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從乞丐到元首 | 上頁 下頁 |
一九〇 |
|
突然,沉默被打破了。他呼籲「迅速結束戰爭」,並說,最有效的途徑莫過於「海獅」。但是,他的保證——或者說,表現出來的保證——便幾乎立即煙消雲散了。他警告說,跨過由敵人把守的英吉利海峽遠征英國,並不像對挪威那樣。決不會是單程旅行。偷襲的成份是不可能存在的。後勤供應的問題又將如何解決?他不停地講著,將嚴重的問題一一指了出來——這些問題(一直在不停地記錄的),海軍上將雷德爾暗中同意。完全的空中優勢是至關重要的,首批登陸必須在9月中旬完成,否則,日益惡劣的氣候將使空軍不能完全參戰。他轉身問雷德爾:關於技術上的準備,海軍何時才能作一明確答覆?海岸的炮隊陣地何日才能完全布妥?對越過海峽之舉,海軍能掩護到何種程度? 受窘的海軍上將雷德爾,卻在琢磨其它問題:大部分步兵都得靠內河或運河駁船運送,而所需的駁船仍得從帝國國內拖來。這支弱不經風的艦隊如何抵擋得住英國的皇家海軍?在挪威一役中受損後,可供作戰的只殘存48艘快艇、1艘重巡洋艦、4艘驅逐艦、3艘魚雷艇。雷德爾有點狼狽地回答說,關於某些技術上的問題,他希望在幾天內獲得回答。但是,在空中優勢尚未成為事實時,他該如何開始作好準備?勃勞希契用堅定的信心回答了他的悲觀。他喜歡「海獅」。戈林的副手說,空軍已萬事俱備,只要命令一下,便可在空中發動強大的攻勢。希特勒未發表看法,令雷德爾儘早將報告呈報上來。「如準備工作無把握在9月初完成,那就要考慮其它計劃。」於是,「海獅」的重擔便落在海軍的身上了。 身邊無其他人時,希特勒對勃勞希契說:「斯大林正與英國眉來眼去,目的在於使英國繼續戰爭並把我們拖垮,以便爭取時間,拿到和平時期到來時拿不到的東西。」一方面他承認目前蘇聯尚未有反對帝國的行動跡象,另方面他又同意,俄國提出了一個必須認真對付的問題。「這些我們都要開始考慮了。」 不久前,一個有眼光的英國人喬治·奧維爾預見到,希特勒的真正目標是以犧牲蘇聯為代價取得生存空間。「人們若把希特勒近一年來的講法與15年前的講法作一比較」,在評論英文版的《我的奮鬥》的一篇文章中,他寫道,「人們便可發現這點:他的心堅定如一,他的世界觀並沒有發展。這是偏執狂的確定看法,是不大會受強權政治的一時行動影響的。或許,在希特勒心目中,蘇德條約不過是改變一下時間表罷了。在《我的奮鬥》中,希特勒訂下的計劃是要首先消滅俄國,並暗示爾後便消滅英國。現在,事情的結果是,他首先對付的是英國。因為,英俄兩國中,俄國較易被收買。不過,一旦英國被消滅。就輪到了俄國——毫無疑問,希特勒就是這樣看的。」 希特勒在西線取得的戰果雖然顯赫,但它並不足以為他帶來他所需要的政治上的穩定,以便開始向俄國發動聖戰。他給予英國的打擊,不過是令這個頑強的國家更加頑強罷了。他對法國維希政府採取的撫慰政策——以便讓它參加他的十字軍——也正在土崩瓦解,因為對方支支吾吾。這樣,德國便得不到積極的援助。 儘管有這些失敗,希特勒仍信心十足,認為他有能力阻止這場衝突發展成為世界大戰,並確信英國即將投降。於是,他便下令立即加強反對英國的宣傳戰。戈培爾的第一個行動,是通過秘密電臺向英國廣播業已兌現的諾斯特拉達穆斯預言,以及倫敦將於1940年被毀滅的那個預言。諾斯特拉達穆斯預言之現代解釋,是克拉夫特作的。他曾預言啤酒館爆炸事件。 在這個充滿了恐懼的季節裡,希特勒又抽空與他的老友庫比席克見面。他曾派人給他送去1940年瓦格納音樂節的入場券。7月23日,在《哥特達馬隆》的第一次中間休息時,兩人在休息室裡見了面。在熱情地問候了庫比席克後,他抱怨說,戰爭中斷了他的重建計劃。「肯定地講,我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別人,誰還能做呢?現在,我只好站在一旁,眼睜睜地看著戰爭將我的最好年華吞噬……我們都逐年見老了,庫比席克,沒有多少年了——來不及做完餘下應做的事情了。」 這天與庫比席克的私人會見是非常難得的,因為希特勒的公共職責正在不斷增加。矛盾的是,他與愛娃·勃勞恩的關係卻更像夫妻。戰爭不但沒有將他們分開,反而,將他們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因為他有更多時間住在貝格霍夫。那種故意讓大家相信他們僅僅是朋友的做作已一去不復返了。 工作人員和僕人們對她非常尊敬,私下裡都稱她為「老闆娘」。對希特勒,她公開使用昵稱「你」;對她,他也以「你」相稱,有時還叫她「薩貝爾」——這是維也納的「小」稱,即把東西或人指小之意。在親密的朋友們面前,他有時還會公開摸她的手,或做出其它公開表示愛慕的姿勢來。據內情人說,若以希特勒現在已年近50且又全神貫注於工作而論,他們的性生活是正常的。