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20世紀的科學怪傑:鮑林 | 上頁 下頁 |
九七 |
|
最後榮幸地贏得發言機會的是研究血紅蛋白的美國學者約翰·埃德塞爾,只有他為鮑林作了辯解。他稱讚鮑林的化學方法是「在我們為蛋白質多肽鏈的可能結構進行思考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他還將阿爾法螺旋稱為「蛋白質化學領域中具有偉大的創造性思維成果之一」。 但是,還是產生了無可挽回的影響。休斯感到,加州理工學院的小組已經成為眾矢之的。特別是在那一天結束時,他和科裡都急於批駁這些英國人的批評意見,但只被允許用5分鐘時間。「我十分生氣,」休斯回憶道。「我寫信告訴鮑林,我感到我們上當受騙了。」 布拉格也感到有些後悔。會議一結束,他就致函鮑林稱,與會者對鮑林的缺席感到遺憾。「大家對您提出的阿爾法螺旋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有些人對您的模型仍表示懷疑,要是您親自在場,就可直接回答他們的問題了。」至於他本人,布拉格補充說,他相信阿爾法螺旋「在本質上是正確的」——至少在人工多肽的情況下是這樣。 * * * 儘管鮑林關於蛋白質的思想在英國受到了冷遇,但大家對他在護照問題上受到的刁難都表示同情和不滿。首先,在5月11日的會議上,美國國務院科學顧問喬·科普夫裡本人就受到一群怒氣衝衝的英國科學家的圍攻,他們同聲譴責了美國政府的旅遊政策,認為這與俄國人的政策沒有什麼兩樣,是不得人心的。英國的左翼報紙大肆宣揚了這一事件,倫敦《工人日報》的醒目標題是「籠罩著科學家的鐵幕」。 5月5日,美國國務卿艾奇遜讀到了一份刊登在那天上午出版的倫敦《時報》上一封來信的電傳稿,作者名為羅伯特·魯濱遜爵士。他是英國重要的有機化學家,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魯濱遜是一位言辭謹慎的人,但是,他在鮑林事件上,嚴厲斥責美國國務院的「蠻橫」行為。「要是假裝事先根本不知道美國當局為什麼要採取這種嚴厲行動的原因,那就是自欺欺人,」他寫道,「但是,這並不等於說我們對此就可以置身事外而不感到震驚。」美國駐倫敦使館的一位官員在一封旨在辯護的照會中強調:「這一事件不可避免地會嚴重損害美國的利益。」 來自法國的消息也同樣糟糕。英國皇家學會會議結束後兩天,法國人將鮑林選為定於夏天召開的生物化學討論會「名譽主席」,這是對美國政府的當頭一棒。法國科學家異口同聲地譴責鮑林事件;一位生理學家對美國駐巴黎的科學專員稱,美國人一定是「神經失常了」。鮑林事件成了左翼《人道報》上頭版橫幅大標題。該報還報道了法國科學家想進入美國簽證受阻的情況。「這類事件日積月累,惹人反感。許多人對我們的動機表現出嚴重懷疑,」這位專員在給他的華盛頓上司的信中這樣寫道。 在《紐約時報》的辦公室裡也聽到了來自歐洲的強烈抗議。5月上旬,該報發表了兩篇新聞報道,並且配上了一篇社論,題為「鮑林博士的兩難處境』:。這篇社論要求對政府的護照政策進行反思。同時鮑林的抗議信件猶如雪片一樣飛向國務院。伯納爾以及來自芝加哥大學的幾位重要的原子科學家也寫了一封抗議信,責問國務聊艾奇遜:「鮑林教授到英國去,有何害處?他會帶去什麼情報?他會在那裡說什麼壞話?即使他有這個膽量,與那些誤導人的廣告所帶來的破壞相比,又算得了什麼,以致這個堂堂大國非要阻礙它最傑出的公民之一出國旅行不可?」愛因斯坦也致函艾奇遜提出了抗議,隨後又給鮑林寄去了他個人表示支持的便函。「您為爭取旅行權而進行的鬥爭將功不可沒,」他這樣寫道。「像您這樣一位獨立思考的人,同時受到美國官方和俄國官方的無理對待,這是一件意味深長的事,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件滑稽可笑的事。」甚至杜布裡奇對此也無法保持沉默了,他公開宣佈鮑林事件是「與我們的民主傳統格格不入的」。 接到公民投訴的還不只是國務院。有五六名美國參議員和眾議員,其中包括亨利·卡博特·洛奇和理查德·尼克松,讀了所在選區選民的憤怒信件和電報後也深有觸動,他們要求有關方面澄清這一事件。 至於鮑林,他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又重新抖擻精神投入了戰鬥。