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艾森豪威爾 | 上頁 下頁
七一


  第二十三章 納粹德國投降

  攻克柏林敵投降,歐洲人民慶解放;
  納粹戰犯要審判,歷史教訓切勿忘。

  1945年春天,第三帝國的末日很快來到了。在蘇聯紅軍和西線艾森豪威爾部隊的猛烈打擊下,納粹軍隊節節敗退,希特勒所曾鼓吹的「千秋帝國」

  眼看就要翻船了。

  早在1月27日下午,朱可夫的部隊已渡過奧得河,離柏林只有100英里。

  希特勒大本營發生了一件饒有趣味的事。這時大本營已遷至柏林總理府,此後,大本營沒有再遷移。

  25日那天,急得團團轉的古德裡安去見裡賓特洛甫,要他設法同西方馬上接洽停戰,以便使剩下來的德國軍隊能集中起來對付東線蘇軍。這位外交部長馬上到「元首」眼前告密,於是那天晚上希特勒把古德裡安大罵了一頓,並且指控他犯了「叛國罪」。

  但是,在兩個晚上以後,東線的災難性的打擊使得希特勒、戈林和約德爾反而認為沒有必要向西方要求停戰了。他們深信西方盟軍由於害怕布爾什維克的勝利所帶來的後果會自動找上門來。1月27日「元首會議」記錄的片斷還保存了這場戲的一部分。

  希特勒:你們認為英國人對俄國的這一切進展會感到高興嗎?

  戈林:他們當然不希望我們會擋住他們,而讓俄國人佔領整個德國……他們當初並不希望我們會像瘋子一樣地抵擋他們,而讓俄國人節節進逼,現在差不多佔領了整個德國……約德爾:他們一向對俄國人懷有戒心。

  戈林:如果這種情勢發展下去,幾天之內我們就會從英國人那裡收到電報……第三帝國的頭目們就這樣把他們的最後希望系在一根遊絲上,結果他們的幻想又完全破滅了。

  從2月底開始,艾森豪威爾所統率的百萬大軍就向萊茵河進逼,兩個星期以後,他們就牢牢地控制了摩澤河以北的萊茵河左岸。德軍死傷和被俘的又有35萬人,其中被俘的占29.3萬人,大部分武器和裝備均已損失。希特勒對此又大發雷霆。3月10日,他最後一次再把倫斯德革職,換上來的是在意大利長期苦戰堅守的凱塞林元帥。但是戰局的發展,和希特勒所希望的完全背道而馳。

  3月7日午後,美軍第九裝甲師到達雷馬根。幾天以後,3月22日晚上,巴頓的第三軍團在美國第七軍團和法國第五軍團的配合下,打了一個漂亮仗,拿下薩爾一巴拉丁那特三角地帶以後,又在美因茨以南的奧本海姆渡過萊茵河。3月25日,英美軍隊已經完全控制了萊茵河西岸,並在兩處地方渡河建立了堅強的橋頭堡。在六周之內希特勒在西線的兵力損失1/3,並且損失了差不多可以裝備50萬人的武器。

  與此同時,蘇聯紅軍所向披靡,與柏林的距離愈來愈近了。據古德裡安後來在紐倫堡軍事法庭交代,在形勢日益危機的情況下,他與納粹元首又在俄國戰場形勢問題上大吵了兩個鐘頭。

  「他站在我面前,舉起拳頭,臉上氣得通紅,全身發抖。」古德裡安說,「狂怒使他變成了另一個人,完全喪失了控制自己的能力。在每一次發作之後,他就在地毯上走來走去,然後猛地在我面前停下來,重新指著鼻子罵我。

  他幾乎是放開嗓子嘶叫,兩隻眼睛鼓得要脫出來,額頭的青筋也暴了起來。」

  就是在這種精神狀態下,這位德國元首做出了他一生中最後的重大決定之一。3月19日,他下了一道總命令,要把所有德國的軍事、工業、運輸和交通設備以及所有的儲備統統毀掉,以免它們完整地落入敵人之手。這些措施要在納粹地方領袖和「民防委員們」的協助下由軍事人員執行。命令最後說:「一切指示與本命令相抵觸者均屬無效。」這就是說,德國要變成一片荒漠不毛之地,可以使德國人民在戰敗後維持生存的任何東西都不能保留下來。

