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熱血豪膽-巴頓 | 上頁 下頁 |
二四 |
|
部隊的建制雖然形成了,但距離實戰的要求仍相差甚遠,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裝備陳舊,人員素質極差。幾百輛超期服役的坦克很快就要報廢了。新徵召來的坦克兵不懂技術,紀律鬆懈,《紐約時報》稱他們是:「一群身著咋嘰軍裝,組織渙散的烏合之眾」。此時,歐洲雖然戰火連天,而美國則處在和平繁榮之中。新兵們都是根據國家的強制徵兵令徵召來的,許多人對軍旅生活不僅漠不關心,甚至十分厭倦。這樣的軍隊能夠適應現代戰爭的要求嗎? 對此巴頓充滿了信心,他決心把這群「烏合之眾」訓練成超一流的真正戰鬥部隊。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巴頓主要採取了三項措施:首先是用自己的表率作用激勵部隊。他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處處以身作則,並力圖使全師的人都能經常看到他的身影,觀察他的一舉一動,以便讓人們尊重他,並仿效他。其次,巴頓對部隊施以嚴格的紀律和高強度的訓練。他對每一項工作都制訂了很高的標準,堅決要求每個單位和個人都要達標,並制訂了相應的獎懲措施。為此,他經常耐心地向將士們解釋平時訓練與打勝仗的關係,他經常說的一句話是:「一品脫美國人的汗水可以挽救美國人的一加侖鮮血。」第三,巴頓採取各種方式獎勵成績突出的官兵,以提高部隊的士氣和戰鬥力。他常常以一個心理學家的探索眼光來觀察每一個軍人,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和進取心,增強他們的榮譽感和對集體的自豪感,鼓舞他們作一名好軍人,優秀的坦克手,爭取在未來的戰鬥中成為一名殺敵立功的勇士。 經過多年的磨練和努力,巴頓已成為全軍最傑出的演說家和戰鬥鼓動家,他經常滿腔激情地向將士們發表鼓舞人心的演說。在他第一次向全體軍官的演說中便顯示出了這種魄力與自信,以充滿魅力的語言很快就抓住了聽眾的注意力,征服了他們的心。他的演講主題是「關於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的戰局」,但其主旨卻在於鼓舞起軍官們的備戰熱情,他講道:「對於高層次的戰略來說……我們這些人是無法抉擇的……我們的任務就是打仗……如果不能取得勝利,所有的計劃都是枉費心機。」接著,他講了一個關於愷撒的故事,據說愷撒總是在冬季刻苦練兵,因此在春天的作戰中不用費什麼力氣就能打勝仗。對此,巴頓說道:「這正是我們所追求的目的。我知道我們是會達到目的的。當我們成功之時,上帝可能會對我們的敵人發慈悲,因為他們需要憐憫。」在另一個場合,巴頓用粗魯的語言向士兵們講解戰備訓練的真實意義,他說:「你們想打勝仗嗎?你們想活著看到勝利的那一天嗎?那麼,你們就認真刻苦地投入訓練吧!不要擺花架子,把你們的刺刀插向敵人的心臟。這是一種粗暴的訓練方式,但它既可以打勝仗,又可以減少傷亡。」 從提升那天起,巴頓就像一臺上滿了發條的機器,一刻不停地運轉著。他總是忙忙碌碌,而且也不讓下屬們偷閒。他在全師推行強化身體鍛煉的計劃,在訓練場和課堂上向士兵們傳授軍事常識,教他們行進和射擊,使他們掌握並精通手中的武器裝備。另外更重要的是,他還要想方設法啟迪官兵們的智慧和集體主義精神,使他們明白個人對集體的作用和影響,從而把整個部隊錘煉成一個有凝聚力的戰鬥群體。總之,他要向部隊灌輸一種「一往無前的拼搏意志,任何障礙都無法阻止他們前進」。 無論在指揮部中還是訓練場上,幾乎到處都能見到巴頓的身影。他指導參謀們制訂部隊的訓練計劃,策劃和指揮各種軍事演習。他驅車四處視察,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獎勤罰懶,所以官兵們對於他的大聲斥責很快就習以為常了。他所乘坐的坦克十分醒目,炮塔上印有紅、白、藍三色條紋,指揮號聲十分嘹亮,官兵們在數英里之外便能感受到他的到來。