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驍勇善戰-崔可夫 | 上頁 下頁 |
一七 |
|
軍事上的失敗使張學良不得不面對現實。11月26日,張學良致電蘇聯代理外交人民委員李維諾夫,要求中蘇兩國就中東鐵路問題重開談判。 28日,李維諾夫複電張學良,接受了重開談判的建議。 12月13日,東北當局與蘇聯簽訂《雙城哥子草約》,22日,簽訂《伯力協定》,約定:兩國息爭;蘇軍退出滿洲里一帶,中方解散境內白俄軍並驅逐其將領;中東鐵路恢復到7月10日前中蘇共管狀態;「彼此釋放被俘軍民,重開蘇、遼領事館等。 30年代初,蘇軍開始進行技術裝備改造,組建了裝甲和機械化部隊,發展了空軍、炮兵及其他兵種,這就需要有大量熟悉新式武器和技術裝備,並能正確組織其操作、保養和戰鬥使用的指揮幹部。在這種情況下,單憑軍事院校培養人材已不能適應形勢的需要。為了解決這一矛盾,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選派具有較高理論功底和文化素養的指揮人員主持指揮人員的訓練工作,參加指揮人員訓練班的組織,加快訓練的週期。在這種背景下,崔可夫這位曾有6年軍事學習經歷,具有頗深軍事功底的「軍中才子」理所當然地被選為主持首長進修班工作的首要人選,他擔任了首長進修班主任的職務。崔可夫上任後,在推廣新的軍事技術、新的軍事理論和戰略戰術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深入研究了縱深戰鬥和縱深戰役的理論,走出了單一的「陣地戰的死胡同」,對於推廣新的戰役戰術理論作出了重要貢獻。 1936年,為了加強機械化部隊,蘇軍選送了大量學有專長的指揮員進入工農紅軍機械化和摩托化學院速成班。崔可夫作為其中一員,刻苦鑽研新的現代化理論,掌握了大量新的知識。 12月,他從速成班畢業後被分配到機械化旅任旅長。此時,蘇聯正掀起一場規模龐大的清洗運動,當國家和人民被捲進災難性風暴中時,崔可夫在這場血腥的清洗中得以倖免,而且由於軍隊指揮員遭到嚴重清洗,中高級指揮員嚴重缺乏,崔可夫因此連連晉職加爵。1938年4月,他被任命為步兵第5軍軍長,7月升任白俄羅斯特別軍區博布魯伊斯克集團軍集群司令。 1939年初,國際形勢日趨惡化,德國法西斯侵略的危險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位於西部前哨的白俄羅斯特別軍區進行了改組,在原博布魯伊斯克集群基礎上組建了第4集團軍,崔可夫任司令。 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國入侵波蘭。兩天后,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但是,英法宣而不戰,沒有出兵援波,波蘭就如放在屠案上的肉,任人宰割。蘇聯政府根據1939年8月23日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秘密協議書,以防止戰火東延,保護其西部邊境安全為名,不顧1921年蘇波《裡加條約》和1932,年《蘇波互不侵犯條約》關於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劃歸波蘭的規定,在波蘭民族大難臨頭之際,於1939年9月17日悍然正式宣佈,波蘭政府現已流亡國外,波蘭國家已不復存在,蘇波之間締結的全部條約無效。鑒於波蘭的局勢對蘇聯的安全已構成威脅,蘇聯政府不能對居住在波蘭境內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族同胞漠不關心,於是決定放棄中立態度,命令紅軍越過邊界,「解放」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為此,蘇聯政府組建了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個方面軍指揮部,第4集團軍被編入白俄羅斯方面軍。崔可夫指揮這支部隊進行了所謂的解放進軍,侵入波蘭境內。 