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戴高樂 | 上頁 下頁
二四


  「火炬計劃」總指揮艾森豪威爾將軍對此二人的分量進行了反復的掂量:一個聲譽較好卻無一兵一卒,一個手握重兵卻聲名狼藉。最後,他決定任命吉羅為法屬北非總督,達爾朗為武裝部隊總司令,戴高樂則被完全撇到了一邊。

  這樣安排還有一個非常現實的目的。美國人的如意算盤是爭取維希法軍歸順,以便「兵不刃血」地佔領法屬北非。作為盟國三巨頭之一的丘吉爾雖然並不情願,但要違拗美國人的意思卻有點力不從心。

  11月8日,「火炬計劃」正式實施。中午時分,正在倫敦的戴高樂被丘吉爾召見,來到唐寧街十號。丘吉爾和艾登友好卻不無尷尬地把盟軍在北非登陸的行動告訴了他,並解釋道,雖然在海面和空中英國人占較大比重,但在地面上,美軍人數超過了英國,事實上這是美國人的一場表演,指揮官是美國將軍艾森豪威爾,是他們堅持要把戰鬥法國排斥在外。

  同時,丘吉爾把由吉羅將軍指揮北非的法國軍隊的安排(丘吉爾此時根本就不敢透露計劃中讓達爾朗擔任總司令的消息!)也告訴了戴高樂。他很為難又很激動地說:

  我們是不得已才這樣做的,不過你可以放心,我們決不會拋棄與你訂的協議。自1940年6月以來,我們就一直答應支持你。在戰爭最艱苦的時刻,你曾和我們站在一起,既然現在前景越來越光明了,我們決不會拋棄你!

  使丘吉爾喜出望外的是,一貫強硬地反擊任何無視戰鬥法國地位行動的戴高樂將軍,這次卻以他胸懷全域的政治家和戰略家的氣度明智地接受了這個既成事實!他在明確指出「美國人在北非玩弄利用維希反對戴高樂的把戲」的同時,也對吉羅表示了讚揚和對戰役表示了良好的祝願。當天晚上,他還通過廣播,向法蘭西全體軍民,向法屬北非的僑民和軍政人員發表演說,指出這項行動「已開始把法屬北非投入到解放戰鬥裡來了」。號召人們「不要考慮他的名義和形式,只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拯救法國」,號召「北非的法國人,把我們從地中海這邊送到對岸,重新回到戰鬥的行列中去」。

  然而,形勢的發展大出所有戰略家的意料,一個意外的因素是達爾朗的兒子突然得了麻痹症住進了阿爾及爾的醫院,達爾朗不得不於11月5日趕到阿爾及爾,打破了美國人的「進攻時達爾朗不在前線,由朱安將軍控制局勢」的計劃。有達爾朗在,朱安將軍發揮不了任何作用。而達爾朗此時,正對美國人的讓吉羅任總督、他當「總司令」的安排不滿。他想要的是最高行政首腦職務。所以,儘管墨菲和朱安于淩晨2點鐘把盟軍立即登陸的行動消息告訴他,並力勸他下令要維希法國軍隊放棄抵抗,他還是暴跳如雷地下令立即執行貝當元帥立即抵抗的命令。

  於是,一場登陸與反登陸的激戰打響了。法國士兵根本不瞭解內幕,一致把美軍登陸視為侵略,北非海岸的每個小島、每個村鎮、每個城市都響徹了憤怒的「我們又被出賣了!」「打倒入侵者!」的呐喊聲,人人操起武器,把本應射向德國人的子彈瘋狂地向盟軍射擊。一天多時間,維希法國方損失3000多名戰士,好幾艘戰艦和135架飛機,盟軍方面的損失則更大。

  這樣慘重而又並非必要的代價,使遠在倫敦的戴高樂痛心鬱悶。他感到現在已必須由戰鬥法國出面解決問題。於是,11月9日午後他召見了美國代表斯培克海軍上將,宣佈了他要派一個使團到阿爾及爾去的意圖,「要求美國政府採取必要措施以確保使團到達目的地」。第二天,他又寫信給丘吉爾,要求他協助向北非派遣「考察代表團」,以說服維希法國的軍隊「與盟國並肩作戰」。可是,戴高樂的一片苦心得不到羅斯福的回報,丘吉爾也依然左右不了羅斯福。盟軍佔領阿爾及爾之後,為了讓殘敵都放下武器,11月13日,艾森豪威爾從直布羅陀飛到阿爾及爾,許諾「承認達爾朗管理法屬北非的行政事務,吉羅將軍指揮北非的所有法國軍隊」,使激戰了五天五夜的槍炮聲終於停息,法國的政治舞臺上出現了達爾朗、吉羅、戴高樂三雄並立的更其複雜微妙的局面……

  11.戰鬥的法國人要團結一致

  與達爾朗的這筆肮髒的交易所引起的政治風波是美國政府始料不及的。

  它使戴高樂義憤填膺。他向輿論界大聲疾呼:「如果盟軍在解放一個國家的同時,又與那些投敵的官員們簽訂協議,那麼抵抗還有什麼意義?」他斷然命令法蘭西全國委員會發表公報,聲明與盟國在阿爾及爾的安排斷絕關係。

  接著,他又於11月16日拜會丘吉爾和艾登,告訴他們,與達爾朗作交易的決定並不像他們所辯解的那樣在戰略上是站得住腳的,「使自己與這場戰爭的正義性背道而馳是戰略上的錯誤!」

  戴高樂把來自法國各地的譴責電報拿給丘吉爾與艾登看,警告他們「要想一想這種冒險所帶來的後果」,同時,英國國內輿論界也支持戴高樂,對此事進行了強烈譴責,認為「這是一樁卑鄙齷齪的勾當」。因為這筆交易,在北非登陸的勝利,甚至阿拉曼戰役的勝利,都已經黯然失色。

  然而,戴高樂的這些舉措並沒收到多大的實效。在華盛頓,被激怒了的羅斯福總統對戴高樂的特使大聲叫道:「我當然要和達爾朗打交道,因為達爾朗給我阿爾及爾!如果賴伐爾明天給我巴黎,我也要和賴伐爾打交道!」

  不過,最後他還是做了願意邀請戴高樂訪問美國的表示。

  在莫斯科,斯大林元帥卻對戴高樂渴求支持的指望報以慣常的冷眼旁觀的態度。他甚至還對丘吉爾和羅斯福說,他認為將達爾朗拉進盟國抗擊希特勒的主流中來,「乃是一大成就」。

  這樣,戴高樂又陷入了政治上被孤立的危機之中。面對新的挑戰,他及時調整了戰略,依靠法國內外抵抗運動的全力支持,採取了打擊達爾朗,爭取吉羅的正確方針。這當然會激起達爾朗的殊死反撲。達爾朗不僅不聽勸告,繼續任用維希官員,甚至包括那些同納粹德國密切合作而聲名狼藉的人,而且竟公然把在阿爾及爾的戰鬥法國人逮捕入獄,封禁了他們的《戰鬥報》。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