每當這時,官兵們便會精神振奮,充滿豪情。巴頓就是以這種方式,指揮部隊的行動,激勵部下的士氣,使他們每個人都能擁有他那樣的「熱血與豪膽」。 1940年12月,為了檢驗裝甲部隊的機動性、紀律性和訓練水平,並擴大其影響,巴頓決定進行一次400英里的長途行軍(即往返於佐治亞州的哥倫布和佛羅裡達州的巴拉馬城之間〕。這次行軍不僅路途遙遠,而且參加的車輛眾多(包括坦克、半履帶式戰車等共1000多輛),飛機也參加了行動。這在當時堪稱是一個大膽的舉動。 巴頓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在他的直接指揮下,裝甲部隊軍容整齊,紀律嚴明,技藝嫺熟,浩浩蕩蕩的鋼鐵大軍在幾天內便順利地完成了全部行程。沿途,他們受到了隆重而熱烈的歡迎,成千上萬的居民自發地擁到路旁,用驚奇羡慕的眼光目送這群威武可怕的戰爭機器隆隆地駛過。甚至學校也放了假,讓孩子們一睹美國裝甲兵的風采。整個行軍簡直是一場精彩的演出。 這次行軍不僅在軍事訓練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它還在輿論上為裝甲部隊做了最有效的宣傳,使人們對巴頓不久前的預言確信無疑:「裝甲部隊是一種難以置信的毀滅工具,它能以驚人的力量殺開一條血路,無情地衝擊敵人。」與此同時,對巴頓的讚美之詞也廣泛流傳起來,他甚至成了某些人崇拜的偶像。一位作家寫道:「巴頓具有難以想像的神力,他能使陷入泥沼的坦克重新啟動。」 為了擴大「戰果」,巴頓決定於1941年1月舉行一次公開的閱兵,為此他做了精心的準備。巴頓總結了上次行軍的經驗,並親自為裝甲車輛組隊和編排行進路線。為了鼓舞士氣,比阿特麗絲還專門譜寫了一首進行曲。 閱兵正式開始了。首先奏樂,禮炮轟鳴,接著,1300輛戰車編隊行進,威風凜凜地通過了檢閱台,沒有出任何故障。此刻,巴頓心裡感到無限欣慰和驕傲。他在一次工作總結中宣佈:「我們從無到有,已經發展成為一支強大的戰鬥力量。」 但巴頓並沒有為這些成績所陶醉,而是以充沛的精力、火熱的激情更加忘我地投入工作。他的工作能力和取得的成就不僅為廣大官兵所津津樂道,也給陸軍參謀長馬歇爾、陸軍部長史汀生等要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入,他被正式任命為師長,晉升為少將。 巴頓的榮譽是靠他的幹勁和勇氣得來的。但是,他並不像某些人說的那樣,是一個「莽撞粗俗的冒險家」。他的確十分強悍,也有幾分粗魯。但凡是真正瞭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粗中有細,外憨內秀,是一位有真知灼見、敢作敢為的軍事統帥和戰術大師。為了提高裝甲部隊的戰鬥力,他冥思苦想,翻閱了大量材料,並親自進行試驗,琢磨出了不少好點子。 巴頓認為,裝甲師是一支「很難管理」的大規模部隊,在行進時很可能成為敵人轟炸機攻擊的目標。面對這種情況,如何克服我軍的怯戰心理?如何選擇有利的地形?如何作出快速反應並及時發佈命令?如何從封閉的坦克中救出傷員?為了找到解決問題的可靠辦法,巴頓親自做調查研究。他買了一架小型飛機,通過學習獲得了駕駛執照,親自駕駛飛機在部隊上空飛行,從實地調查中獲得了大量第一手資料,最終使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與此同時,他還得到一些意外的收穫——發現小飛機有許多用途,例如,傳遞公文和信息,判定部隊位置及辨別敵我,輸送指揮官和參謀人員以及校正炮兵射擊等等。他的這些發現後來在戰爭中全部得以應用。 這一時期,巴頓的戰術思想也日臻成熟,其特點是:既切實可行又簡單明瞭。例如:進攻前保持炮火靜默;充分發揮坦克的火力;靠前指揮;夜間加油;快速但不是匆忙地前進;使用大集群的機動力量等等。有些戰術思想在今天看來已經平淡無奇,而在當時卻似乎有標新立異之嫌,充分體現了巴頓要「幹天下未幹之大事,創人間未有之奇跡」的胸懷。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