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20世紀的科學怪傑:鮑林 | 上頁 下頁
一三


  在化學學習中,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享受。作為學生,鮑林能夠閱讀到大量的資料,其中描述了各種物質的屬性——分子式、分子量、密度、顏色、晶體結構、熔點、沸點、溶解性、活性、折射率——然而沒有一段文字是分析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屬性的:為什麼水和甲烷的冰點不同?為什麼石墨和鑽石的硬度相差這麼大?為什麼氖氣不同任何別的物質發生反應,而在週期表上僅與其相差一位的氯氣卻能和幾乎所有的物質發生反應?現在,通過應用路易斯和朗繆爾的思想,鮑林學會了用一種更成熟、更能說明問題的方式來看待分子。他寫道:「那時,我產生了一種強烈的願望,要去瞭解物質的物理和化學性質與其原子和分子結構之間的關係。」

  鮑林不僅被路易斯的思想所打動,也為其風格所吸引。路易斯的科學態度——大膽、理論、結構——將成為鮑林的榜樣。這完全不同於他以前熟知的化學。這是理論化學,通過幾個簡單、概括的概念來解釋、整理頭緒紛繁的現象。路易斯試圖用他的電子立方體來解釋所有的化學現象,這讓鮑林異常激動。他也開始用一種概括的思維進行思考,比以前的思維方式提高了一個層次。

  鮑林希望與別人分享他的激動。與其他成熟的高等學府不同的是,俄勒岡農學院化學系並不經常組織研討會,教師和學生們極少有機會在一起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在鮑林任教的一年中,唯一舉行的一次研討會是關於捕撈冷凍加工的。鮑林儘管不到20歲,但決心提高學院學術交流的層次。為此他精心準備了一次研討會以交流他的學習心得,而實際上那時他剛讀完二年級。他向教授們介紹了化學最重大的進展:化學反應的「電子」理論。

  §米勒小姐

  在教學之餘的空閑時間裡,鮑林還廣泛涉獵了科學以外的知識。每隔幾天,他就會到學校圖書館去,興致所至,隨意地翻閱一兩本書。他發現了蕭伯納,閱讀了他所有的戲劇,包括序言和介紹。他通讀了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閱讀了大量的哲學書籍以及他終身為樂的通俗文學。只要口袋裡還有餘錢,他每週都要購買《週末晚報》,讀上面的短篇小說,特別是神秘和驚險小說。他開始喜歡上了科幻小說,只要是帶有科幻味道的讀物,他都要讀一讀。

  他思考著未來的道路。對於俄勒岡農學院強調實用培訓的教學方針,他日益感到不滿。他對化學的興趣越來越帶有學術性質;路易斯和朗繆爾幫助他轉向物理化學,特別是運用理論的方法。鮑林向弗爾頓表達了他的憂慮。這位系主任給他看了一份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斯洛普理工專科學校的宣傳資料,說鮑林可能會感興趣。從幾個因考試不及格而轉學到俄勒岡農學院來的學生那裡,鮑林對這個學校已經有所耳聞:斯洛普理工專科學校化學系主任是化學界大名鼎鼎的人物,A·A·諾伊斯,就是他創建了麻省理工學院輝煌的物理化學系。斯洛普理工專科學校很小,但是課程很緊,對數學和物理的要求極高。一切聽上去不錯,鮑林寫信給諾伊斯本人,表達了自己進理工專科學校本科的意願,請他提些建議。然而學校一位行政管理人員的回信令鮑林大失所望——他根本負擔不起那筆高昂的學費——他決定還是留在農學院。

  鮑林又在高速公路上幹了一個暑假的活。1920年他進入了化學系三年級。教學的成功增加了他的自信;現在他的年齡和同學們相差無幾,對聯誼會的活動也適應了,可以以高年級的身份來享受大學生活了。他輕易地在所有課程裡獲得了最高的分數,甚至體育課也得到了渴望已久的A。他給學校力學系教授當助教,計算材料的強度並上一些課,這樣掙了一些錢。他受邀申請羅茲獎學金,參加工程和軍事榮譽社團,並被選為化學系榮譽社團主席。

  他被視作校園裡最聰明的小夥子,這種聲譽與日俱增。他的冶金課教授記得鮑林在上課時向他提出一大堆「關於物質最終結構的難以回答的問題」。一次,鮑林被要求詳細描述金屬成像的方法。他對此一點兒興趣也沒有,就給教授寫了張條子:「由於金屬成像的技巧與別的成像技巧十分類似,我覺得毫無必要詳加描述。不過,為了避免被別人說成偷懶,我將花幾分鐘寶貴的時間來簡要地說明一下……」如果他喜歡某個教授,他會打趣說:「我試圖儘量運用單音節的宇,以避免造成緊張。」這就是他在給另一位教師的字條上寫的話。

