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東條英機 | 上頁 下頁 |
三 |
|
§三、軍校成長 明治32年(即1899年)9月,16歲的東條英機總算實現了自己的夙願,進入東京地方陸軍幼年學校學習。中日甲午戰爭之後,日本政府大肆擴張軍備,推行少年軍事教育,在全國各地組建了一些地方軍校,東京地方陸軍學校就是其中之一。其餘的五個,分別設在仙台、名古屋、大阪、廣島和熊本。每個學校規模都一樣,各招收50名學生,學制統一為三年,學生畢業後方可升入陸軍中央幼年學校。這種做法也許是為了培訓更多的軍事指揮人員,甚至不惜將軍事教育與一般教育完全割裂。 東條英機從此真正穿上了軍裝。可整潔的軍裝,起初也並沒有對他過去所具有的頑皮好鬥性格有多大約束。他依然如在城北中學時那樣,身材雖然矮小,可打起架來卻敢和別人玩命,「打架王東條」的綽號在東京地方陸軍幼年學校,仍很著名,讓許多同學感到害怕。 入學後的第一年裡,東條英機學習不太努力,一些他興趣不大的課程,便應付了事,比如圖畫課,他認為軍人練習繪圖沒什麼用處,上課時便很不用心,作業一塌糊塗,受到教官的嚴厲斥責,成績也不好。 後來他當軍官,作戰演習時時常要畫些地圖或草圖,就十分的吃力,才意識到,不論哪門功課,都必定是需要的,不可以個人的興趣,喜好偏廢某些課程。據說在他升入二年級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促成了他學習態度上的根本改變。有一天,好鬥的東條英機與七八個同學發生衝突,以一人之力,自是寡不敵眾,結果他被痛打了一通,狼狽極了。別人揍完他揚長而去,他則一邊抹著眼淚,一邊心想:「力氣再大,我一個人也只能對付一個敵人。要想戰勝眾多的敵人,還得靠學問。」從此他一改過去不專心學習的習慣,開始認認真真地用起功來了。 周圍的同學都發現他變了,變得不太愛和那些好玩的夥伴們在一起玩兒了,而且有那麼一種一心一意刻苦用功的勁頭。東條英機當時的一位同學橋次郎,後來授中將軍銜,他回憶道:「在同學當中有那麼七八個欺侮低年級學生或幹活偷懶不認真的學生,我們管他們叫『鬧事黨』——這幫人對突然認真起來的東條進行了迫害,故意找他的碴兒,尋釁毆打他。可東條無論處境多麼困難,也決不求助於別人,自始至終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與他們拼。正是憑著堅強的信念、剛強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東條終於戰勝了那幫『鬧事黨」。東條英機在17歲時發生的這一巨大轉變,可說是給同期的同學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地方陸軍幼年學校的生活完全是按正規軍隊來進行的。這裡的學生,相當於中學的一二年級,可訓練方法與軍隊一樣。每天早晨5點起床,晚上9點熄燈,一天16個小時安排得井然有序。起床、點名、開飯都吹軍號,上午上課學文化,午後是「訓育」課,包括軍事教練、體操、軍事科學、遊戲、柔道和劍術等等。學生伙食像軍隊一樣,是限量的,經常搞徒步行軍、手旗信號演習等。 東條英機在東京地方陸軍幼年學校的三年裡,對軍事教練課、柔道和劍術課特別感興趣,練習起來,也比別的同學要熱心、專一得多。 明治35年(即1902年)9月1日。19歲的東條英機自東京地方陸軍幼年學校畢業,順利升入東京陸軍中央幼年學校。 由於受到明治33年中國義和團運動的影響,日本政府對幼年軍校採取了戰時教育方針。所以中央幼年學校的教育訓練也變得更加嚴格和緊張了。每天從早到晚,300名學生要不停地進行正式軍事訓練、實彈射擊、馬術訓練、作戰兵學課等。為的是培訓出更多的軍官,為擴大對中國的入侵規模作準備。 為此,每一位中央幼年學校的學生,都受到超負荷的訓練。最令東條英機難忘的,是一次4月初進行的遠距離野營拉練演習。當時學生們從東京坐火車到小田原,然後下車,開始徒步行軍,經過箱根到沼津,從沼津又到禦殿場,連續的強行軍。之後在富士山山腳下的原野進行野外作戰演習,演習完畢從禦殿場乘火車返回東京。 東條英機在東京陸軍中央幼年學校學習了一年半左右,加上他前面在東京地方陸軍幼年學校的時間,一共約四年半。在這四年半裡,他受到許多曾為天皇東征西殺、橫行侵略、以身殉國或「榮立戰功」的武士道軍人的影響,他以他們為自己學習的榜樣,也夢想著將來自己能夠成為一名忠於天皇的合格軍官,在戰爭中勇猛衝殺,視死如歸,為日本征戰建立功勳,以報效帝國。 1904年2月,爆發了舉世震驚的日俄戰爭。 這場戰爭直接關係到日本的興亡。日本為此舉國上下全面總動員,更加快了擴軍備戰的步伐。因而對軍事院校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增加了。也正是趕上這一機會,當年的5月,東條英機便按臨時實行的短期修業制,提前從東京陸軍中央幼年學校畢業。如果按照以往的正常情況必須在從中央幼年學校畢業後先當半年左右的隨隊候補生,然後才能升入陸軍士官學校學習一年,畢業後再當半年的見習軍官,才能授少尉軍銜。可正由於日俄戰爭的緣故,東條英機這一期中央幼年學校學生5月畢業,6月便順利地直接升入了陸軍士官學校,作為第十七期陸軍士官學校學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