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東條英機 | 上頁 下頁 |
二 |
|
§二、童年生活 東條英機從小倉調到東京前後,同萬德寺住持的女兒德永千歲小姐結了婚。婚後,先生有長子和次子,都不幸夭折了。明治17年(1884年)12月30日又生了第三個兒子,即東條英機,後來也就被當作長子對待。 當時東條英機一家住在東京的四谷區須賀町。東條英機長到入學年齡後,即進入當地的青山小學讀書。 童年時的東條英機就是一個非常頑皮的孩子,學習很不用功,打架卻很出名。他個頭不高,但性格特別倔強,從不服輸,爭強好勝,甚至敢和比他年級高得多的學生打架,同學們於是給他起個綽號,叫「打架王東條」。 東條英機見兒子過於頑皮,便在東條英機長到七八歲時開始對其嚴加管教。東條英機的母親雖然忙於照顧接連出生的東條英機的弟弟、妹妹,卻也沒忘了對他的管教。也許是家教太嚴,東條英機在家裡受到壓抑,到了學校與同學們在一起時,便去找發洩的機會,打架自然成了少年東條英機的渲泄辦法之一,儘管這一方式是在自覺不自覺當中完成的。 小學時的東條英機玩心很大,經常有玩起來顧不上吃晚飯的時候。有一回,早晨父親吩咐東條英機除掉庭院內叢生的雜草,可他一直玩到天快黑了,肚子餓了才回家,早把拔草的事忘得個一乾二淨。回家後被父親狠狠地訓叱了一頓,直到幹完活才吃上飯。為此,東條英機給兒子做出了規定:吩咐他去做的事必須不折不扣地完成,否則決不放過。 後來,東條一家從四谷須賀町搬到了南豐島郡大久保村,東條英機也隨之轉入了當地的貴族學校——學習院讀書。當時學習院的學生多數是貴族子弟,生活上非常奢華,互相攀比,上學下學都用人力車接送,並在專門的食堂吃飯。東條英機認為這樣的奢華,是無益于孩子的,應當培養孩子的吃苦耐勞精神。他對東條英機說:「我們小時候在私塾上學,每天都是腳穿草鞋走路去的,所以,決不允許坐車上下學。」並規定東條英機每天拎著自家的木頭飯盒,帶上中午吃的盒飯,從西大久保走到學習院去上學。這在那些貴族子弟學生看來,簡直是不可理解的。他們自然不會想到,這正是東條英機教子嚴格的重要一面。 東條英機之所以這樣做,也是為了讓東條英機能夠繼承武士家族的傳統,特別是武士道的精神。為此,他專門為東條英機聘請了教師日比野雷風氏,向東條英機傳授「神刀流劍舞」,養成他「殺身成仁」的精神。東條英機對這套劍舞特別感興趣,很快就學會了,而且一有機會就拿出來表演,甚至在他後來當上將軍之後也沒忘了這一手,用來顯示其所謂的「虎威」精神。 東條英機在學習院小學部學習期間,玩心大和愛打架的毛病一點兒沒改,惹事之後,他母親曾不止一次地被叫到學校去。父母親對這樣一個頑皮的兒子真是傷透了腦筋,一心希望東條英機小學畢業後升入中學,會改掉身上的壞毛病。可誰知道,東條英機從學習院小學部畢業後,於明治30年(1897年)升入當時位於飯田橋附近的城北中學,雖說年齡長大了些,已是初中學生了,可仍然是個愛胡鬧的孩子,總是將功課丟到腦後,常在外邊打架。有一次他和大孩子打架,被別人飽打了一頓,按在地上,勒著脖子,痛得直流眼淚,可愣是不說一個「服」字,對手倒不得不承認「真服了他了」。城北中學的校長深井鑒一郎對東條英機的評價是:「說起來東條君是屬好打架一夥的,要論成績,是排不到前一二名的。可論愛打架和不服輸這一點,他可確實在全校數第一」 作為軍人,東條英機對兒子的管教是十分嚴厲的。 應當說,總愛淘氣惹事的東條英機,在淘氣之後,總是不大敢到父親跟前去,他有那麼點怕父親。東條英機的母親是九州小倉人,性格樸實而嚴謹,在東條英教忙於軍務無暇顧及家庭和孩子時,她獨自一人承擔了照顧孩子、管教孩子的責任,生活上歷盡艱辛。這一點對東條英機的吃苦上進精神有不小的影響。 東條英機在城北中學實際上只學習了兩年半。在這兩年半裡,與他同過學的還有後來日本軍界的兩位比較有名的人物,一位是土肥原賢二,另一位是高橋三吉。 由於父親東條英機對他的影響,東條英機此時已充滿了對軍營的嚮往,他希望自己也能像父親年青時代那樣,進入軍校學習。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