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艾森豪威爾 | 上頁 下頁
作者前言


  德懷特·艾森豪威爾曾是一位世界風雲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任歐洲盟軍最高統帥,1953年至1961年為美國第三十四屆總統。他的顯赫的軍事生涯,不僅給他的總統職務帶來了聲譽,而且也為他帶來了「美國選民的熱愛和尊敬」。

  艾森豪威爾於1890年出生在得克薩斯州丹尼森一個普通的勞動人民家庭。西點軍校和陸軍參謀學院畢業後,長期在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等將軍麾下從事參謀工作。在珍珠港事件後不久,美國參謀總長喬治·馬歇爾將軍,根據艾森豪威爾對菲律賓的瞭解,就將他舉薦到華盛頓總參謀部,策劃在太平洋的行動。艾氏表現了突出的組織才能,能夠非常老練地和諸兵種打交道。

  因此,馬歇爾即任命他統帥在歐洲戰場上的美國軍隊。

  1942年到達英國後,他很快就被任命為進攻北非「火炬」戰役的盟軍總司令。1944年6月6日,歐洲第二戰場開闢,他被委任為橫渡英吉利海峽的「霸王」戰役的最高統帥,他憑藉堅強的意志和外交策略,指揮海陸空多兵種數百萬盟國部隊,勝利渡海作戰,為解放法國和向德國本土進軍作出了重要貢獻。1944年下半年,他被授予五星上將。這一軍銜由國會在1946年定為終身軍銜。

  戰爭結束後,他歷任美國陸軍參謀長,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武裝部隊最高司令。總統任內,艾氏繼續推行杜魯門政府制定的「冷戰」政策。由於對外侵略連連受挫,1953年在國內外人民的壓力下,被迫簽訂《朝鮮停戰協定》。然而,在對華問題上,仍頑固堅持「扶蔣反華」的政策,並於1954年與蔣介石集團簽訂「共同防禦條約」,遭到中國人民的堅決反對。

  1957年又提出控制中東、近東的侵略擴張計劃,被稱為臭名昭著的「艾森豪威爾主義」。

  許多評論家認為,艾森豪威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經歷「是光輝的,受人尊敬的」;但是,他在「冷戰」期間作為美國的總統,所執行的政策卻是「失敗的,令人咒詛的」。

  本書在講他軍事生涯的同時,也簡述了他在總統任期內的主要經歷。對於這位經歷如此複雜的歷史人物,筆者力求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加以表述,但由於自己的政治水平和歷史知識的局限,難免有不當或錯誤之處,敬希讀者賜教。

  解力夫 1990年歲末於北京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