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哈裡·S·杜魯門 | 上頁 下頁
一六


  §第五章 波茨坦會議——鋒芒畢露

  時勢造英雄,第二次世界大戰將蘇聯的斯大林、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推上了歷史的舞臺,表演代表正義的「三巨頭」。他們的聯繫十分頻繁,但成為決定重大事件的「三巨頭」會議更是聞名遐邇。

  德黑蘭、雅爾塔都因此而著名。杜魯門代替了羅斯福當了總統,但他卻遠沒有「巨頭」的聲名。也許,1945年7月的波茨坦會議因為兩個巨頭的先後缺失有些缺乏光彩,不過,對於杜魯門本人,這是他最好的學習機會:他第一次參加國際首腦會議,第一次會見斯大林、丘吉爾,他將與英國蘇聯共同解決戰後一系列棘手的問題杜魯門剛剛當上總統,心裡就開始盤算著與蘇聯、英國首腦的會晤。在歐洲戰事的末尾階段,他始終與兩國首腦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對有關問題緊急磋商。

  1954年5月4日,杜魯門召見霍普金斯,準備派他去蘇聯。5月19日,他電告斯大林將派霍普金斯和駐蘇大使哈裡曼與他進行會談。臨行前,杜魯門叮囑他的特使轉告斯大林,美國不會拒絕嚴格履行它所承擔的一切義務,也希望蘇聯履行它的義務。第二天晚上,他召見了約瑟夫·戴維斯,希望他去倫敦,並致電丘吉爾。5月23日,杜魯門宣佈了關於他的特使分別前往莫斯科和倫敦的消息。

  從5月26日到29日,戴維斯大使在棋盤別墅和唐寧街10號同丘吉爾進行了私人會談。丘吉爾迫切地想知道英美蘇三國首腦會議的具體日期,並表明了他將代表的立場。26日,霍普金斯會見了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到6月7日,他們會談了好幾次。第一個問題就是三國首腦會見的事。斯大林答覆,他將在杜魯門所願意的任何時候進行會晤,並且說,柏林的郊區,做為這樣一次會議的地點是適宜的。杜魯門指示霍普金斯,可以在柏林地區會晤,7月15日是較為合適的日期。最後,三國首腦同意于7月15日在波茨坦郊區的巴培爾斯堡會晤。

  杜魯門準備波茨坦會議的行動很早就開始了。首先就是重新組閣,更換一些內閣成員,以保證出訪間國內政治經濟機器正常運轉。

  在杜魯門任職初期,曾希望內閣全體留任,因為他不想給別人一個錯誤的看法,即他想改變羅斯福總統的政策。但現在情況不同了,和平的局勢占主導地位,改組領導層的時機成熟了。一些羅斯福的舊臣因主人的離去而準備辭職,有的甚至早在那之前就想離開了。

  杜魯門接受的第一個辭呈是郵政總長弗蘭克克的。他將於6月30日退休,由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羅伯特·漢納根接替他的職務。沃克在羅斯福時代就要求辭職,但沒能找到合適的人接替他,漢納根作過一段稅務兼地方行政長官,並且與杜魯門關係很密切。另外三個變動是:弗朗西斯·比德耳辭去司法部長的職務,任命湯姆·克拉克接任,路易斯倫巴赫替佩金斯女士任勞工部長,克林頓·安德森接替克勞德·威卡德任農業部長。6月底和7月初,內閣發生了第五次和第六次變動:任命詹姆斯斯繼小愛德華·斯退丁紐斯為國務卿,任命弗雷德·文森代替小亨利·摩根索任財政部長,斯退丁紐斯作了美國駐聯合國的代表,而摩根索因為總統不允許他去波茨坦會議而辭職。

  到7月中旬,曾在杜魯門剛上任時任職的內閣成員中只有四人留了下來。他們是:商業部長華萊士,內務部長哈羅德·伊克斯,海軍部長詹姆士特和陸軍部長亨利·史汀生。這次政府的改組,杜魯門認為是順利的、必要的。他認為內閣好比是總統任命的董事會,幫助他貫徹執行政府的政策,內閣成員應該有豐富的政治經驗,而改組後的政府較好地體現了這種意願,使杜魯門的地位更鞏固了。

  杜魯門在國內杜絕「後患」後,準備去波茨坦了。

  這次短短的旅行可謂興師動眾。閣員、大使、參謀長聯席會議成員、白宮官員、陸海空三軍、財政部和便衣警察,所有這些人都要分別作出安排,在會議期間,從某種程度上講,是把白宮移到了波茨坦。總統總是難以單獨行動的,早有便衣警察看了所有路線、所有將坐的車輛和將進入的邸宅。

  6月6日,杜魯門離開白宮,坐汽車到聯合車站,接著坐火車到弗吉尼亞州的紐波特·紐茲城,在那裡,他要乘美國艦隊的重型巡洋艦「奧古斯塔號」前往歐洲。選擇軍艦作為交通工具,一是安全方面的原因,二是通訊的方便,在軍艦上,他可以和華盛頓保持不斷的聯繫,以處理政府的事務,又可以和倫敦、莫斯科保持接觸,隨時協調立場。

  出於明顯的安全考慮,杜魯門出發時沒發表公開聲明。7月7日早上近6點,包括總統、53名助手、顧問和新聞記者的代表團登上「奧古斯塔號」巡洋艦,艦上官兵給予總統通常的海軍侍從儀仗隊和「夾道的管樂隊」的歡迎。杜魯門住在艦上的海軍司令辦公室,又叫「旗鄉」。1小時後,艦駛出海港,同行的有「費拉德爾非亞號」重型巡洋艦,它將負責護送代表團到歐洲的往返使命。到達公海後,杜魯門在甲板上觀看了「奧古斯塔號」的放船演習。杜魯門在巡洋艦上過得很舒適,這裡有樂隊、電影,還有一些體育設施。

  每天他都同隨行的重要成員討論美國在波茨坦會議上的態度。杜魯門認為他此行的目的是儘快地使俄國參加對日作戰,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解決戰後的關係問題,防止另一次世界性的浩劫。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