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從乞丐到元首 | 上頁 下頁 |
一七二 |
|
達勒魯斯指出,英法兩國的武裝力量也大大改善了,滿可以封鎖德國。希特勒不作聲,只在室內踱來踱去。猛然間,他站住了,重又開口講話(據達勒魯斯回憶)但這次好像是在說昏話。「若戰爭發生,我就造潛艇,造潛艇,造潛艇,造潛艇,造潛艇,造潛艇」,好像是唱針停滯不前的唱片似的,他的聲音也越來越微弱。突然,他又像向大群聽眾演講似的,但話仍在重複。」我就造飛機,造飛機,飛機,我就將敵人消滅!」達勒魯斯目瞪口呆,回首看戈林作何反應。這位帝國元帥紋絲不動,達勒魯斯被嚇壞了:這兩個就是行動能影響全世界的人呀! 「戰爭嚇不了我」,希特勒繼續說,「包圍德國是不可能的。我的人民佩服我,忠實地跟我走。」他能促使他們發揮出超人的力量。他的目光遲鈍了。「將來若沒有黃油,我第一個停止吃黃油,吃黃油。」他停了停。「如果敵人能堅持數年」,最終他說,「我便利用我對於我的人民的威力,比他們多堅持一年。所以,我知道我比所有人都優越。」突然,他又問,英國人為何老不與他達成協議。 達勒魯斯吞吞吐吐,不敢照實回答。後來,他終於說,麻煩在於英國對希特勒缺乏信心。一聽此話,元首便捶胸頓足。「笨蛋!」他喊道。「我一生說過謊嗎?」他繼續走來走去,突然又止步。他說,你達勒魯斯聽了我方的意見了。你必須立即返回英國去,把聽到的告訴張伯倫政府。「我覺得漢德遜不瞭解我,我真是要達成諒解的。」 達勒魯斯反駁道,他只算是私人,要有英國政府的邀請他才能前往。首先,他得明確賴以達成協議的各項要點。例如,確切地說,希特勒向波蘭提出的要求是什麼?希特勒笑了。「哎」,他一邊說,一邊轉向戈林。「漢德遜可從未問過這點呀!」戈林元帥撕下一頁地圖,用紅鉛筆圈出了德國所要求的土地。 這樣,會見便成了澄清希特勒向漢德遜所作建議中的幾個要點的討論:德國需要與英國訂立條約,以消除政治或經濟上的所有事端;英國要協助德國取得但澤和那個「走廊」作為報答,德國將保證波蘭的邊界並讓她取得一條通向格丁尼亞的走廊;在波蘭的日耳曼少數民族應得到保護;還有,無論何時,若大英帝國受到進攻,德國就會提供軍事援助。 達勒魯斯太老實了,戈林說什麼他信什麼。他也把希特勒往最好處想。另外,他也沒有受過外交訓練,只有為和平的真誠願望和令人敬佩的勇氣和堅韌不拔的精神。一回到旅館,他便立即給一位英國朋友掛了個長途電話。過了不久他便得到了回話:英國政府歡迎他充當消息傳遞人。星期天(平安無事)上午8時,他在坦貝爾霍夫機場登上了一架德國飛機。當這架飛機朝倫敦方向低飛時,他暗自思忖,自己是否是某個陰謀中的馬前卒?他頗相信戈林是在真心為和平解決而操勞。但,希特勒是嗎? 希特勒把安息日也當作工作日。他取消了原定即將在紐倫堡舉行的、不恰當地定名為」和平之黨日」的慶祝活動,推行了戰時糧食和衣服配給制。然後,三軍也處於半緊急狀態,海陸空三軍的武官被令在柏林待命。 就在這種戰爭氣氛的籠罩下,兩位重要的波蘭外交人員帶著一份調解建議,秘密地與裡賓特洛甫辦公室工作人員彼得·克萊斯特接觸。他們暗示,貝克外長是被迫向德國採取好戰行動的,其目的僅在於使狂熱的波蘭愛國者感到滿意。貝克所需要的無非是時間,以使事態平靜。克萊斯特忠實地向裡賓特洛甫作了彙報。一會兒,外長便親身面見元首。希特勒聽得很不耐煩,不容分說地宣稱,如貝克在波蘭連腳都站不住,怎麼能指望他幫忙。另外,克萊斯特此後也不要再與波蘭人搞半官方的接觸。元首發出這道命令是有點刻薄的,他還說,這種命令你馮·裡賓特洛甫先生早就該發的。克萊斯特悶著頭走出總理府時,他心下明白,決定已經作出了——是戰爭! 在那個炎熱的星期天,希特勒也花了不少時間去處理另一次和平呼籲——達拉第總理的呼籲。這次交道是作為老兵對老兵打的。「作為一個前線的老兵」,他寫道,「我與你一樣明白,戰爭恐怖是什麼。」再爭論已沒有什麼必要了,因為自薩爾河還給德國後,德國再沒什麼要求可向法國提了。在那裡惡作劇的是英國,他們發動了「一場反對德國的瘋狂的宣傳戰」,而不是勸波蘭人講道理。他請求達拉第這個愛國的法國人設身處地為希特勒想一想。若有人阻止法國的某一城市——比方說,馬賽——向法國效忠,原因是吃了敗仗,你達拉第會有什麼想法?生活在該地區的法國人受到迫害,毆打甚至被殘酷殺害,你又有什麼想法?「在任何情況下,我都不能想像,達拉第先生,德國會以此為由攻打法國。」