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戴高樂 | 上頁 下頁
二八


  至此,戴高樂終於挫敗了英美的政治陰謀,站穩腳跟控制了局面,成了名副其實的法國領袖和最高軍事統帥,實現了少年時代那種「法國是我的」、不容任何人染指的民族獨立意志。當然,這個領袖和統帥的實力還很薄弱,他自己也心明肚亮。在《戰爭回憶錄》中,他激動地寫下了自己當時的心情和信念:「我是被一層濃霧包圍了的領航人,但我相信,如果我掌住舵,總會見到晴天的。」

  然而,吉羅還是政府主席之一。這還是給盟國以利用這種奇怪的雙頭領導畸形體制來掩蓋他們的陰謀提供了某種方便。不久,盟國又幹出了一件歧視法國主權政府的事。

  那是在包括美、英、蘇等國家都正式承認了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這個戰時法國的中央政權之後。這期間,法軍配合盟軍發動了進攻意大利戰役,解放了突尼斯和意大利的西西裡島,共殲敵16.7萬人,繳獲飛機1000多架,迫使墨索里尼政府垮臺,意大利的出路只有投降了。8月29日,麥克米倫和墨菲交給法國代表馬西格利一份備忘錄,要求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承認艾森豪威爾將軍代表法國正如同代表所有盟國一樣,有權和巴多格裡奧元帥簽訂一項停戰協定,這個協定包括盟國的利益,其中特別包括法國的利益。」

  並指出:「聯合王國和合眾國政府將盡可能使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派遣一位代表參加簽字儀式,如果它願意的話。」

  法國當然表示願意,並要求把停戰協定草案全文通知他們。但到了9月8日,麥克米倫和墨菲卻對馬西格利說,意大利投降已成事實,而且半個小時之後,艾森豪威爾就會公佈「同意意大利政府停戰的要求,停戰條件是由英、美、蘇三國政府批准的。」並當場把這個聲明的全文交給了馬西格利。

  馬西格利當即指出聲明中沒有法國,而且也不知究竟是何時簽的協定,違反了英美自己在8月29日備忘錄中做出的保證。麥克米倫和墨菲竟支支吾吾地搪塞說,這一切都早就通知了吉羅。

  這當然是盟國在有意排擠法國,事關重大,吉羅再糊塗也不敢承擔這個責任。戴高樂更加不能容忍。他一邊嚴正指出:「法國將加倍努力來加速敵人的失敗,使法國根據自己的地位參與作戰的安排和世界的重建。」「法國為了一切人的利益,在目前開始進行解決戰爭問題的過程中應有自己的地位。」一邊下決心加緊結束這種雙頭政治的局面。

  10月中旬,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根據戴高樂的請求頒佈了一項法令,規定政府只有一個主席。委員會考慮到當前的實際情況,正式任命戴高樂為該委員會惟一的主席。吉羅退出委員會,保留法軍總司令職務,派往意大利半島執行法國遠征軍總司令職務。

  1943年11月9日,委員會進行了改組,同時宣告新的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正式成立。

  13.一個翻天覆地的轉變

  當時,法國的反法西斯鬥爭,主要由兩種力量構成,一種是國外的抗戰運動,另一種是國內的抗戰運動。國外的主要是戴高樂派,後者則是那些在敵人占壓倒優勢、處境極其險惡的情況下奮起向納粹作鬥爭的男男女女。

