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戴高樂 | 上頁 下頁
三五


  戴高樂的記者招待會則活躍得多。由於他這是第一次在那些過去曾多次幫過忙的美國新聞界人士面前露面,他做了充分的準備,再次表述了自己堅定的目標:「法國在逐漸擺脫暫時的災難以後,首先和盟軍按照自己的地位共同參加作戰,一步步走出它暫時的苦難。它打算先與盟國一起參戰,進而分享世界的和平生活。」然後,他耐著性子巧妙地回答了一些記者提出的不適宜的甚至荒唐可笑的問題,使記者們驚訝地發現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是一位和藹可親、高尚和持重的人。他博得了他們極大的好感。於是美國新聞界掀起了一股「戴高樂熱」,接著又興起了一場「支持戴高樂運動」,給羅斯福造成了巨大的壓力。最後白宮被迫再次讓步,於10月23日正式承認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

  從個人交往的角度,這次會晤也有了一些有意義的成果。羅斯福總統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這是個怪人!」

  而戴高樂,則正式在回憶錄中把個人的評價寫下來:「羅斯福的偉大,在於他的看法同我很相近。」

  最後,兩人還互贈了富於象徵意義的禮物。戴高樂贈給羅斯福的,是一隻比塞大兵工廠工人精製的小潛水艇。羅斯福贈送給戴高樂的,則是一幀他自己的照片,後面羅斯福親筆寫了句話:給我的朋友戴高樂將軍!

  但給我的朋友戴高樂將軍的具有實際意義的禮物,這時已經送到了阿爾及爾。這就是關於法國行政管理權的阿爾及爾、華盛頓和倫敦三方協議。這個協議再沒提什麼「軍政府」和「戰時貨幣」,承認只有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才有管理法國的權力;只有它才享有與盟國取得聯絡以及向盟軍提供必需的勞務的資格;只有它發行的貨幣可以兌換解放法國的盟軍所持有的美元和英鎊。

  17.走向法蘭西的目標

  7月下旬,即戴高樂從華盛頓回到阿爾及爾的兩個星期中,盟軍從諾曼底發起攻勢,向巴黎挺進。8月1日,肩負著解放首都光榮任務的戰鬥法國部隊、勒克萊爾將軍率領的第一集團軍裝甲第二師按計劃在諾曼底登陸,宣告著解放首都的戰鬥即將打響。

  四年多來,巴黎一直是人們所厭惡的納粹佔領軍的統治中心,當年這座美麗的歷史文化名城痛苦地淪落時,人們也隨著她的消沉而沉默。一旦德國人的防線在諾曼底被突破,她馬上就恢復了生機,成為了世人矚目的戰略中心和政治中心。軍事將領的計劃,政府的規劃,群眾的心情,以及野心家的陰謀,都立刻轉向了巴黎。

  「如果讓巴黎自由抉擇的話,她首先必須解決政權問題。誰也不懷疑,戴高樂回到首都時,不會遭到人民的反對,而會受到人民的歡迎。」戴高樂說。但是,「那些國內外無論站在哪一立場都想阻礙這種情況出現或至少使它不那麼美滿的人們,都千方百計地想利用解放的最後時機,來製造一個使我感到困難的局面。如果可能的話,還要把我搞垮。但是,民族已經有所選擇,群眾的覺悟將粉碎這些陰謀。」

  進行這些陰謀最賣力的當然是臭名昭著的賴伐爾。他的如意算盤是從精神上剝奪戴高樂的榮譽,使他失去民眾的支持。這個陰謀理所當然地遭到了戰鬥法國和內地抵抗運動人士的堅決反對和及時揭露。他們聲明:1940年的國民議會沒有資格代表法國說話。戴高樂結束訪美之行的那天,人們在巴黎市郊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到處插上了三色國旗,高唱《馬賽曲》,並不斷高呼「戴高樂萬歲!」被囚禁在桑德監獄的政治犯們,冒著受嚴厲懲罰的危險,在所有窗戶上掛起國旗,高呼「打倒法西斯!」「打倒維希賣國政府!」「打倒賴伐爾!」緊接著,8月10日鐵路工人罷工,15日警察罷工,18日郵政電訊工人罷工。最後,賴伐爾實在混不下去了,只好乖乖地服從德國人的命令,先貝當元帥一步去了法國東部的貝爾福。維希政府就此宣告完蛋。