  納粹政府的軍備和戰時生產部長斯佩爾,從以前和希特勒的談話中已經預料到他會發出這種野蠻的指示,因此在3月15日曾寫了一個備忘錄交與「元首」。備忘錄寫道:「四至八個星期內,德國經濟將要最後崩潰,這是可以料定的。經濟崩潰之後,戰爭就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即使在軍事上也是如此……我們必須盡力保持一個基礎,哪怕是一種最原始的狀態的基礎,使這個民族能夠繼續生存下去……我們沒有權利在戰爭的現階段進行一種可以影響這個民族的生存的破壞行動。如果我們的敵人要摧毀這個曾經無比英勇地作過戰的民族,那麼,這個歷史的恥辱應完全由他們承擔。我們有責任使這個民族有一切的可能在遙遠的將來得到復興。」

  但是自己的命運已經註定的希特勒,對於他曾經表示過無限熱愛的德國民族的繼續生存是毫無興趣的。他對斯佩爾說:「如果戰爭失敗,這個民族也將滅亡。這種命運是不可避免的。沒有必要考慮這個民族維持一個最原始的生存基礎的問題。恰恰相反,最好由我們自己動手把這些基礎破壞掉。因為這個民族將被證明是軟弱的民族,而未來只屬￿強大的東方民族(俄國)。

  而且,在戰爭以後留下來的人不過都是劣等貨,因為優秀的人已經戰死了。」

  因此第二天,這位最高統帥公佈了他那臭名昭著的「焦土」政策的指示。

  元首辦公廳主任馬丁·鮑曼在3月23日也發了一道同樣野蠻的命令,這位膽小如鼠的人物,現在在希特勒宮廷中的地位超過任何其他的納粹暴吏。斯佩爾在紐倫堡法庭上敘述道:「鮑曼的命令旨在把德國東部和西部的人口,包括外國工人和戰俘在內,移至德國中部。數以百萬計的人必須徒步旅行。對他們的生存,沒有準備任何條件,而且在當時的情況下,也沒有辦法準備。

  這勢必要造成不可想像的饑荒。」

  人們普遍認為,假如希特勒和鮑曼的命令都付諸執行的話,數以百萬計的尚未在戰爭中死去的德國人也要死去。斯佩爾在紐倫堡法庭上總括各種「焦土」命令說,必須摧毀的有:「所有工廠、所有重要的電力設備、自來水廠、煤氣廠、食品店、服裝店;所有的橋樑、鐵路和交通設備;所有的河道、船隻;所有的機車和貨車。」德國人民所以能夠倖免這最後的災難,除了因為盟軍的進展神速使得這次巨大破壞無法執行之外,還由於斯佩爾和一些軍官盡了他們非凡的努力。他們終於直接違抗希特勒的命令,在國內四處奔走,保證重要的交通、工廠和商店不被那些死心塌地服從命令的軍官和納粹黨徒們所炸毀。

  希特勒雖然還作垂死掙扎,但他的未日眼看就到了,德國法西斯已處在「四面楚歌」之中。

  戰爭進行到1945年3月底、4月初,德國法西斯已處在最終滅亡的前夕、除了東方的日本,德國在世界上已沒有任何盟國,徹底被孤立起來。反法西斯的戰火正從東西兩面猛烈而迅速地向著德國中心地區燃燒。德國人民的反戰厭戰情緒日益高漲,法西斯恐怖手段再也鎮壓不住工人的怠工和軍隊中的開小差現象。在失敗和滅亡的恐懼中,法西斯統治集團內部的爾虞我詐和互相傾軋更加露骨地表現出來。德國法西斯政權已搖搖欲墜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