  「他有些自負,」保羅·埃米特回憶說。埃米特是鮑林在化學系時的同學與好朋友,最終成了鮑林的妹夫(他後來娶了鮑林的妹妹波琳。)「我記得有一次我們班新來的物理化學老師在解決了一個問題之後說,『好,既然萊納斯·鮑林和我的結論相同,既然兩個權威的看法一致,那麼肯定是正確的了。』萊納斯盯著他的眼睛,不動聲色地說,『另一個權威是誰?』」

  鮑林對物理化學課深感失望;上課的教授是個新手,缺乏自信,教材很差,運用的方法缺乏理論依據。鮑林對把數字代人別人的公式感到十分無聊,特別厭煩那些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的公式。他對二年級上的有機化學課也抱著同樣的態度,在他離開俄勒岡農學院時對這兩門課程都非常反感。

  不過他對演講的興趣倒是越來越濃厚了。三年級時,他作為班級的代表參加了全校的一次演講比賽。儘管在大庭廣眾發表演講已經十分拿手,他還是希望能夠贏得比賽。有一位前部長在農學院教授英語,鮑林請他指導演講的措辭和儀態。鮑林參賽的題目是「黎明的孩子」,這是他寫的一篇科學理性主義的讚美詩:

  我的肉體昏睡。我的思想翱翔。在只有思想才可企及的無窮遠處,在
  無邊無際的宇宙之中,我看到了太陽系——太陽,一個無數侏儒般大小的
  恒星中的小侏儒,一個黯淡的、發射出微弱光芒的小點——我們的地球正
  圍繞著太陽旋轉,在其他行星的包圍中難以辨認。此時此刻,一個念頭出
  現在我的腦海中:「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不過是這一偉大設計中不足掛
  齒的一小部分。」

  我凝視著,沉思著,忽然地球周圍的水汽凝聚了起來,海洋孕育而生。
  又不知過了多少歲月,出現了植物和動物,最初十分簡單,然後越來越複
  雜……達爾文的天才照亮了世界,現在我們都相信人類是進化的結果,我
  們的血緣可以追溯到生命的最低級形式。但是儘管我們知道人類比最初的
  生物要高級數萬倍,我們還沒有意識到將要到來的神奇變化,將要進行的
  輝煌改造。

  人類身體的變化是其生存環境變化的結果。自然的目標是提高效率。
  隨著地球自然條件的變化,生命形式也發生著變化,人這一動物之靈,將
  會達到體質的完美。

  同樣,人類精神的變化是其心理環境變化的結果……現在的年輕人可
  能比歐幾裡得更瞭解幾何,比牛頓更瞭解微積分……在過去幾千年中思想
  上發生的巨大進步,今天不仍在繼續嗎?……

  我們還不是盛開的文明之花。我們不過是一個尚未成熟的文明的蓓蕾。
  我們是黎明的孩子,期待著白晝的到來。我們沐浴在冉冉上升的朝日晨曦
  中,儘管毫無經驗,但知道輝煌即將來臨;因為偉大源自我們自己,太陽
  將永不下沉。

  文中洋溢的樂觀精神是鮑林特有的。但是他的達爾文革新論也許令評委覺得太過分了,最後他與一位二年級同學並列第二名。(另一位講述的是移民的危險,題目是「關緊我們的國門」。)第一名是一位四年級學生,題目是「各自為政的家庭」。(在全州的比賽中,那人獲得了第二名,題目是「我們搖搖欲墜的文明」。)

  二年級結束後的那個暑假,鮑林一邊仍舊幹他的鋪路材料測試,一邊申請羅茲獎學金。像做其他事情一樣,他全力以赴。在申請信中,他說,自打一年前得知羅茲獎學金之後,「我的活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為上牛津大學作準備。」有趣的是,鮑林詢問了用這筆獎學金跟一位英國冶金學教授學習的可能性。他從俄勒岡農學院老師那裡獲得了七封推薦信,信中都寫明瞭他留給老師們的印象。化學系工程專業的導師弗洛伊德·羅蘭德特別提到了鮑林的口才,並說這個20歲的年輕人「具有我所見過的同齡人中最出眾的頭腦,在許多方面甚至超過了他的老師」。鮑林的演講課教授也對他印象深刻。「他總是不願意接受現成的結論,他具有一種科學的態度,在得到結果之前,他喜歡深入挖掘事實。」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