  而貝當元帥,這位支撐著維希政府苟延殘喘達四年之久的原凡爾登英雄,也絕望地感到了大勢已去。8月11日,他簽署了一個秘密文件,授權他的部下奧方海軍上將代表他本人與戴高樂取得聯繫,以便使「所有善良的法國人」重歸於好。面對這位過去的恩人,戴高樂再次面臨著在個人感情和國家利益之間作出抉擇的問題。這次,戴高樂沒有半點猶豫,就決定最好的辦法是不予理睬。因為每個人都必須為他自己的行為負責。

  這時候的巴黎形勢,是法國共產黨領導的抵抗力量占了優勢。他們也想抓住機會在戴高樂進城之前就建立自己的政權,因而極力主張儘早發動巴黎起義。這使戴高樂任命的內地軍總司令柯尼希將軍感到很為難。柯尼希出於愛國心和軍事上的理由,當然極想舉行起義。如果巴黎人民自己解放了首都,他們就可以不受盟軍管轄,也可以確立法國的主權,還可以證明地下抵抗運動的力量並非神話。但這得看時機。柯尼希將軍的打算是要等到盟軍兵臨城下才開始起義,以防事先被德國守軍粉碎而失去接管巴黎的機會。

  法國共產黨人堅持己見,在摩拳擦掌的工人們的支持下,8月18日就正式號召巴黎人民起義,於是與德國人發生了激烈的巷戰。

  而正規戰場上,突然出現的形勢卻使人不得不焦慮!8月15日,法國第一集團軍首批部隊和美國第六軍在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登陸,分南北兩條戰線挺進。在南線,德拉特爾將軍率領法軍三天就順利打到了土倫,開始進軍馬賽。而北線,佩頓的第三集團軍卻兵分兩路,一路在塞納河北岸向洛林進軍,另一路向南直指默倫。雖然艾森豪威爾非常清楚地知道,解放巴黎將振奮全體法國人的精神,也會激勵整個盟國軍隊,但在已迫近巴黎之際,他卻遲遲不做解放巴黎的部署!

  這使戴高樂大為震驚。8月18日,他急匆匆地從阿爾及爾起飛,直抵盟軍總部。20日,他去拜訪艾森豪威爾將軍,就盟軍改變作戰部署問題交換意見。

  艾森豪威爾將軍指著作戰部署圖介紹了當前的戰局:「巴頓的第三軍正帶領布萊德雷軍團向前追擊,並準備分為兩個縱隊越過塞納河,一個向巴黎北部進抵芒特,另一個從巴黎南方到達默倫。在巴頓的後面,指揮美國第一軍的霍奇將軍把部隊再度集結起來,這支軍隊在俄恩地區剛剛肅清了德軍。

  在布萊德雷左翼,蒙哥馬利的軍隊擊退了德國人的抵抗,逐步向盧昂推進。

  他的右翼是空的,我打算加以利用來促使巴頓直搗洛林,依照軍備供應的可能向最大縱深推進。在德軍重新集結之前,戰爭就會很快地結束。」

  戴高樂說:「從戰略觀點上看,我不瞭解為什麼要從默倫、芒特、盧昂以及其他各處越過塞納河,為什麼單單不從巴黎越過塞納河?況且巴黎是交通中心,而交通今後對於你們是不可缺少的,儘快予以恢復是有利的。如果是別的地方,而不是法國的首都,關於我的意見,您可以不受任何約束,因為在正常情況下,戰爭是歸您指揮的。但是,巴黎的命運跟法國政府有密切的關係,因此我不得不進行干預並請您指揮軍隊直下巴黎。首先要派勒克萊爾率領的法國第二裝甲師擔負這個任務。」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