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驍勇善戰-崔可夫 | 上頁 下頁 |
一九 |
|
斯大林稍停片刻,走到崔可夫跟前,繼續說:「不要以為,法國潰敗後,西方的妥協者會退出舞臺。即或是在英國人民最困難的時刻,對侵略者持綏靖態度的人還往返于柏林和倫敦之間,只要希特勒德國掉轉槍口進攻蘇聯,他們隨時都準備作出新的讓步。」斯大林當時對中國共產黨還是有一定偏見的,他接著對崔可夫談到:「一些中國共產黨人認為,如果日本人粉碎了蔣介石的力量,那麼中國共產黨人便能左右國內局勢並把日本侵略者趕出去,他們大錯特錯了。蔣介石一旦感到有喪失政權的危險或者我國和西方大國拒絕援助他時,那時他立即就會效法汪精衛,尋找同日本軍國主義妥協的途徑。 那時,他們會合力對付中國共產黨,而中國紅軍將處於走投無路的境地…… 崔可夫同志,您的任務是:不僅要幫助蔣介石及其將領們學會使用我們的武器,而且要使蔣介石樹立戰勝日本侵略者的信心。有了必勝的信心,蔣介石就不會同侵略者妥協,因為他害怕失去美國和英國的支持,害怕丟掉存入英美銀行的資本……崔可夫同志,您和所有駐華人員的任務就是要緊緊束縛住日本侵略者的手腳。只有當日本侵略者的手腳被捆住的時候,我們才能在德國侵略者一旦進攻我國的時候,避免兩線作戰……」斯大林向崔可夫交待完任務後,要求崔可夫必須嚴守秘密,不得洩露談話的內容。並指示崔可夫儘快準備。赴中國就任時,為工作方便起見,先擔任駐中國使館的武官,以全面瞭解情況,待熟悉情況後,再擔任蘇聯軍事使團團長,充任蔣介石的總軍事顧問。 為了瞭解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民情以及蘇聯對華政策基本準則等方面的情況,崔可夫利用赴任前的間隙,到各大機關、各人民委員部,特別是外交委員部查閱了大量的文件和原始材料,對中國的民情、政情、軍情有了初步的瞭解。 崔可夫從查閱的材料和以前在中國的經歷中體會到,在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對中國人民的生活有著巨大的影響,人民備受壓迫而思想保守,只有一部分人已開始覺醒。在政界,政治局勢混亂,國民黨內派系鬥爭嚴重,他們既相互依賴又互相牽制。蔣介石是一個極不可靠的人,他很可能在一定時候毫不猶豫地出賣自己的祖國和人民,他與中國共產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也只是迫於形勢,他與中國共產黨的關係也是貌合神離。崔可夫對中國共產黨也懷有諸種誤解,這種誤解使他對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結成統一戰線,共同抗擊日本侵略的信心深感不足。崔可夫正是懷著這樣複雜的心情,帶著15名軍事顧問和軍事專家于1942年12月離開妻子和病中的女兒,從莫斯科乘火車到阿拉木圖,然後乘飛機經新疆石河子到蘭州。作為見面禮,崔可夫攜帶了給蔣介石政府的150架戰鬥機、100架快速轟炸機、近300門火炮、500輛吉斯-5型汽車及相應的裝備、配件的援助清單。 在蘭州,崔可夫受到了中國第八戰區司令長官朱紹良將軍的熱情歡迎。 蔣介石為了摸清蘇聯政府的態度和意圖,指示朱紹良將軍以霧鎖重慶,飛機不宜降落為名,讓崔可夫一行滯留蘭州。崔可夫在蘭州的幾天裡,雖有朱紹良的盛情款待,但因公務在身,心情十分焦慮。他派出數人瞭解原因。經查,並非天氣因素不能飛行,而是另有他因。崔可夫獲悉這一情況後,即刻來到朱紹良將軍的住地,質問朱紹良:「就一切情況判斷,影響代表團起飛的不是天氣,而是另有原因。」