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達爾文傳 | 上頁 下頁
九八


  達爾文收到赫胥黎有關此事的來信以後,精神為之一振。邁弗特的攻擊遭到了應有的回擊。他在《物種起源》裡也親自作了具體回答。赫胥黎和瓊斯·賴特既從哲學方面,甚至也從神學方面打擊了邁弗特,這當然使後者感到特別難受。赫胥黎寫道:「鐘擺式的人物現在擺到反對我們的方面去了,但是我堅信,他還會擺到另一邊來的」。的確,達爾文有先見之明,他曾預言,就是「在我們死去和消失之後」也還將長期鬥爭下去。

  達爾文看到赫胥黎文章的清樣,倍加讚賞。赫胥黎對邁弗特的神學的抨擊,對形而上學的論斷,特別是關於理性及其定義的論斷的抨擊,使達爾文無比高興。達爾文對赫胥黎支持他在《人類的起源》中得到發展的、關於道德起源的觀點表示滿意,他把赫胥黎反對華萊士的、關於野蠻人的智力的論據部分作了記號,並且完全稱讚的話結束他寫給赫胥黎的信。「虎克兩年前對我說過:當我讀著赫胥黎的文章的時候,我感到我在智力上還是個孩子……放著異彩的地方有幾十處,機智就像是一道道光彩奪目的閃電!」

  在《物種起源》的第六版裡,達爾文自己又新寫了一章。這一章絕大部分是駁斥邁弗特對自然選擇理論的攻擊的,只有幾頁是反駁勃龍、布洛克和其他批評者的。他指出,邁弗特把達爾文本人和別人綜合過的所有反對自然選擇的意見綜合起來,而沒有舉出一條于他本人有利的論據;指出邁弗特認為拉馬克的器官鍛煉與不鍛煉原則有重大意義,而隻字不提達爾文在不少地方,特別是在《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一書中談到過這一原則;指出邁弗特指摘達爾文輕視不經選擇的變異性是徒勞的,因為他正是在這本書裡分析了這個問題。

  然後,達爾文認為邁弗特對自然選擇理論反對最激烈的意見是,自然選擇「不能解釋動物和植物構造的有益特性的初始階段」,於是達爾文就針對邁弗特作為不可能用選擇來解釋有益特徵起源的最明顯的例子舉出來的那些具體情況,陳述他自己是如何去想像選擇所能起的作用的。他在這裡分析了長頸鹿的長頸和高大身材的起源,鯨須的起源,比目魚的兩隻眼睛從頭部的一邊長到另一邊去的過程。哺乳動物乳腺的出現,棘皮動物門中叉棘的出現,苔蘚動物綱的短腕幼蟲和鞭狀體的出現,蘭科的花為了借助昆蟲使花授粉,花朵各部分結構的出現,卷鬚植物卷鬚的起源。

  至於按照邁弗特的說法應該取代選擇作用的那些因素,達爾文針對「某種內在力量或者尋求發展的趨向」僅僅提出這樣的意見:關於這種力量一無所知。對於物種突變式地進化問題,達爾文認為這是極不可思議的,因為在人類對家養形態的實際觀察中,這種「突變」極為罕見,而且如果人類不以自己的選擇加以干預,則由於正常個體雜交的結果,突變也就會迅速消失。而在自然界,在自由雜交的條件下,當然保持「突變」也是毫無可能的。

  加上整整一章,當然會使版本分量有所增加,達爾文卻從另一方面作了一些刪節。

  達爾文起初打算在自己有關人類的著述(正如我們看到的,後來它就擴展成為厚厚的一卷書)中,加進談人的面部表情一章。達爾文曾通讀了著名生理學家貝爾的一本「極為有趣的」書:《面部表情解剖學和生理學》,貝爾在書中闡明了面部肌肉和呼吸的密切聯繫。貝爾認為人的某些肌肉的生成只是為了他能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的感情,認為人由於有面部「表情」肌而完全不同於獸類。這些觀點,當然是同達爾文的進化思想背道而馳的。

  這個問題引起達爾文的興趣。大概早在三十年代末和四十年代初,當時他對自己孩子的感覺表現進行了仔細的觀察。華萊士(達爾文因討論人類問題同他相互通信,並通知他想加寫這一章)對面部表情問題的重要意義顯然表示懷疑。好心腸的達爾文大體上同意了他的看法。一八六七年三月,他寫信給華萊士說:「這簡直是我近二十七年來『酷愛的題目』之一,在我打算寫一篇關於人類的文章以後,我就突然產生一個念頭:我最好能夠仔細研究出一些有關感覺表現的補充意見。」這將給他帶來莫大的愉快。尤其對「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進行過一番艱苦困難的研究之後——象他寫信給華萊士說的,「我擔心,怕這是一部難懂的巨著」。但是他向華萊士證明,原打算寫的補充意見(關於感覺的表現),看來比華萊士所設想的要出色,更便於學科加工。達爾文在這裡也想表明,與大家意見相反,認為人的面部肌肉的表情動作和感覺的表現方法,是從動物也具有的那些感覺的表現中發展來的,並指出機體的逐漸發展原則在這一個別場合也適用。

  然而,我們看到這部關於人類的書是怎樣擴充起來的,其實原來是兩本書(《人類的起源》和《性選擇》)人為地合併成一本書的。關於感覺表現的補充意見會使這本書更加冗長。而有關這方面的材料卻一增再增。達爾文把這個問題分出來單獨寫成了一本書,是很自然的事。一八七,年一月十七日,達爾文看完《人類的起源》的最後校樣以後,立即開始寫《動物和人類感覺的表現》一書。光是該書的概要就寫了三個多月。確實,六月份由於籌備《物種起源》的最新版本(第六版),使他暫時中斷了《感覺》一書的寫作,但是後來他繼續寫下去,並在當年十一月和十二月就拿到了第一批清樣。然而,寫這本書,也同他的其他著作一樣,要同傳教士,同各個不同民族中的人士(他給所有這些人寄去事先印好的調查表),也同醫生和生理學家,進行大量的通訊。所有這些都使這本書得到了充實,並使付印延期。最後校樣於一八七二年八月二十二日才看完,而在同年秋天這本書就問世了。一下子印了七千冊,很快就銷售了五千多冊。雖然達爾文也為第二版收集了大量意見,可是並不需要出第二版。

  這本書有序言,共分十四章。序言裡寫了這個問題的歷史概況,並指出達爾文所利用的資料:一、對孩子面部表情的觀察;二、根據從精神病醫院醫生那裡得到的材料,對精神病患者的面部表情的研究;三、杜申拍攝的一個面部肌肉因受電擊而收縮了的老人的照片;四、著名繪畫和雕塑大師們的作品(給達爾文的是很少的),五、對上面提到的、不同人種的人的感覺表現調查表三十六個答案資料;六、對動物,大部分是家養動物的觀察資料。序言在結束時提出一個問題: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