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驍勇善戰-崔可夫 | 上頁 下頁 |
作者前言 |
|
崔可夫與蘇聯大多數著名將領一樣,出身於貧困的農村。他之所以能夠引起讀者的關注,不只是因為他作為農民之子躍升為蘇軍元帥,更在於他曾17次受到蘇聯最高統帥部嘉獎,並兩次獲得「蘇聯英雄」稱號。他從19歲開始就擔任團長,率領部隊轉戰東西,與高爾察克匪幫血戰,同波蘭白匪軍搏鬥。戰爭稍息,他即棄官從學,跨入蘇俄第一所最高軍事學府——伏龍芝軍事學院,苦修7年。隨後赴華任軍事顧問,1931年回國。 1940年參加了侵芬戰爭。同年,受斯大林的委託,帶著鼓動中國國民黨抗日、消除蘇聯東部威脅、察明日軍意圖的使命,再度赴華,任駐華武官和蔣介石的軍事總顧問,在外交戰場上巧為斡旋。1941年回國,歷任軍事要職,直至被任命為集團軍司令員。他帶領部隊參加了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先後指揮第64、第62集團軍擔負著市區防禦的主要任務,並在城區防禦戰中有諸多戰術創新,成功完成了前蘇聯最高統帥部下達的「不許後退一步」的作戰任務。隨後他又參加了解放前蘇聯本上的歷次會戰及柏林會戰,在蘇軍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歷史進程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跡。二戰勝利後,他先後任蘇軍駐德軍隊集群副總司令、第一副總司令、總司令,並兼蘇駐德軍管局總指揮和對德管制委員會主席,處在北約與華約對抗的前沿。後任基輔軍區司令,國防部副部長兼陸軍總司令及民防司令,成為前蘇聯軍界舉足輕重的人物。 崔可夫的成功在於不落俗套,勇於創新,在豐富的戰鬥實踐中,他不拘泥於原有的條令、條例,認為「戰術的使用與制定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加以完善的」,應「根據具體情況,探求組織和遂行戰鬥的新方法」。他說,如果不經常預見事態的發展,不研究變化的條件,不提出新的問題,遲早會走向失敗。在防禦戰鬥中,崔可夫反對消極的陣地防禦,主張抓住每一個有利時機及時轉入反攻,實施積極防禦。在進攻戰鬥中,崔可夫強調時間和突然性,認為出其不意乃取勝之關鍵。為了達成突然性,他創造性地總結出了由戰鬥偵察發展為大規模進攻,將小股部隊的夜襲擴展為以一個方面軍的龐大兵力實施夜襲的新戰法,為蘇軍達成進攻的高速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在進攻戰鬥中,崔可夫還擅長夾擊和側擊,對敵結合部則採用集中突擊的戰術。 崔可夫認為,對敵情周密細緻的偵察與深刻透徹的分析是完成戰術動作的基礎。作為一名指揮員不僅需要全面掌握己軍的情況,而且要盡可能多地瞭解敵軍的情況,找出敵軍的長處和短處,克敵制勝。為此,崔可夫採取了及時派出偵察員搜集情報;親赴現地觀察,掌握第一手材料;密切與友鄰聯絡,頻繁交換情報等方略。 崔可夫特別強調人的作用,他指出戰鬥的勝利不僅取決於力量的強弱對比,而且要講智慧、技能、隨機應變、出其不意等要素,概而言之,就是比士兵的創造性和精神狀況。因此,努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調動士兵的主觀能動性成為崔可夫的一條不可動搖的信念。為了作好思想政治工作,崔可夫強調根據形勢選擇做工作的方式方法,在城市防禦戰中,他就號召廣大政治工作者把政治工作的中心從營團轉移到連隊和強擊隊,採取個別談心等靈活多變的方法,要求各級指揮員要接近戰士,善於找到打開戰士心扉的鑰匙。崔可夫還特別強調党、團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要求各級指揮員和党、團員要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生死相依,在戰鬥中身先士卒。崔可夫作為指揮員始終如一地與戰士們保持著密切聯繫,他的指揮所總是設在戰鬥最激烈的地區,對激勵士氣起了極大的鼓舞作用。 崔可夫的品格、意志、才幹、博學、律己、勇氣和預見力,都是令人敬慕的,但他性格中的嚴謹超出了常人難以接受的程度,常常令人望而生畏。 但無論如何,崔可夫堪稱是一位出色的戰役指揮員和戰術家。 傳記是對生命的鑒賞。這部著作儘管不是描述崔可夫的最詳盡的傳記,但它完整地敘述了崔可夫的一生。作為一名軍事史研究人員,我不圖探奇驚人,也力避亦步亦趨,滿足於給歷史教科書作注釋,而是力求將崔可夫這一歷史人物置於社會的大背景上來追尋他的身世、事蹟及精神追求,給歷史賦予活的靈魂,使人們對十月革命以來的前蘇聯軍事歷史,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那場規模恢宏的戰爭有更真切、更豐富、更感人的瞭解和認識,同時使人們能參照崔可夫的生命旅途審度自身的人生,汲取力量、智慧和信心。 在寫作過程中,由於這部書是迄今為止國內甚而國外第一本從戰役學的角度專門記述崔可夫生平的著作,資料的收集、整理均極為困難,加上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妥和錯誤之處,敬請讀者賜教。 杜正艾 1993年8月26日於北京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