對達拉第在信中提到的各點,希特勒均表示同意。他再次呼籲,憑著前線軍人的共同經歷,達拉第先生應該明白,要一個榮耀的國家放棄近200萬人民,並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在自己的邊境上受到虐待,這是萬萬不可能的。但澤和那條走廊必需光明正大地歸還給德國。 中午過後不久,一架德國飛機在克洛伊頓降落了。比爾格·達勒魯斯從機內出來。由於英國與歐洲大陸間的空中交通已陷入停頓,這個機場一片死寂。在乘車前往外交部的途中,他瞥見防空人員在街道上來回巡視,商店的窗戶上貼滿了紙條。他們繞道偏僻的小巷前往唐寧街10號。張伯倫、哈利法克斯和賈德幹正在那裡等候。他們臉色嚴肅,但「非常鎮靜」。達勒魯斯講述了他與希特勒長時間會見的情形,同時也覺察出一些懷疑的氣氛。由於他所彙報的有幾點與漢德遜的說法不同,張伯倫便問,他是否絕對確信他聽明白了希特勒的話。達勒魯斯——他的德語比漢德遜的要好——回答說,誤解是絕不可能的。 在談話的整個過程中,張伯倫的說話都帶有不信任希特勒的色彩。他問元首給達勒魯斯留下的印象如何?他的回答(「我不想讓他當我的貿易夥伴」)令首相笑了——是當日唯一的笑容。由於英國人對他的解釋持有懷疑,他建議讓他返回柏林,將他們的反應帶給德方。張伯倫遲疑了,原因是,現仍在倫敦的漢德遜大使,當日就要帶著對希特勒提議的答覆返回柏林。他於是便建議將大使的歸程推遲一天。這樣,他便可在他們作出官方答覆(僅以漢德遜的評估為基礎)前讓英國人掌握希特勒的確切想法。 他建議與戈林通話並單刀直入地問他,德國政府是否同意讓漢德遜推遲一天。「你想在外交部打電話嗎?」張伯倫問。 達勒魯斯說是,張伯倫也就同意了。幾分鐘後,這位中人便在賈德幹室內與戈林通話了。戈林說,未與元首相商他不能立刻作答。半小時後,達勒魯斯再次與他通話。這一次,戈林宣佈,希特勒接受這項計劃,「條件是它必須是真誠的」。賈德幹堅持讓達勒魯斯秘密飛返德國。於是,原載他前來英國的那架飛機便從克洛伊頓轉至一較小的機場赫斯頓。 達勒魯斯抵達戈林在柏林的寓所時,已是晚上11時了。他對戈林說,他個人深信,英國政府和人民都真心誠意要和平,且極守信用。他還扼要地轉述了英國政府對希特勒提案的答覆。戈林擦了擦鼻子。他說,英國的回答是很難令人滿意的,整個局勢都處在風雨飄搖中。他得單獨與希特勒磋商。 回旅館後,達勒魯斯一邊等待一邊在房中踱步。淩晨1時30分,戈林的電話終於來了。他用宏亮的聲音說,希特勒的確尊重英國的觀點,對他的達成和平協議的願望表示歡迎。對英國決定承諾其關於波蘭邊界的保證,堅持此事應由五大國共同作保的態度,他也表示歡迎。特別令達勒魯斯松一口氣的是後邊的那個讓步,因為它肯定意味著希特勒已將其它有關波蘭的計劃束之高閣了。 §(2) 一般而言,業餘外交家經常是只會把事情搞壞的,但達勒魯斯此人卻成功地打破了僵局。晚9時,當漢德遜的座機在柏林機場降落時,事情已大有進展。這位大使身上帶著達勒魯斯非正式地遞交的建議的正式文本,返回柏林任職。該建議中有一條條款:貝克業已剛剛同意立刻與德國正式進行討論。 由於燈火管制,首都的街道漆黑一團,行人稀少。這些行人使漢德遜不禁想起了幽靈。過去數月來的操勞已使漢德遜大使疲乏不堪。不久前,他曾接受了一次癌切除手術,但發現已是晚期。他從不對人提起此事,且不抱怨工作之繁重。 漢德遜在使館匆匆進早餐,但早餐還未吃完,總理府便傳來話說:希特勒要立刻見他。漢德遜喝了半瓶香檳,打點了精神,便驅車上路。總理府門前,不少人在安靜等待著。他們一聲不吭,據漢德遜觀察,也沒有敵意。 當希特勒讀過了英國照會的德文本後,他臉上沒有一絲表情——雖然,照會的結尾是元首自己的傑作:許諾與威脅的混合:德國與波蘭之間的問題,若能正確解決,則可打開通向世界和平的道路;否則,英德兩國便有可能「發生衝突,還可能將世界拋進戰爭之中。這種結局將是一場史無前例的災難」。 希特勒未加評論便將照會遞給裡賓特洛甫。他這一鎮靜自若的反應令施密特很是詫異。漢德遜接著的一個行動更令人驚奇。他採取攻勢,話說得比希特勒還多——這是有生以來第一次。要是在平常,他之此舉,必然令元首咆哮如雷;但此時他穩如泰山,只偶爾瞧瞧室外黑黑的花園——這是他的先驅俾斯麥時常漫步的地方。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