一方面,他又寄去了一份要求頒發護照的申請,他打算在那年夏天去英國和法國旅行;另一方面,他對報界發表談話——他曾對一位記者說:「恕我直言,這一事件自始至終都是一樁醜聞。」他向艾奇遜和杜魯門寫了抗議信,同時還將此事告到了俄勒岡州一位見解獨特的參議員韋尼·莫斯那裡。據鮑林回憶說,莫斯也被「激怒」了,他在參議院會議上咆哮如雷,痛斥國務院的護照政策是「暴政」,艾奇遜是「一個令人厭惡的政客」。接著他又開始起草新的法律條文,使人在不滿意有關方面在護照問題上作出的決定時,有一條上訴的渠道。全國報紙和思想類雜誌都對這個問題展開了討論。 儘管發生了這麼多情況,希普利卻仍置若罔聞。她要議員們去讀一讀眾議院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編寫的小冊子——《解除美國武裝和打敗美國的一場運動》,其中詳細地描述了鮑林參與共產黨陣線活動的情況,企圖以此來堵住眾人的口。一位科學家接通了她的電話,責問為什麼拒發鮑林的護照,她毫不客氣地斬斷了他的話,說:「我在科學問題上必須聽從科學家的意見,因為他們是專家,同樣,在拒發護照這麼一個技術問題上,科學家也必須服從護照處的決定。」 然而,國務卿艾奇遜可不能採取回避的態度,他想要為他的護照政策辯護。不過,他在研究了這一問題以後,開始認識到,決定是否撤銷一個人的護照,並不存在清楚的標準,而且也沒有適合的渠道讓人申訴。5月下旬,鮑林事件促使國務院在公開場合第一次概括地說明了政府拒發護照的政策,但其使用的語言卻非常抽象和含糊,招致新聞界強烈的不滿。幾個星期以後,艾奇遜發表了較長的一篇解釋性文章,其中涉及到如何分步考慮申訴的詳細說明,被拒發護照的人可以保留聘請律師幫助辯護的權利。該文措辭似乎給人以這樣的印象,就是申訴的辦法已經存在好幾個月了。但是,這篇文章對鮑林來說完全是新聞,特別是說他還有聘用律師的權利。他立即致函艾奇遜,說他的解釋「與我本人所受的對待怎麼也掛不上鉤」。 抗議的浪潮使人們尤為關注鮑林要求頒發護照的新申請將會有怎樣的命運。6月,希普利像往常一樣簽字拒發。不過,在根據慣例上報艾奇遜辦公室蓋章批准時,後者要求重新予以審理。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裡,國務院高層官員深入地議論了鮑林的案子,決定儘量避免把事情鬧大,悄悄地結束這一公共關係方面的尷尬局面。於是,希普利的意見遭到否決,鮑林可以領到帶有限制條件的護照——只能適用於在英國和法國的短期旅行——而且他還必須簽署一份宣誓書,否認自己是共產黨員。這事將不公之於眾。如有記者問起,官方的口徑是:「新的證據」使情況發生了變化,雖然艾奇遜參與了這一決策的過程,但是他的名字將不會出現在有關的任何文件中。除此之外的詳細情況也不予提供。 鮑林聽到這一消息時,感到非常吃驚,同時也非常興奮。7月11日,他來到洛杉磯外事辦公室,正式簽署了宣誓書。7月14日,他領到了護照。 並非每個人都高興。露絲·希普利因為自己的意見被否定而怒不可遏。胡佛長久以來一直對鮑林感興趣,此時也被驚動了。他派一個特工找到希普利的辦公室,詢問「新的證據」是什麼。希普利對這個人說,聯邦調查局瞭解的情況與她一樣多,然後關照胡佛的特工到國務院去仔細查一查有關鮑林的檔案。這些特工經過詳細透徹的研究後,得出結論說:「查閱檔案並未發現所謂的新證據到底是什麼,也許是指檔案中大量的信件和評論,其內容全是對前一次拒絕給當事人頒發護照而提出的抗議。」 鮑林的心情又開始舒暢起來了。公眾抗議促使政府改變護照的政策,他這個案子算是開了一個先例。希普利現在也有人管管了。要是一個人出國旅行的權利被剝奪,那麼根據一項擬議中有關護照的新辦法,當事人可以上訴,從而能確保聽證會開得更加公平和公正。 §雜耍演員 鮑林出人意料地來到巴黎出席國際生物化學大會,一時引起了轟動。他在政治上碰到了麻煩,但敢於與政府對抗,這些新聞使他在法國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在匆忙之中為他臨時安排的有關蛋白質結構的講演,引來如潮的聽眾。講演結束後,學者們將他團團圍住,大家都急切希望能與這位名譽主席握一握手,同時還對他主張的原則表示由衷的欽佩。鮑林和愛娃在特裡厄農下榻的房間裡接待了川流不息的朋友和來表達良好祝願的人們,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