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戴高樂 | 上頁 下頁 |
一四 |
|
經過鬥爭,美國作了一些讓步。9月,赫爾宣佈美國和自由法國之間有共同利益。10月,羅斯福致函斯退丁紐斯,決定把租借法案的受惠範圍擴大到自由法國。但是這並不等於承認自由法國,羅斯福之所以這樣做,只是因為美國將來用得著戴高樂所控制的非洲地區。 至此,美國和自由法國總算建立了某種關係,戴高樂可以在租借法案範圍內得到一些美國提供的作戰物資。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蘇聯政府自從希特勒向蘇聯發起進攻後,同自由法國很快建立起相當於外交關係的正式關係,相互派遣了代表。1942年5月,莫洛托夫到倫敦與英國商討延長英蘇互助條約問題。戴高樂同他進行了長時間的談話,兩人都表示要加強反對希特勒的同盟關係。 莫洛托夫表示支持自由法國的鬥爭,戴高樂表示將使用自己的影響,力爭西方盟軍儘早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此時,蘇聯正處於莫斯科保衛戰前夕,幾乎是單槍匹馬地支撐著歐洲戰局,當然希望西方盟軍早日在歐洲登陸,以夾擊共同的敵人。這一年的12月,戴高樂的軍隊佔領紐芬蘭附近的法國領地聖皮埃爾島和密克隆島。戴高樂就此於10日致函丘吉爾,向他通報:「目前穆茲利埃海軍中將正率領著『米漠薩』號、『阿利斯』號和『阿貢尼』號這三隻輕巡洋艦由紐芬蘭前往哈裡法克斯。他打算立刻前去把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爭取過來」。信中說,這是一次「小小的奇襲」。 美國認為這是戴高樂對門羅主義的挑釁,但在既成事實面前只好接受。這是羅斯福和戴高樂直接發生齟齬的第一件事。 1942年5月的一天早晨,戴高樂突然得知:一支英國軍隊在法屬馬達加斯加東北海岸登陸。數月前,戴高樂就曾幾次敦促盟國支持自由法國佔領馬達加斯加,丘吉爾沒有理睬,現在英國越俎代皰了。依丘吉爾看來,自由法國根本沒有獨自登陸的條件,英國則由於日本軍隊已對太平洋威脅而急需佔領這個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島嶼。更重要的是,丘吉爾在作出決定之前,取得了羅斯福的同意,戴高樂卻完全被撇在一邊。事後英國向盛怒之下的戴高樂表白,英國對於馬達加斯加沒有任何領土要求,馬達加斯加是屬自由法國的,這次登陸只是出自太平洋戰爭的需要。美國政府的一份公報也說,戰爭結束以後,馬達加斯加將立即還給法國。 戴高樂立即下令在赤道非洲集結一個旅的兵力,作出整裝待發,隨時可以開赴太平洋的姿態。同時十分憤慨地對丘吉爾說,如果盟國把法國的領地一塊一塊地拿了過去,法國和英美的合作將無法維持下去。 6月10日,丘吉爾邀戴高樂面談,丘吉爾竭力安撫戴高樂,既祝賀自由法國的軍隊最近在非洲以很有力的攻勢打擊德軍取得的勝利,又故作坦誠地說戴高樂對於英國在馬達加斯加採取軍事行動不滿是有理由的,但英國對這個島絕沒有不可告人的動機。他在結束談話時一再對戴高樂表示友好:「我一定不會拋棄您,您相信我好了。」三天之後,艾登再次向戴高樂提出保證,表明英國對於整個法蘭西帝國,特別是對於馬達加斯加沒有任何企圖。 風波又過去了。戴高樂感到,自從美國在戰爭舞臺上正式登場以來,盟國間的關係更複雜了。每當自由法國同英國或美國發生摩擦時,英美總是站在一起的。戴高樂不可能擺脫「一對二」的局面。戴高樂和丘吉爾會晤時早已沒有了他們合作初期那種氣氛,有時不免爭吵得面紅耳赤。 1942年5月21日,美國新任駐倫敦大使約翰·懷南特拜會了戴高樂。事後,艾登向戴高樂透露,美國政府可能正在考慮對自由法國全國委員會的態度。 7月9日,美國發表公報,承認自由法國是法國抗戰力量的象徵,美英兩國政府認為,法國政治前途答案將在自由和沒有強制的條件下決定。公報措詞含糊,只能表明羅斯福不能再完全忽視戴高樂的存在了。羅斯福一直頑固地拒絕承認戴高樂的全國委員會,他曾經對美國駐北非代表說,在法國人民自由選擇自己的政府之前,他絕不承認任何一個人或一群人就是法國政府。羅斯福在英國軍隊登陸馬達加斯加時對丘吉爾說,美國是目前唯一能夠同維希政權打交道的盟國,他不能把這種聯繫割斷,所以美國雖然支持英國的行動,但是不便公開為英國作些什麼。7月中旬,戴高樂決定把自由法國改名為「戰鬥法國」。這時,法國國內的抵抗運動已開始承認戴高樂願意接受他的領導。 從自由法國到戰鬥法國,其意義不僅是改變了運動的名稱,而是反映戴高樂領導的抗德鬥爭的規模有了更大的發展,他的影響不僅存在於海外,也得到了國內抵抗運動的擁護。 7月23日,戴高樂會見了美國的高級海陸軍將領,他們是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上將,海軍參謀長金海軍上將,駐歐美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中將等。戴高樂向他們提出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問題。馬歇爾等人只聽不說,實際上他們正在準備先在北非登陸的計劃,根據羅斯福的意見,這個代號為「火炬」的北非登陸計劃要對戴高樂「保密」,甚至不能像丘吉爾主張的那樣,在登陸的前一天通知戴高樂。 但是,這樣軍事行動是不可能完全保密的,丘吉爾不久即任命亞歷山大將軍擔任總司令,蒙哥馬利將軍為第八集團軍司令。11月8日,艾森豪威爾指揮的英美聯軍攻入北非,在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登陸,卡薩布蘭卡、奧蘭、阿爾及爾的維希政府的駐軍被擊潰。11月11日,正在阿爾及爾的維希政府的外交部長弗朗索瓦·達爾朗與美國的克拉克將軍簽署了停戰協定,使英美聯軍沒有遇到什麼抵抗便佔領了阿爾及爾。 奇怪的是,羅斯福居然讓達爾朗留下繼續擔任在北非的法國代表,原來維希政府派駐的總督諾蓋斯等軍政人員也一概留任。同時把來到阿爾及爾的法國五星上將吉羅安排為達爾朗的第二把手。顯然,羅斯福不打算讓準備到阿爾及爾來的戴高樂插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