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熱血豪膽-巴頓 | 上頁 下頁 |
四三 |
|
為了防止出現意外,蒙哥馬利決定先斬後奏,他在未同任何人商量的情況下,擅自命令部隊於13日上午開始沿124號公路前進。此後,他才把這一新計劃上報亞歷山大。亞歷山大竟然毫不猶豫地就同意了,並當即把這一決定親自通知了巴頓。可以想像,美軍在得知這一消息時的情緒是多麼憤怒。尤其是布萊德雷,此時他的第2軍距124號公路已不足1000碼了。這一做法更明確地表達了英國軍方對美軍作戰能力的懷疑和輕蔑態度,它把美軍排斥在主要作戰行動之外,美軍完全失去了奪取墨西拿的機會,其作用僅僅是掩護英軍的後方和側翼。這對美軍簡直是一種奇恥大辱。 巴頓對此當然也十分惱火,但他卻極為冷靜地接受了這一既成事實。巴頓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固然是出於對亞歷山大的敬重及維護盟國的團結;另一方面,他還有自己的考慮,他在這件糟糕事情的背後看到了自己的機遇:既然向北的通道丟失了,那麼他就可以把主攻方向轉向西線,這將有可能實現他攻佔巴勒莫的願望。而英軍行動的遲緩還有可能使他獲得更大的戰果。所以儘管布維德雷等將領怒火沖天,而巴頓卻一聲不響地點上一支大雪茄,開始考慮下一步的行動計劃。他胸有成竹。 根據亞歷山大的命令,美國第2軍第45師被迫後撤,轉到第1師的後面——等於從內地又退回到灘頭,這純屬浪費時間。而就在這一天,希特勒做出決定:增援西西里,阻滯盟軍的攻勢,守住聖·斯特凡諾一埃特納火山一卡塔尼亞一線。蒙哥馬利的計劃剛一出籠就遭到迎頭一棒,軸心國利用盟軍戰略上的混亂調整了軍隊的部署,做好了防禦的一切準備,而盟軍坐失了良機。巴頓的傳記作家H·埃塞姆對此評論道:「得出如下結論是正常的,即在此關鍵時刻巴頓的戰術直感是正確的,而亞歷山大則是錯誤的,如果他現在授予巴頓而不是蒙哥馬利奪取重要的公路網的重任,那麼西西里戰役可以縮短幾周。」而現在,蒙哥馬利的右翼部隊在卡塔尼亞遇到了更頑強的抵抗,恩納方向的左翼部隊也步履維艱。 7月16日,亞歷山大發來進一步的指令,明確規定:墨西拿是蒙哥馬利的進攻目標,巴頓的任務是保護其側翼和後方,使其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致出現危險。對此,美國軍事評論家做出了一致的評判:「蒙哥馬利將獲得一等獎——墨西拿,而美國人連安慰獎(巴勒莫)也被剝奪了。」但由於美方的強烈反應和巴頓的再三請求,為了緩和氣氛,亞歷山大准許巴頓奪取阿格裡琴托和恩佩多克萊港。他還允諾,如果巴頓用有限的力量做到了這一點,仍可考慮讓美國人承擔更多的義務。這正中巴頓下懷。 重新修訂計劃並沒有給蒙哥馬利帶來好運。僅轉變行軍路線就至少耗費了兩天時間。行動完畢之後,蒙哥馬利發現,他在兩個方向上都陷入了困境:第13軍在卡塔尼亞受阻,第30軍在阿拉諾地區徘徊不前。蒙哥馬利不得不從北非抽整兵力投入戰鬥。但是,德軍佔據了有利地形,又利用英軍行動遲緩構築了工事,使整個防線固若金湯。總之,蒙哥馬利的修訂計劃遭到了徹底失敗。而與此相反,巴頓部隊卻進展神速,很快就攻佔了阿格裡琴托和恩佩多克萊港。 英軍進攻嚴重受阻使整個戰局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東路美軍的作用已經由助攻轉變為主攻,巴頓認為,攻擊的目標應該是巴勒莫。7月17日,巴頓親自飛往北非亞歷山大的司令部,他決心說服亞歷山大,以改變整個戰役的進程。他用堅定的語氣對亞歷山大說:「將軍,鑒於形勢的發展,我請求你把命令改成這樣:第7集團軍迅速向西北和北面挺進,攻佔巴勒莫,並割裂敵軍。」此時,亞歷山大對戰局已經有了正確的瞭解,他明白,蒙哥馬利的修訂計劃是錯誤的,因此,他很有禮貌地同意了巴頓的請求,希望巴頓能夠使盟軍奪回主動權。 束縛美軍手腳的枷鎖終於打開了,巴頓立即火速進行戰鬥部署。