尼的第六集團軍,下轄9個意大利師和兩個德國師,共255000人,可以及時得到500架飛機的支援。守島意軍大部分為當地人,恐戰、厭戰情緒嚴重,並認為戰役愈激烈,家鄉的破壞也就愈嚴重,因而不想進行認真的抵抗。德軍在該島的坦克和運輸工具不足,戰鬥力不強。島上的抗登陸防禦能力比較薄弱,意軍第六集團軍在南岸200公里的正面陣地上,只配置兩個意大利師,大部分兵力駐守在島嶼的西北部,企圖在美英軍隊登陸時實施反突擊,殲滅登陸部隊於灘頭。不然,再轉入縱深進行決戰。 按照盟軍司令部制定的計劃,7月10日是進攻的日子。7月9日早晨,從東方和西方駛來的艦隊集合在馬耳他島的南面,艾森豪威爾的司令部就設在這裡。為了從海上掩護登陸,美英海軍在墨西拿海峽以南展開了4艘戰列艦、2艘航空母艦、4艘巡洋艦和18艘驅逐艦;在突尼斯海峽展開了2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和6艘驅逐艦。盟軍登陸部隊分別在北非和地中海東岸的港口上船,美軍第七集團軍和戴高樂的部分部隊在奧蘭、阿爾及爾、比塞大起航;蒙哥馬利的第八集團軍則從的黎波裡、亞歷山大、塞得港、海法和貝魯特起航。載有登陸部隊的艦船,偽裝成護航運輸隊,緊沿北非海岸航行,並於7月9日淩晨到達馬耳他島以南海域,然後轉向西西裡島。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