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布萊德雷 | 上頁 下頁
八一


  12月4日,柯林斯受馬歇爾的委託,飛抵東京,同麥克阿瑟磋商後,接著飛往朝鮮,親臨戰場察看戰爭局勢。他提出了一個解決當時軍事問題的辦法:把第10軍從東海岸撤回,在釜山登陸;第8集團軍從漢城—仁川逐步後撤,在釜山與第10軍會合;而後,把第10軍編入第8集團軍。

  12月8日,柯林斯返回華盛頓彙報了他的結論。參謀長聯席會議立即同意了柯林斯的意見,並把批准這一行動的命令立即發給麥克阿瑟,強烈要求他按實際情況儘快執行,

  12月23日上午,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的吉普車被1輛朝鮮人駕駛的卡車撞翻,沃克當場喪命。麥克阿瑟獲悉沃克的死訊後,立即電告柯林斯,並要求李奇微上任。柯林斯在得到杜魯門的批准後,馬上通告李奇微本人。這樣陸軍副參謀長李奇微中將啟程前往東京,大約在聖誕節午夜時分抵達目的地。26日,李奇微與麥克阿瑟交換意見後,就動身前往朝鮮,繼任第8集團軍司令。李奇微指定戴維森準將在釜山地區構築一條「戴維森防線」,作為最後固守和準備繼續北犯的橋頭堡。但他決心在儘量靠北的地方實施防禦,伺機發動攻勢,一舉扭轉戰局。

  在此期間,華盛頓當局一面積極備戰,一面又惶惶不安。杜魯門公開聲明,美國「不打算放棄它在朝鮮的使命」,決心繼續堅持朝鮮戰爭。12月6日,參謀長聯席會議曾向有關戰區指揮官秘密發佈了一份「戰爭警報」:參謀長聯席會議認為,當前朝鮮的局勢已大大地增加了全面戰爭的可能性。收到此電後,望全體指揮官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強戒備。但不得造成惶恐不安的氣氛。12月11日,在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上,參謀長聯席會議建議,建立1支至少由18個師組成的陸軍,1支擁有397艘主要作戰艦隻的海軍和1支由95個聯隊組成的空軍。為此,當時正在準備之中的1952財年的軍事預算,其數額竟達550億美元,是朝鮮戰爭前最高年份的4倍多。12月15日晚,杜魯門根據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決定,通過電臺和電視臺,宣佈「國家處於緊急狀態」。

  在指揮才能和藝術上,李奇微要比沃克略勝一籌,加上麥克阿瑟十分信任李奇微,心甘情願授予他自主指揮權,第8集團軍在先後發動的「霹靂」、「霹靂圍剿」、「屠宰器」和「粗齒鋸」行動中,奪回了仁川、元山、漢城和春川。3月中旬,又出現了以三八線為界的南北對峙局面。

  3月24日,麥克阿瑟竟不顧杜魯門多次警告,擅自發表聲明,公開叫嚷「把軍事行動擴展到赤色中國的沿海和內陸基地」。麥克阿瑟企圖擴大侵朝戰爭的叫囂,引起了帝國主義內部的更大混亂,使矛盾進一步激化。杜魯門為了緩和內部矛盾,推行其既定政策並推卸侵朝戰爭失敗的責任,以適應其競選總統的需要,決心解除麥克阿瑟的職務。經過幾天的醞釀,參謀長聯席會議一致同意解除麥克阿瑟的職務。4月9日,馬歇爾、艾奇遜、哈裡曼和布萊德雷到白宮晉見總統。

  根據馬歇爾的建議,布萊德雷陳述了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意見,艾奇遜和哈裡曼都贊同。杜魯門聽完大家的意見後,就決定立即解除麥克阿瑟的職務,由李奇微繼任,范佛裡特接替李奇微任第8集團軍司令。4月11日淩晨,杜魯門舉行了一次特別記者招待會,正式宣佈了這個決定。在東京,麥克阿瑟的一個副官在接到正式命令之前,就收聽了白宮記者招待會的實況轉播。當時,麥克阿瑟正同參議員沃倫·馬格納森及其他人共進午餐,一聽到副官轉告的這個消息,他臉上頓時失去了任何表情,呆若木雞。然後,他站起來,用客人們勉強能聽到的低音對妻子說:「瓊,我們終於要回家了。」