他把第3師、第82空降師和第2裝甲師組成一個暫編軍,由凱斯將軍指揮,對巴勒莫進行決定性打擊。同時,布萊德雷所屬的第45師在西側向北推進,切斷海岸公路,與蒙哥馬利的左翼部隊保持同步。7月19日,巴頓下令,快速挺進,5天內拿下巴勒莫。暫編軍立即以驚人的速度向前推進。21日,佔領了卡斯特爾維特拉諾。22日,抵達巴勒莫城下。美軍閃電般地到達使巴勒莫守軍驚慌失措,根本無法組織抵抗,只好束手待斃。同日,巴頓隨第2裝甲師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該市,在豪華的王宮中建立了他的司令部。23日,第45師進至泰爾米尼一伊梅雷塞以東海岸地帶,從而將西西裡島一分為二,並獲得了一個深水補給港。 從戰術上講,攻克巴勒莫是機動戰役的一個範例。美軍冒著酷暑和敵人的抵抗,在4天內推進了200英里,傷亡僅300人,給敵人以重創,俘虜敵軍53萬人,擊落敵機190架,繳獲大炮67門。由於美軍進展神速,致守巴勒莫城中的守軍大部分未來得及逃跑而被俘,停泊在港口的大部分船隻也被美軍奪取。攻佔巴勒莫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這一勝利在國際上產生了巨大反響,極大地鼓舞了同盟國的士氣,並迫使墨索里尼於7月25日被迫辭職。對於巴頓在這次行動中的表現,艾森豪威爾在回憶錄中評論道:「他的迅速行動很快使敵人只剩下墨西拿一個港口;它挫傷了龐大的意大利軍隊的士氣,並且使巴頓的部隊能夠從西部進攻,以打破東線的僵持局面。」 西西里東北部是一個多山的地區,地勢崎嶇不平,易守難攻。德意軍隊每撤退一步,戰線就縮短一些,因此,只要部署少量守軍就足以抵擋一陣。相反,盟軍卻無法發揮其數量上的絕對優勢。況且,德軍利用盟軍行動上的遲緩加強了防禦,更增大了盟軍進攻的困難。蒙哥馬利的第8集團軍被阻止在卡塔尼亞平原上,這裡是瘟疫區,不少官兵因患瘧疾而失去了戰鬥力。8月初,盟軍發動了全線進攻:巴頓的兩個軍在左翼,英軍第30軍在中央,第13軍在右翼的卡塔尼亞。由於德軍的頑強抵抗,盟軍僅取得了有限的進展。在特羅英納發生的戰鬥最為激烈,敵人在這裡實施了24次反攻,布萊德雷的第45師等部隊進行了殊死的抵抗。 為了減輕布萊德雷的壓力,巴頓連續實施了3次小規模的兩栖躍進,每次有1至2個營的兵力登陸。西西裡島北海岸多是懸崖峭壁,敵軍撤退時破壞了橋樑和道路,埋下數以萬計的地雷,正面進攻困難重重。而巴頓組織的小規模兩栖躍進充分利用了瀕海翼側,如進展順利,能達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效果。這些行動是由海軍少校戴維森組織實施的,前兩次收效不大,8月11日在布羅洛實施的第三次登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在戰鬥中,巴頓部隊的作風與英軍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像惠林頓一樣,蒙哥馬利對軍容風紀等小節問題不屑一顧。所以,英軍官兵的穿著和行動都很隨便,整個第8集團軍就像一個巨大的、移動中的吉普賽人的營地或遷徙中的部落。而巴頓則不同。不管天氣多麼炎熱,也不管戰鬥多麼緊張,他對軍容風紀的要求毫不放鬆,全體官兵必須穿襯衫,打綁腿,戴鋼盔,否則就以軍紀論處。他本人始終是一身戎裝,每天在前線跑來跑去,除了指揮作戰外,還隨時糾正違紀現象。與此同時,他還利用一切場合向部隊灌輸勇敢無畏和堅決的進攻精神。每當看到畏崽不前的軍人他就怒不可遏,用一切污言穢語大聲咒駡:「狗東西,你難道活膩了嗎?」因此,他手下的官兵對他既尊敬也有幾分害怕。據布萊德雷回憶:西西里時期的巴頓還沒有像後來那樣成為官兵心目中的偶像,但有一點是不容置疑的,在這次戰役中,他已經用自己的形象創造出了一支軍隊——它經受了戰火的洗禮,具有勇敢無畏的進攻精神,過硬的軍事技術以及爭取勝利的鋼鐵意志。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