  國外抗戰運動經過4年艱苦卓絕的鬥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地逐步發展壯大起來。到1943年年底,戴高樂已經建立起一支擁有23萬人的野戰軍,擁有15萬士兵的殖民地軍,擁有5萬名海員和32萬噸位的艦隊,120萬噸位的貨船和商船隊。此外還有一支擁有500架作戰飛機,3萬名服務人員的空軍。在與共同的敵人的生死拼搏中,這支武裝力量配合盟軍,創下了輝煌的戰績。在意大利戰役中,戴高樂派出的三個遠征師12萬人,由於報仇雪恨精神的鼓舞,簡直成了攻無不克的鐵軍。當盟軍克拉克將軍的裝甲部隊在平原受阻時,法國遠征軍第二師在陶蒂將軍的率領下,爬過海拔2400米的極端險峻的高山,冒著大雨沖入敵後發起猛攻,佔領了三十多公里的縱深地帶,在克拉克將軍的正前方攻下德軍的第一道防線,楔入第二道防線,俘虜了1200人。接著遠征軍先頭部隊率先打進意大利首都羅馬。6月18日,即「六一八」講話發表四周年紀念日,法軍繼解放科西嘉島之後,又一舉光復厄爾巴島,俘敵2300人,繳獲各種火炮60門,打了個漂亮的大勝仗,並為盟軍在法國南部登陸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在南大西洋,法蘭西海軍在「鐵砧」登陸行動待命期間,對盟軍的行動給予了有效的支持。1944年3月1日這天,在波拉海面,法國巡洋艦一舉擊沉敵艦5艘,其中包括1艘魚雷艇。半個多月後,法國輕型巡洋艦在莫萊裡海面又擊沉敵艦5艘。這段時間,在英吉利和諾曼底海域或向意大利、科西嘉島和北非航行的所有盟國輜重艦隊,都有法國海軍護航。

  在空中,法國空軍也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從1943~1944年6月,有17個法國空軍大隊在意大利作戰,個空軍大隊支援法國戰役,其中有72個大隊參加對德國工業基地的遠程轟炸。在蘇聯,也有2個法國空軍大隊參戰;在北非海岸,更多的掩護陸地基地和海上運輸的作戰任務均由法國空軍承擔。

  法國本土的抗戰運動,更是經歷了無數驚濤駭浪的考驗。戴高樂坐到麥克風前發表他的「六一八」講話時,並未設想在國內組織抗德鬥爭。但他的號召激發了人們不屈的鬥志,人們在極為困難的條件下開始自發地分散地和德國人鬥爭起來。特別是1941年10月31日下午4點那震撼人心的「靜默5分鐘」,使各種各樣的地下戰鬥組織如雨後春筍般勃發而出。這些組織政治觀點不同,但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即反抗法西斯。他們之間存在著派系鬥爭,實際上是同法國被佔領的狀況分不開的。為了避開蓋世太保以及與之配合的納粹機構和維希的保安警察的監視,他們往往互不聯繫,甚至在同一小組同一地段活動的人也互不瞭解。這些組織名目繁雜,由於敵人的殘酷鎮壓,後來,許多小組消失了,或同其他組織合併了,形成了一些實力較雄厚的聯合組織。其中最重要的有「解放」、「戰鬥」、「狙擊兵」和「民族陣線」。

  「戰鬥」是由兩個組織在1941年與1942年之交合併而成的,一個是亨利·弗雷內領導的,另一個是喬治·皮杜爾(後來當了外交部長)等基督教民主黨人領導的。「狙擊兵」與「戰鬥」一樣成立于裡昂,這座城市是實際上的南部抗戰的首都。它的最初領袖是萊維和克洛蒂斯—珀蒂。「解放」則是由儀錶非凡、喜歡冒險的艾曼紐耳·達斯迪埃·德拉維熱裡創建的。這是位新聞記者,曾當過海軍軍官。這些人後來都成了政壇上的風雲人物。最重要的「民族陣線」則是由法國共產黨發起的一個統一戰線的組織。其內部按行業建立了若干互有聯繫的「民族陣線」,如律師民族陣線、店員民族陣線、農民民族陣線和婦女民族陣線等。每個陣線都有自己的報紙。它的成員的政治色彩也是多種多樣的,有路易·馬蘭的右翼共和聯盟,有社會黨人、激進黨人,還有基督教民主黨人。這是惟一一個在法國南北兩區都能以一個團結一致的整體進行活動的組織。科西嘉島就是他們從德國人手裡解放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