  4月12日下午,李奇微飛往東京,同麥克阿瑟會談了1小時。麥克阿瑟依然如故,他鎮靜自若、沉著穩健地向李奇微伸出了溫和友好的手。最使李奇微驚奇的是,麥克阿瑟毫無怨天尤人或憤慨不平的表情和語氣。4月16日,麥克阿瑟離開東京,途經舊金山作了短暫逗留後,於19日乘「巴丹」號專機飛往華盛頓。在機場,受到了馬歇爾、布萊德雷和白宮代表哈裡·沃思以及1.2萬名華盛頓市民的熱烈歡迎。當天晚上,在華盛頓紀念碑廣場,馬歇爾和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全體成員為他舉行了歡迎儀式。麥克阿瑟發表了動人的演講,結束時說道:「我的軍人生涯現在就要結束了,慢慢地消逝了——一個按上帝的旨意盡心竭力的老兵消逝了。再見!」

  與此同時,朝鮮戰爭還在繼續進行。範佛裡特接任第8集團軍司令後不久,便遇到了激烈的地面戰鬥。中國人民志願軍於4月22日向第8集團軍發動了大規模進攻,在中部擊潰了韓國第1師,在西部迫使美軍後撤57公里;5月16日,又在東部發起攻勢,經過6天激戰,推進了近20公里。美第8集團軍因人員和裝備損失慘重,被迫轉入防禦。至6月中旬,雙方對峙於三八線附近,構築工事,調整部署,進行作戰準備。參謀長聯席會議意識到單靠軍事行動不能迅速解決朝鮮問題,遂重新擬訂了一個行動計劃。即一方面繼續進行一定規模的軍事行動,以建立一條更有利的防線;另一方面準備通過政治談判,達成一項解決朝鮮問題的協議。杜魯門總統于5月16日批准了這一計劃。

  7月10日,交戰雙方終於在開城來鳳莊舉行了朝鮮停戰談判的第一次會議。從此,在朝鮮戰爭中便形成了史無前例的長達2年零1個月的戰略上的相持局面。在這一時期中,雙方一方面在戰場上都企圖打破對方的防禦,爭取主動以配合停戰談判,進行了反復的激烈的軍事鬥爭;另一方面在談判桌上也進行了異常尖銳曲折的外交鬥爭。軍事鬥爭與外交鬥爭緊密配合,交織進行,邊打邊談,以打促談。美軍司令部不時中斷談判發動進攻,但每次都遭到痛擊,被迫將部隊撤回原地。

  1951年2月中旬,艾森豪威爾再次赴歐洲出任歐洲盟軍總司令,蒙哥馬利則是副總司令。因布萊德雷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軍事委員會主席,成了艾森豪威爾的上司。8月16日,布萊德雷宣誓連任第二屆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不到1個月,馬歇爾離職退休了。9月17日,鮑勃·洛維特接任國防部長。在此期間,朝鮮戰場上依然打得十分激烈,美軍傷亡慘重。參謀長聯席會議甚至開始考慮如果中國突然中斷談判,出重兵發起全面進攻的話,若不採取特別措施,如使用原子彈,第8集團軍勢必難以在朝鮮站住腳。因此參謀長聯席會議曾建議在朝鮮實施「模擬」戰術核突擊。

  1951年底,許多人士敦促艾森豪威爾參加總統競選。1952年3月,艾森豪威爾寫信給杜魯門,要求總統在6月1日解除他歐洲盟軍總司令的職務,如果他獲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提名,就把他列人不拿薪金的退休者名單中。杜魯門於4月11日批准了他的請求。李奇微奉命接任艾森豪威爾的職務任歐洲盟軍總司令,陸軍野戰部隊司令馬克·克拉克接替李奇微在東京之職。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