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從億萬到零 | 上頁 下頁


  他千方百計找來馬克思的著作,如饑似渴閱讀。他茅塞頓開,每次都有新的感悟。

  過去,和田一夫為他的雜貨商家庭出身而感到恥辱,因為太微賤了。現在他仍然為他的出身感到恥辱,只是如今他卻認為他的出身「高貴」了。他羡慕出身于產業工人和佃農之類無產階級家庭的同學。實際上,像這樣的名牌私立大學,是不會有真正的無產階級家庭的弟子,個別標榜父親是產業工人的同學,他們的父親要麼是工廠裡的高級技師,要麼是能暗中領到資方津貼的工會幹部。

  和田一夫在日記裡寫道:父親母親的商業行為,是不公正的,低價從農民手中收購農產品,加價後再賣出去,賺取可恥的剩餘價值,是在殘酷剝削農民!

  和田一夫痛恨日本軍國主義,亦對美軍佔領日本深表失望。他羡慕東歐各國,由於蘇聯的解放,而走上美好的社會主義道路。他在日記中闡述自己的觀點:日本是沒有希望的,只有通過暴力來推翻這個罪惡制度,建立完美的共產主義制度,實現日本的繁榮和平等。

  數十年後,成為大富豪的和田一夫反省他大學期間的思想行為,認為他把蘇聯的社會主義看得那麼美好,是一種思想「幼稚病」。

  作者在此無意評價和田一夫的思想,作者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很「開放」的社會,激進思想走向極端,也會為社會和當局所不容。如果他「一心只讀聖賢書」的話,和田一夫的歷史就會改寫。

  和田一夫被校方開除了!

  事緣在大學本科二年級,和田一夫背著父母參加了校園的激進派左翼組織。他違背了父母的教誨。假期回家,父母對一夫的觀點感到吃驚和擔憂,勸一夫不要介入政治。沉迷其中,崇拜自稱「革命導師」的左翼領袖為再生父母的和田一夫,哪裡會把父母的話當圭臬。

  這不是僅僅停留在研討辯論階段的校園社團活動,而是有許多激烈的、富有攻擊性的實際行動。他們猛烈抨擊原先積極宣揚過軍國主義思想的教員;他們在東京街頭遊行集會,鼓動反美情緒;他們深入工廠,號召工人行動起來向資方鬥爭;他們甚至在夜晚攻擊財閥富豪以及戰犯家屬的住宅。

  日本大學是私立大學,對學生來講,私立大學與公立大學最大的不同,是收費昂貴。當時通貨膨脹,校方也跟著提高學費。收取學費只是私立大學經費的一個來源,主要的來源還是靠民間財團以及財團支持的慈善機構,不足部分才向政府申請撥款。有一次,校董會召開會議,研究經費問題。某個左翼組織號召學生包圍校董會會議室,宣讀反對學費加價宣言,高呼反校董會的口號。

  和田一夫是其中的活躍分子之一。

  這次行動,令校方大為惱怒。學校是靠財團和慈善機構的慷慨資助而生存的,這些學生「恩將仇報」,竟反對起校董會!校方開除了參加這次行動的激進分子,和田一夫正在其列。

  受到勒令退學的處罰,和田一夫一點也不覺得難過,他恨透了這所「依賴大資產階級施捨」的學校。和田一夫也不打算回家,他計劃與其他被開除的同學一道,走向社會,去實現他們的激進主張。

  退學通知書寄送到一夫父母手中,不啻晴天霹靂!他們萬萬沒想到,自己含辛茹苦供養著上大學,指望日後大有出息的兒子,竟是這樣的不懂事、不爭氣,惹下這樣的大禍!

  加津和良平默默無言,沉思著坐了一夜。最初的驚慌和憤怒慢慢消退,加津的思緒也漸漸明朗。

  加津說:「兒子有過失,有父母的責任,不能推卸不管。一夫原來一貫安分守己,只是在大學裡聽了別人的錯誤宣傳,盲目地跟在別人後面鬧事,可見他自己沒有信仰。我相信一夫是個知錯能改的孩子,我們還是送他去『生長之家』吧。」

  加津和良平趕往東京,把一夫從大學生公寓接了回來。隨後母親收拾簡單的行李,送一夫去「生長之家」教團反省。時間是1949年的秋天。

  「生長之家」是SEICHONOIE的漢語寫法。該教派崇尚尊重、自由、博愛、和睦,擁有眾多的教徒。按照加津的要求,教團執事安排一夫在一間小房間裡自我反省。他的身邊放著「生長之家」教團導師谷口雅春先生的著作——《生命之真諦》。

  和田一夫根本沒有興趣翻閱這本被「生長之家」信徒奉為聖經的著作,令一夫奇怪的是,沒有一個教長、執事、教友來督促他閱讀這部經典;也沒有人來與他辯論,或者開導他。

  在來「生長之家」的路上,和田一夫就作好改造「愚昧教徒」的思想準備。在他所閱讀的「革命著作」中,宗教是混滅人民鬥志的麻醉劑。他要在這個影響廣泛的「邪教」中,通過宣傳與辯論,傳播他的「革命思想」。

  「生長之家」的信徒越不理睬他,越激起他與他們展開公開論戰的欲望。

  機會終於來了!「生長之家」定期召開公開的教義研討會,和田一夫急不可待地趕赴會場。他在會上慷慨激昂,宣揚他的「革命理論」。信徒們只是靜靜坐著,沒有一個人站起來與他辯論,目光卻含著善意的期待。

  和田一夫淋漓酣暢地說完,四座仍是靜默無聲。他淚水嘩嘩地流下來,他自己也鬧不清是失望,還是悔恨。

  這以後,和田一夫的心境平靜了許多。他正是在這種心態下重新打開《生命之真諦》,他一下子沉浸進去,詩一般優美的語言,淳樸而不乏深奧的哲理,使他的心中如流過一漲清泉。

  和田一夫的激進思想仿佛被清泉濾洗過一遍,思想步人一種新的境界。他不知不覺中接受了「生長之家」的教義。他還在教友的點化下學會「神想觀」作為一種特殊的淨化心靈的訓練。他對他的宗教信仰終身不渝。不僅如此,他還把「生長之家」的精髓作為日後八佰伴集團公司經營思想之源泉。

  脫胎換骨的和田一夫懷著愉悅的心情,回到家裡,參與家庭小店的經營。

  畢竟是大學商科的肆業生,和田一夫發現八佰伴經營方式老套,大有可改進之處。他經過周密的市場考察,決定向父母建議改革經營方式。

  然而,一場浩大的火災,不僅使他的改革胎死腹中,更使和田家數十年積累的家產化為灰燼——家宅與店鋪變成一堆焦土廢墟,一家人露宿街頭。

  一家人該如何生存?今後的路又該如何走?

  ◎第三章 革除賒帳 廢墟之中從零越

  1950年,一場罕見的大火,吞噬了和田家的一切財產。然而在第二天,和田一夫就在廢墟中重新掛出八佰伴的招牌。從零開始,邁上向億萬進發的道路。他首開熱海市零售業改革之先河,革除賒帳和高標價的陳規陋習,石破天驚,引起市場的熱烈反應。

  * * *

  1950年4月13日。對和田家,對熱海市,都是個災難性的日子。

  這一天,父親良平出門辦貨,母親加津陪弟弟去辦理新學期的手續。店裡只剩下和田一夫一人。忙過好一陣後,顧客漸漸稀少,街上行走的多是悠閒的遊客和居家的婦女老人。

  做生意最盼望熱鬧,和田一夫現在覺得分外寧靜冷清。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