愛娃終於成了貝格霍夫的女主人,變得更加自信和高雅。她的生活雖然可能困難,但她自信已不再有競爭對手,而這也已足令她聊以自慰了。 那年夏天,希特勒確定,消滅布爾什維主義,擴大生存空間的時刻已經到了。他指示陸軍著手朝這一目標作好準備。1940年7月29日,約德爾來到巴特賴興哈爾車站,在最高統帥部計劃部主任瓦爾利蒙上校的專車內與他就此事進行磋商。瓦爾利蒙與三名高級軍官原以為,這次不尋常的來訪,大概與提升晉級有關,或者要進行嘉獎。但是令他們覺得神秘的是,約德爾一到,便叫人把餐車的門窗全部關好。接著,他便突然宣佈——他的聲音平靜而冷漠——希特勒已決定「一舉永遠」消除布爾什維主義對世界的威脅,儘快向蘇聯發動突然襲擊——於1941年5月進行。「約德爾的話的效果,好像讓人觸電一般」,瓦爾利蒙回憶說——其時,由於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死力抓住椅子。「不行的!」一位名叫羅斯貝格的上校脫口喊道。英國還未戰敗,希特勒怎麼能打俄國!約德爾給了個奇特的回答:「元首生怕,戰勝英國後的公眾情緒,將不允許他向俄國發動一場新的戰爭。」 反對的意見爆發了。這種打法,是腹背受敵的打法,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德國失敗的就是這種兩條戰線的戰爭。為什麼在與莫斯科簽訂條約後,還來個突然改變?斯大林不是遵守諾言、將原料和糧食準時地全部運來了嗎?約德爾對每條反對意見均作了簡潔的回答:與布爾什維主義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不如在德國軍威處於高峰時發動進攻。這種回答說服不了瓦爾利蒙。曾向希特勒提出過類似的反對意見的約德爾,打斷了辯論。「諸位」,他說,」這不是個讓大家討論的問題,而是元首的決定!」他令瓦爾利蒙立刻以「建設東方」為代號,著手草擬計劃。 7月的最後一天,元首將其將領召至貝格霍夫舉行會議。這次會議原計劃要討論有關」海獅」的問題,實際上後來卻背道而馳。首先發言的是海軍上將雷德爾。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中進行:軍需已按計劃準備好,駁船的改裝工作也將於8月底完成。另方面,商船的運輸情況卻不妙,原因是在挪威受損或中水雷受損;掃雷工作雖然開始,卻又受到盟國的空中優勢的阻礙。所以,他的結論是,不如把入侵的日期延至次年5月。 希特勒反對。他說,如此長的等待時間不但使英國有可能改良其陸軍,而且還可從美國——也許甚至從俄國——得到大量的軍事補給。「到5月這個空檔我們怎麼補得起?」他問。於是他便把期限定在9月15日。他斷然作此決定後,立刻又將它推翻。他補充說,那就是,集中力量對南英格蘭進行密集轟炸,若在一星期內能摧毀皇家空軍和海軍以及主要港口,便於9月15日發動進攻。「否則,便延期至1941年5月。」 如果說這是個決定,那也是個半心半意的決定,使雷德爾高興。一方面,它給了雷德爾準備「海獅」的最優先的優先權,另方面,又把重任移交給了空軍。更重要的是,它給了希特勒將戰爭從西方轉向東方的選擇權。兩名海軍人士(即雷德爾和普特卡默)離開房間後,希特勒便開始貶低「海獅」的能力。「我們的小海軍呀」,他歎道,「只有敵人的百分之十五!」再者,英吉利海峽比地圖上畫的要可怕得多——這是任何一個曾在惡劣天氣中越過這塊險惡水面的航海家都能證明的。 情況似乎是,希特勒幾乎已取消了對英國的入侵。「俄國只需向英國稍作一些暗示,俄國並不想讓德國變得過於強大,英國人就會像快被淹死的人一樣,重新獲得希望:在6至8個月內,形勢便會完全改觀。但是,如果俄國被消滅,英國的最後一線希望也就破滅了。到那時,德國便成了歐洲和巴爾幹半島的主人。」這一次,他的沉思成了堅定不移的結論。」決定」,他言簡意賅地說,「從這些考慮出發,俄國必須被消滅。1941年春。」前幾次會議上出現的猶豫不決已一去不復返了。他再次成了舊時的元首,一個掌握命運的人。「將俄國消滅,越快越好。一擊便將這個國家打個稀巴爛,只有這樣,這次戰役才有意義。只征服土地是不夠的。」他說,這次進攻一定要一氣呵成,中間不能停頓。他不會重犯拿破崙犯過的錯誤,被俄國的冬天所消滅。我們將耐心等待,他說,一直等待到5月。「有5個月的時間作準備」,他滿意地說。 他想像中的良辰美景使他神魂顛倒。「目標是」,他興致勃勃地說,「消滅俄國的主要能源。」他是個軍閥的化身,迅速地描述了此次動用120個師參與入侵的計劃:首先向基輔挺進;其次,通過波羅的海向莫斯科挺進;第三,南北夾擊,然後便發動一次進攻巴庫油田的特殊戰役。這個夢想正在變成現實。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