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戴高樂 | 上頁 下頁
二七


  這個不適宜的建議使法蘭西全國委員會大為震驚。在4月15日的會議上,委員們一致支持戴高樂,要求組成一個擁有實權的執委會,撤換所有的維希分子,並要求法軍總司令(即吉羅)置身于執委會領導之下。而且,現任的全國委員會主席戴高樂應當有權在不附帶任何條件的情況下去阿爾及爾。與此同時,法國本土代表各種不同政治信念派別的全國抵抗運動委員會也表示:一致要求在阿爾及爾迅速成立以戴高樂為主席的中央臨時政府。

  吉羅弄巧成拙,不得不於5月17日電邀戴高樂去阿爾及爾,以便聯合成立法國中央權力機構。但當戴高樂於5月30日中午飛到阿爾及爾時,他又嚴密封鎖消息,企圖把戴高樂和他的支持者隔離開來,讓他在孤立的狀況下乖乖就範。

  但有關戴高樂的消息是封鎖不了的。下午4點鐘戴高樂去郵政廣場向死難者紀念碑敬獻洛林十字架時,上萬名群眾神秘地出現在廣場,「戴高樂萬歲!」的歡呼聲如排山的海浪。緊接著,雪片般的信件向戴高樂飛來。其中最感人的是前法國空軍參謀長維勒曼將軍的信。他1940年慘敗後一直悲憤地隱居在家。他要求戴高樂給他相應的軍級,派他指揮一個中隊,以便重新為國效力。從這些歡呼和信件中,戴高樂再次從民族感情中獲得了力量。

  第二天早晨,激烈的鬥爭開始了。鬥爭的焦點是將要成立的政府的組閣問題。戴高樂堅持政府應負起全國的一切責任,軍隊必須服從政府,同時必須解除維希所任命的殖民地總督們的職務。吉羅一聽便惱羞成怒,激動地大叫大嚷。於是,戴高樂「砰」地一聲摔門而去,談判陷入了僵局。

  6月1日,戴高樂出於他在選擇時機和自我宣傳方面慣有的敏感,漂亮地打破了僵局。他召見了法國和盟國的新聞記者,宣佈他到北非來的目的,在於建立一個有效的法國權力機構以領導民族力量作戰。這個機構理所當然地要把那些維希官員排除在外。這個消息由於新聞媒介的大肆宣傳,給阿爾及利亞總督佩盧東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為了爭取主動體面下臺,佩盧東當晚就寫信給戴高樂,聲明他願為促成聯合放棄總督職位,希望給他一個在軍隊中服務的機會。戴高樂立即覆信接受他的辭職,並把他的信同時分送吉羅和新聞媒介。第二天,這個消息立刻在世界各地見報。

  這一下完全打亂了吉羅的陣腳。吉羅怒氣衝天,一邊大罵戴高樂「有法西斯傾向」,一邊又不得不接受一系列接著發生的事實:建立7人的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其中戴派4人:戴高樂、卡特魯、馬西格利和菲利普;吉羅派3人:吉羅、喬治、莫內。這個委員會為法國的中央政權,負責領導法國的抗戰和其他一切事宜,行使法國主權,由戴高樂和吉羅共同擔任主席。

  至於維希政府的總督們,則一一被解除職務。

  這是戴高樂在阿爾及爾的權力鬥爭的第一個勝利,但卻是與美國的主張相矛盾的。因此惱怒的美國新聞檢查局扣留了委員會6月3日宣告誕生的聲明;英國方面,便以各種藉口延誤在倫敦急於去阿爾及爾赴任的委員們的行程。

  對付這樣的障礙,戴高樂已經駕輕就熟。報刊新聞被扣留,他就通過戰鬥法國控制的廣播設備公開廣播。延誤委員們的行程,他就直接找丘吉爾說。

  但最大的障礙,仍來自法國人內部。6月8日,委員會研究軍隊統帥問題時,又陷入了僵局。提交討論的有3個提案,一個是喬治的,提議法國的一切軍事力量統一歸吉羅統轄,由他當國防部長兼總司令,同時還保留主席職務,但軍事問題不受委員會約束。第二個是卡特魯的,主張由戴高樂兼任國防部長,吉羅為軍隊總司令。第三個則是戴高樂的。他認為總司令應被派去擔任與盟軍司令們聯絡的任務,並應儘快親臨前線指揮,因此應解除其政府職務。

  經過激烈的爭論,七人委員會否決了喬治的提案;吉羅和喬治,則堅決拒絕戴高樂和卡特魯的主張。會議又陷入了僵局。

  在這種情況下,戴高樂再次運用了他「以退為進」的戰術。6月10日,他發表聲明:「在委員會目前工作的情況下,我不願長此以往地參加委員會工作。」隨後,他在住處閉門不出。這就引出了一個難以言喻的混亂局面。

  吉羅惱怒地發現,在戴高樂缺席的情況下,委員會什麼也幹不成!他毫無辦法,只有向美國人訴苦。羅斯福不能不管,只好命令艾森豪威爾粉墨登場進行調停。

  這時,被阻於倫敦的戰鬥法國人員陸續到達阿爾及爾,戴高樂見時機成熟,適時開門露面,第一樁事就是把委員會從7人擴大到14人,使戴派占了壓倒多數。然後他才應邀與艾森豪威爾和吉羅舉行三方會談。

  開會那天,他又充分利用了這次登臺表演的機會。他故意姍姍來遲,不緊不慢地走進為他敞開的大門,在安樂椅上就座。他的高個子,再加上那把椅子,使他比在座的其他人整整高出兩個頭!艾森豪威爾一宣佈開會,他就敏捷地搶佔了主動權:「我是以法國政府主席的資格來這裡開會的。因為在作戰中,按慣例國家元首或政府主席應該親自到他們授予指揮權的總司令部去。如果在有關你的職權範圍內的事情上向我有所要求,請放心,我一定使你滿意,可是我們先說明,這必須與我負責的國家利益相一致。」

  這不卑不亢的一席話,一下就把初打交道的艾森豪威爾吸引住了,使他內心深處產生了對戴高樂由衷的敬佩之情,且相比之下,吉羅卻顯得猥瑣無能。但艾森豪威爾也是位忠於職守的將軍,他克制了自己的感情,按照羅斯福的旨意,要求戴高樂答應保證吉羅的軍事全權。戴高樂則要求他以盟國的名義提出書面要求。

  6月21日,由14人組成的法國民族解放委員會正式否決了盟國提出的書面要求。委員會還向吉羅提出兩條道路供他選擇:要麼承認政府的權威;要麼離開政府,不再擔任總司令職務。到了這個地步,吉羅當然只能乖乖地服從政府的領導了。但他仍不甘心,又提了個砸自己的腳的好意見:他不能與14人討論軍事秘密問題。戴高樂又敏捷地抓住這個機會,力促成立了一個由他自己任主席的軍事委員會。這個軍事委員會在戴高樂的領導下,包括總司令、參謀長和政府的代表,負責對全法蘭西的軍隊組織、招募和聯合,以及把他們調配到各個戰場和地區的問題作出決定。在執行問題上,分設兩個最高軍事司令部:吉羅負責北非司令部;戴高樂負責法蘭西帝國其餘地區和法國本土抗戰運動。昏庸的吉羅自以為得計,非常令人驚訝地欣然接受了這一方案。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