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哈裡·S·杜魯門 | 上頁 下頁
三〇


  在俄亥俄州,從辛辛那提到克裡夫蘭,一連串的小城市擠在一起,但每到一地,杜魯門同樣會受到人民的熱烈歡迎;在哥倫布城,群眾是那麼擁擠,以至於他根本無法走下火車。從阿爾巴尼到布法羅,雖然大雨傾盆,仍有許多群眾彙聚在一起聽杜魯門那富有煽動性的表演。在薩克裡門托小站,有一萬人提前兩個小時都守候在那裡,等待總統的光臨;在洛杉磯這個西海岸大城市,有100萬人擠在大街上聽了杜魯門的演說。如此情形,不勝枚舉。究其原因,除了杜魯門個人魅力原因以外,他的總統身份和二戰領袖的榮譽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與此同時,共和黨候選人杜威也進行了遍及全國的演說活動,可他的吸引力與杜魯門相比就相形見絀了,唯一對他有利的是輿論界的傾向。一些主要的民意測驗機構都預言杜威將取得勝利,只有農業部一位經濟學家路易斯·比恩和其他少數幾個人估計民主黨有獲勝機會。

  杜魯門在競選演講中,一再稱自己代表廣大勞工的利益,而自己的競選鬥爭就是勞工們爭取自身權利的鬥爭。同時,他儘量避免涉及外交政策的問題,因為這正是他頗受微詞的地方。在共和黨的宣傳中,猛烈攻擊杜魯門向歐洲等國提供巨額援助的作法,認為它損害了本國人民的利益;在進步黨的攻勢中,杜魯門又成了一個「戰爭販子」,他在二戰之後與蘇聯搞對立,勢必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另外,杜魯門對阿拉伯國家問題、猶太復國運動等眾多外交事務的政策也成為眾矢之的。為了平息國內的這種怨氣,杜魯門不得不向蘇聯表示出一定的友好姿態,在10月初派遣最高法院院長弗雷德·文森赴蘇聯與斯大林會談,試圖緩和兩國的緊張氣氛。

  杜魯門「單槍匹馬」的行動似乎收到了一定效果,隨著投票日期的臨近,人們對他的反應越來越積極了。

  儘管民意測驗機構和新聞媒介仍大力吹捧托馬斯威,杜魯門仍堅信自己會取得勝利。1948年10月31日,經過了他一生中最長、最艱苦的一次政治運動之後,杜魯門回到了密蘇裡州的獨立城,靜候11月2日的大選投票日。11月1日,杜魯門在臥室中通過四大廣播公司向大約7000萬美國公眾發表了演說,這是他為爭取連任總統所作的最後一次努力,鹿死誰手,馬上就要見分曉了。

  11月2日下午,杜魯門躲進了離堪薩斯城約30英里的埃耳姆斯旅館,靜觀大選進程。

  午夜時分,新聞報告說杜魯門在東部各州中票數領先,但輿論界仍不認為他會當選。又一次大大地出乎人們的預料,杜魯門最終贏得了選舉的勝利,最後數字表明:杜魯門共獲得24184836票,在28個州獲勝,杜威獲21969000張選票,在16個州中領先,華萊士和瑟蒙德各得100萬票多一點。杜魯門在南部四個州中敗於南方民主黨之手,但在全國最大的13個城市和全國最大的7個農業州中都獲得了勝利。

  1948年的大選在美國總統選舉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杜魯門在新聞評估、民意測驗極端不利的困境裡沖出重圍,問鼎總統寶座,為人們所始料不及。

  探其原因,他繼承羅斯福「新政」傳統,推進社會福利政策,贏得了廣大普通群眾的好感,而在對德、對日作戰和戰後的外交處理上,杜魯門維護了美國作為全球領袖的形象,這也是為美國人所稱道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在競選中不遺餘力地深入全國各地,開展廣泛的遊說活動,又打動了一些人的心,這種作法自他開始,為歷屆總統選舉中的候選人所用。同時,我們也應看到,杜魯門的勝利是以微弱多數為保證的,可見,有很多的人對他心存不滿。然而,他畢竟是勝利了。而且更使他振奮的是,民主黨重新獲得了原來由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大多數議席,還取得了對參議院的控制權。

  1949年1月20日,杜魯門正式就任他的第二屆總統職位。宣誓儀式在正午進行,首先由最高法院副院長斯坦萊·裡德主持巴克萊的副總統宣誓儀式。六分鐘後,由最高法院院長文森主持杜魯門任總統的儀式,他宣讀了同三年零九個月前一樣的總統誓詞,然後開始就職演說。

  杜魯門在就職演說中宣稱,「對我們和全世界來說,今天標誌著一個多事的也可以說是具有決定意義的時期的開始。」他公開指出,共產主義正在破壞美國的「民主主義」,為了遏制它的擴張,美國必須在聯合國中與蘇聯鬥爭,必須執行歐洲復興計劃。杜魯門將以上概括為三點原則:(一)繼續支持聯合國的行動有和關機構;(二)繼續執行世界經濟復蘇計劃;(三)加強愛好自由國家的力量以防禦侵略的威脅。

  杜魯門著重談了他的第四條原則,「我認為,我們應該使我們豐富的技術知識為愛好和平的人民造福,幫助他們實現改善生活的願望,並與其他各國合作,我們應該鼓勵對需要開發的地區投資。」他還提出了向全世界推行美國的民主制度的狂想,「只有民主制度才能產生動力我相信今天還反對我們的那些國家會拋棄他們的妄想,參加到自由世界國家的行列中來。」

  中午12點50分,總統就職典禮結束,杜魯門開始了新的一輪政治冒險。

  剛剛上任的杜魯門根據他在就職演說中的第四條原則制定了「第四點計劃」,名義上是利用美國經過試驗和得到證明的技術知識幫助落後國家自立,實際上是在和蘇聯爭奪控制範圍。他大規模地援助希臘、土耳其,希臘的遊擊戰爭因此而失敗了。1950年6月,「第四點計劃」列為對外援助法案中的「國際開發法案」,用於該項援助的款項達3450萬美元。美國列出的對外援助名單遍及亞、非、拉各洲,在真正的經濟援助的同時,美國控制了這些國家的經濟命脈,並操縱政治活動,牢牢地掌握了對它們的支配權。

  杜魯門第二次就任後,以蘇聯東歐為最大的假想敵,開始了聯合西歐、佈置對蘇聯和中國的包圍圈、控制廣大新興獨立國家等一系列計劃,美蘇「冷戰」的熱度在他手中被一點點升高,甚至導致了局部的「熱戰」。然而,我們也不能否認杜魯門在第二次競選中表現出的堅定的個人意志、雄辯的口才和政治家的遠見。杜魯門雖如履薄冰,但還是緩了一口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