蘇芬戰爭前夕,崔可夫被調至第9集團軍擔任司令之職,指揮部隊參加了侵略芬蘭的戰爭。 蘇芬戰爭的源起還得追溯到1938年4月,那時蘇聯以加強北方防務為由,多次無理要求獲得租借芬蘭本土和芬蘭灣某些屬芬蘭的島嶼並取得在島上設防的權利。芬蘭政府表示堅持中立政策,拒絕蘇聯的建議,但保證不允許任何外國利用芬蘭領土作為進攻蘇聯的基地。 10月,蘇聯政府向芬蘭提交了一份備忘錄,指出為了保障列格勒的安全,要求將靠近列格勒的芬蘭邊界向北推移20—30公里,並把卡累利阿地峽南部等地區2700平方公里的土地割給蘇聯,蘇聯將以相當於它面積兩倍的東卡累利阿地區作為交換。此外,蘇聯還要求以每年800萬芬蘭馬克的租金租借漢科半島30年,並割取芬蘭灣的一些島嶼。芬蘭政府嚴辭拒絕了租借漢科港的要求,但採取了靈活的對策,同意調整邊界,割讓芬蘭灣的一些島嶼。 12月,在蘇聯的倡議下,雙方在莫斯科舉行了秘密談判,但未能取得一致意見。蘇聯見要挾不行,竟誣稱芬蘭對蘇聯採取極端敵視和挑釁態度,已經走上了直接對蘇聯發動戰爭的道路。接著,蘇聯宣佈廢止1932年簽訂的蘇芬互不侵犯條約,斷絕兩國外交關係,挑起了蘇芬戰爭。 崔可夫率領的第9集團軍參加了這場極不光彩的侵略戰爭,同時也是他一生中所參加的敗得最慘的一場戰鬥。蘇芬戰爭中,崔可夫的第9集團軍轄4個師,承擔了切斷芬蘭「腰部」的任務。到12月底,崔可夫部雖然揳入了芬軍防禦區35—45公里,但是在隨後的戰鬥中,他的摩托化步兵第44師和步兵第163師在芬軍神出鬼沒的遊擊戰的打擊下,幾乎全軍覆沒。 12月7日,步兵第163師進抵芬蘭境內的村莊蘇奧穆薩爾米,在這裡,芬軍一個約5000人的旅對其進行了頑強阻擊,並等待援軍的到來。到聖誕節那天,芬軍總兵力增加到了1.15萬人,援軍與該旅合編為步兵第9師,由賈·西拉斯武奧上校任師長。 第9集團軍的第163、第44師實力雄厚,有4.8萬人,並擁有335門火炮、100餘輛坦克、50輛裝甲車。但是,第163師多為蒙古人,缺乏在冰雪嚴寒天氣下作戰的訓練;第44師原屬基輔軍區,多為烏克蘭人,他們與蒙古人一樣,對鄰近北極圈的氣候和北方森林都無法適應。該地區12月份的白晝時間僅為5個小時,積雪深約1米,氣溫在零下30—40C以下。這種惡劣的環境無疑對摩托化或裝甲部隊極為不利,只有受過專門訓練和擁有特殊裝備的輕型步兵部隊才能發揮良好作用。 12月27日,芬軍步兵第9師對第9集團軍的步兵第163師實施了大規模反擊。經過兩天激戰,步兵第163師潰敗。此時,摩步第44師正在拉泰附近越過國境線,沿公路由東南方向向蘇奧穆薩爾米推進。芬軍很快偵悉了摩步第44師的行動。如果該師與步兵第163師會合,芬蘭中部地區的防禦將受到嚴重威脅。為此,西拉斯武奧上校命令兩個步兵連在蘇奧穆薩爾米東南約9.7公里處的庫伊瓦斯湖和庫奧馬斯湖之間的山脊線上設置了一道防線,阻擊蘇軍。蘇軍因不瞭解芬軍的兵力和部署,對地形又不熟悉,只是沿著唯一的一條狹窄土路運動。芬軍利用其熟悉地形、擅長滑雪等特長,採取打了就跑的戰術,使摩步第44師遭到嚴重損失。摩步第44師師長誤以為遭到芬軍大部隊的反擊,匆忙放棄了與距離9—13公里之外的步兵第163師會合的企圖,從而斷送了切斷芬蘭中部防禦的任何可能,註定了其失敗的命運。 摩步第44師在嚴寒的環境中作戰,不僅要抵禦芬軍的襲擾,更需抵禦嚴寒。芬軍可以睡在暖和的軍用帳篷裡,而蘇軍士兵完全在露天生火取暖,或者在雪中挖洞棲身,或者利用路旁幹溝、壕溝修築臨時單坡或淺坑掩蔽所棲身,而且大多數人穿著夏季皮靴,無法禦寒,很多人凍傷了腳。更有甚者,許多士兵在睡覺時就不知不覺地凍死了。 1940年1月6日,蘇軍摩步第44師為芬軍所困,師長維諾格拉多夫下達了全師撤退的命令,並通知下屬指揮官:目前本師已處於絕境,凡能逃走者可自行逃走。他自己乘一輛坦克逃回蘇聯,後以玩忽職守罪被處死刑。 此戰,崔可夫的第9集團軍遭到前所未有的慘敗,損失了大量槍械彈藥,人員傷亡達2萬余人,崔可夫也因此被解除了第9集團軍司。令的職務。這正是:不義之師難取勝,空自鏖兵夢難成。欲知崔可夫被解職後去向如何,且聽下章分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