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達爾文 | 上頁 下頁 |
一 |
|
第一章 童年·進入愛丁堡大學 1.塞文河畔 曲折蜿蜒的塞文河,在英倫大地上流淌著。當它流到離倫敦220公里、西海岸約100公里的地方,遇到了一座小山。它伸展開自己的臂膀,一把將小山攬在自己的臂彎裡。古城希魯茲伯裡,就在這個河灣裡孕育、發展起來。 羅伯特·瓦爾甯·達爾文醫生,1800年在塞文河畔的懸崖峭壁之上,建起了一座三層紅磚樓房。偉大的博物學家查理·達爾文,1809年2月12日就出生於這座樓房裡。他是醫生的第五個孩子。 在達爾文家這幢依山傍水的樓房旁,有一個種滿了各種花草和果木的花園,花園裡有一個非常好看的暖花房。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穿過峭壁通向遠方。這條由達爾文的父親羅伯特·瓦爾甯·達爾文醫生和來這裡求醫的人們踏出來的小路,人們叫它「醫生路」。路旁的一棵栗樹,樹枝相互平行地彎曲著,達爾文小時候最愛這棵樹。他和他的妹妹凱瑟琳經常在樹上玩兒,在這裡他們都有自己固定的「座位」。 母愛,在人類的情感世界裡,佔據著不可或缺的位置。母親的乳汁哺育了一代代兒女,母親的呵護培養了一代代新人。而達爾文很早就失去了母愛,1817年7月他還只有8歲多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在他幼小的心靈裡,只留下母親去世前長期臥床治病的情景;在他腦海的記憶中,只記得她病故時所睡的床鋪,她穿著的黑色絲絛絨長袍和她的構造特殊的針線桌。 2.濟世名醫 達爾文的父親羅伯特·瓦爾甯·達爾文醫生是一個身材魁梧的人,身高1.88米,很胖,體重約有160公斤。他在年紀還不到21歲時,就開始行醫,21歲便獲得了萊丁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年輕的醫學博士不僅有高明的醫術,而且還善於博得人們的信任。他開業才半年就診治了四五十個病人。有些婦女在訴述自己的病情時,常常痛哭流涕,因此耽誤了醫生很多寶貴的時間。醫學博士很快就發現,愈是請她們不要哭,她們哭得愈厲害。於是他總是先讓她們儘量哭個痛快,並告訴她們流淚要比任何其他的辦法,更能使她們的身心輕鬆。這樣一來的結果是反而使她們很快的止住了哭。於是他就可以聽她們訴說病史,進行診斷了。由於他善解人意,很多就診的病人,特別是婦女,她們都來請教他,把自己的一切生活上的苦痛經歷都向他傾訴出來,好像把他當作一位神父,可以幫助解決種種不幸的災禍。 3.一個哥哥和四個姐妹 達爾文在兄弟姊妹中受二姐和哥哥的影響最大。二姐卡羅琳是個愛管事的小大人。達爾文每次在上學校前,她都事先在家中給達爾文預備功課。可是她時常想要糾正達爾文的脾氣,卻顯得有點熱心過度了。以至幾十年後,達爾文還記憶猶新:小時候,當他每次想進二姐的房間時,總不禁會在心中盤算,「她現在又要來數說我什麼錯處呢?」 達爾文的哥哥伊拉司馬斯愛好廣泛。他對文學、藝術,甚至對各門自然科學都有不小的興趣。正當達爾文中學快畢業的時候,他哥哥又迷上了研究化學。為了做化學試驗,他哥哥在花園的工具儲藏間中,建立了一個很不錯的實驗室,還配備了專用的儀器裝置。受哥哥的影響,達爾文也對化學問題發生濃厚的興趣,他經常和哥哥一起做化學試驗直到深夜。他們制出了各種氣體和很多化合物。他還認真地閱讀了幾本化學書籍。以至達爾文感到,這是自己在中學時代受到的最良好的教育。而他所在的別特列爾學校對此卻不以為然。校長別特列爾博士曾當著同學們的面說達爾文白白浪費了時間,同學們則給他起了個外號:「瓦斯。」 4.興趣在課堂之外 達爾文1818年上中學時,進的是一所舊式學校。學校所進行的是一種嚴格的古典教學。除了古代語文課程以外,還講授古代史和地理。達爾文認為學校裡簡直沒有什麼東西可學。當時學校注重的,是寫作詩句。 學校教的是古羅馬人和希臘人的詩作,並且還要背誦。達爾文有一幫朋友,大家合夥把很多舊詩收集起來,把它們拼湊成厚厚的一本詩集。這樣手裡有了參考資料,學校要做什麼題材的詩,他也就感到不為難了。 至於背誦,達爾文利用在教堂內做晨禱的時間,就可以讀熟好幾十行詩句。不過這樣死記硬背的東西,用不上兩天,就又忘得一乾二淨了。達爾文在學習上並不偷懶。他從不作弊抄襲,總是認真做好自己的古典課程作業。學校的那些功課,他惟一感興趣的,只有賀拉斯的幾首頌詩。 枯燥乏味的校園生活,對達爾文來說無異於受罪。更何況還要度過整整7年。幸好學校離他家還不到1英里,於是他就經常溜回家去,在學校點名之後和校門關閉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都呆在家裡,和家人在一起,做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他總要捱到非快跑不可,才能按時趕回學校時止。 校外的達爾文興趣愛好卻很多,他不但和童年時一樣熱心搜集礦石,還特別希望找到新奇的礦石。他還觀察昆蟲,把一切他所能找到的、從未見過的死昆蟲收集起來。10歲的達爾文就不滿足于僅從書本上獲得知識,當他讀了鳥類學方面的著作後,就十分高興地去觀察鳥類的習性,還寫了一些觀察筆記。至於和哥哥一起做化學實驗,和大人們一起去打獵,則更是到了入迷的程度。 中學時代的達爾文,在他父親和老師們的心目中,都把他看作是一個極其普通的孩子,既不是高才生,也不是低差生。而幾十年後,當達爾文回憶起自己在中學時代的性格時,卻認為當時自己就已經具備那些寄託希望于某種未來美好事物的獨特品質。那就是有極其濃厚多樣的興趣;很迫切地想要理解自己感到興趣的事物;而且把能夠弄清楚某個複雜的問題或事物,當作極大的樂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