接著,崔可夫又得到領事館密報,說蔣介石正在共產黨控制的特區附近進行可疑的軍事調動,很可能是在準備發動一場新的內戰。為了進一步證實這一情報,崔可夫與蘇聯駐中國的軍事顧問立即取得了聯繫,但未能得到證實。崔可夫也天真地以為,蔣介石在這個節骨眼上,不會圍攻特區,因為前方戰局對蔣介石尤為不利,如果再抽出兵力圍攻特區,與日軍作戰的難度將更大,不僅物資供應更加困難,兵力也會捉襟見肘。特別是蘇聯軍事代表團正好赴華,這個代表團帶來了巨額的軍事援助清單,如果蔣介石打內戰,這塊到嘴的肥肉就會失去,蔣介石能冒這個險嗎? 為了掩蓋國民黨軍隊的意圖,蔣介石匆忙派出一架三座位單引擎飛機將崔可夫及其助手接到重慶。 崔可夫下飛機後,就匆匆趕到蘇駐華大使館,與蘇聯駐中國大使潘友新進行了會晤。潘友新與崔可夫一樣,也是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的學員,比崔可夫要小幾歲。兩人在異國他鄉再度重逢,倍感親切。潘友新是位精力旺盛、辦事老練、洞察力很強的人,他對中國的民情有很深的瞭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再次赴華,成為蘇聯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任大使。)隨後,崔可夫來到武官處,與武官處的工作人員見了面。羅申上校受命擔任崔可夫的副手,安德列耶夫充任翻譯。羅申上校精明能幹、辦事果斷,是一個中國通,與英國人、美國人也建立了可靠的聯繫。後來,他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任駐華武官。安德列耶夫精通漢語,通曉英語,擅長與中國官員及各界進步人士建立廣泛的聯繫。崔可夫為自己得到這樣兩員幹將而高興。 當天晚上,也就是1941年元旦的晚上,蔣介石邀請崔可夫參加了為各國顧問專門舉行的新年宴會。宴席間,蔣介石與崔可夫進行了短暫的禮節性會晤。會晤中,蔣介石不失時機地旁敲側擊,極力想從崔可夫口中弄清楚:蘇聯將給些什麼援助?怎樣才能儘快得到這些援助?這些援助有沒有分流到共產黨那一邊?蘇聯對國際局勢的估計又是怎樣的?赴宴前,崔可夫曾就這些敏感問題作了些準備,面對蔣介石時而委婉、對而單刀直入的詢問,崔可夫避實就虛,極力回避蘇聯西部邊境的緊張局勢,儘量把話題的焦點放在西歐,特別是英國沒有解決的難題上。 崔可夫指出,蘇聯政府現在和將來都將奉行和平政策,蘇聯政府將竭盡全力避免捲入任何方面的戰爭,蘇聯對德國也滿懷和平願望,但是,如果希特勒侵略蘇聯的話,蘇聯將給以堅決的回擊。崔可夫在分析法國、英國軍隊很快失利的原因時指出:「如果不繞過荷蘭而從那裡發動突然進攻,如果在阿登,當希特勒的坦克師團拉成一條線的時候,法國和英國的空軍就給以狠狠打擊的話,那麼,戰爭可能在幾天內就結束了,而且結果也會完全不同。」蔣介石說:「今天,世界上有三股力量沒有捲入戰爭,即蘇聯、美國和某種程度上的中國。中國可以抗戰。未來取決於它們和它們的行動。換言之,三個人物將決定世界的命運。日本不可能戰勝中國,中國根本不可能戰敗。 戰爭對中國只不過是生病。而一切病都會好的……」崔可夫對蔣介石的邏輯不能苟同,他生硬地反駁道:「但是,疾病會導致死亡。」「不,我們不認為疾病會導致死亡。死亡並不是疾病。沒有病也會死。」蔣介石有點生氣地看著面前這位中年人。 崔可夫心裡暗想,這個以上海小經紀人發家的政客的確來者不善。在中國,他本人就是暴力,也只有暴力才能摧垮他。不是用陰謀手段,不是用冒險的途徑,不是用更迭政府的辦法,而是用人民憤怒的波濤才能摧垮他。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