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柴可夫斯基 | 上頁 下頁
三七


  11.旅美演出

  1891年3月,柴可夫斯基接到美國的邀請去參加為紐約卡奈基新音樂大廳落成而舉行的音樂節。在這期間,柴可夫斯基將在美國幾個大城市進行旅行演出。

  到美國之前,柴可夫斯基先在巴黎舉行了個人作品音樂會。他成功地指揮演奏了《第三組曲》、《斯拉夫進行曲》、《第二鋼琴協奏曲》、《如歌的行板》、《憂鬱小夜曲》等作品。音樂會受到熱烈歡迎。柴可夫斯基幾乎成為巴黎公眾矚目的中心。

  在巴黎準備啟程赴美之前,柴可夫斯基得到他親愛的妹妹亞曆山德拉·達維多娃去世的不幸消息。他心痛欲裂,想放棄旅行,立即返俄國。他想和給他母親般慈愛的妹妹再做一次最後的告別。他覺得妹妹身後有許多事需他安排。他心疼可憐的外甥鮑比克,怕他經受不住失去母親的悲傷。經過一番理智的考慮,他不得不決定繼續旅行,他懷著憂鬱的心情出海前往美國。

  客輪起錨後沒有多長時間,有一個青年跳海自殺,這更加劇了他心中的悵惘。他乘坐的「布列塔尼號」是艘豪華的客輪,「簡直像一座浮在海面上的宮殿」。海上航行中,總是大浪不止,船身劇烈顛簸,每個乘客都很懸心。柴可夫斯基的神經高度緊張,甚至感到「戰慄和恐懼」,加上劇烈的暈船,他覺得「像在受難」,經過一個星期的海上拼搏,於4月25日總算到達了紐約港。

  柴可夫斯基被送到紐約最著名的諾曼底飯店。這家飯店坐落在百老匯東南角的第三十八號街上,距大都會歌劇院只有一個街區。紐約的摩天大樓,繁華的街景使他感到陌生。他身在異國,無論多麼熱鬧的氣氛也無法驅散鬱結在他心底的哀愁。他懷念遙遠的祖國,牽掛故鄉的親人。命運對他接二連三的打擊使他感到頹喪。他心情的灰暗與眼前這個現代化城市的生機勃勃形成強烈的反差,他覺得萬分孤獨,一個人在房間裡哭了起來……

  美國人的熱情溫暖了柴可夫斯基。

  5月5日在卡奈基音樂廳舉行的盛大音樂會在《地久天長》的聖歌聲中隆重揭幕。美國的社會名流、財團大亨都出席了大會。柴可夫斯基在這次音樂會上指揮演奏了《加冕進行曲》,這個曲子是他為亞歷山大三世登基而創作的。樂曲熱烈歡快的旋律和隆重典雅的風格很受美國聽眾的歡迎。作曲家在滿堂喝彩之中感到了欣慰。在這期間,柴可夫斯基的四場個人作品音樂會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為紐約音樂廳(現稱卡奈基音樂廳)開幕慶祝活動增色許多。

  在巴爾的摩和費城舉行的幾場柴可夫斯基作品音樂會也使他的名聲大震。在華盛頓,柴可夫斯基出席了大都會俱樂部為他舉行的晚宴,宴會氣氛友好、熱烈。俄國駐美大使館為了歡迎來自祖國的偉大作曲家,也安排了一場音樂會,當地的俄國僑民都來參加了。他鄉遇故知的興奮,使柴可夫斯基感到力量倍增。此時他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已成為俄羅斯的光榮和驕傲。

  柴可夫斯基在美國紐約愉快度過了51歲生日。在當天舉行的音樂會上,他指揮演奏了《第三組曲》。他一上臺,雷鳴般的掌聲響徹了大廳,儘管他已無數次地指揮過這首樂曲,但卻感到超乎尋常的緊張。充滿好奇心的美國人不僅熱愛他的音樂,還很注意欣賞他的外表,在他所到之處,人們總是從上到下把他仔細打量一番。現在,他站在樂壇上,全場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他「感到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懼」。演出結束時,掌聲和歡呼聲一陣高過一陣。美國觀眾的熱情很張揚,也很有感染力。柴可夫斯基感到幾個月來少有的開心。

  生日這一天,他還得了一件禮物——一尊自由女神像的袖珍複製品,這是美國鋼琴製造商歐內斯特·納布贈給他的。柴可夫斯基非常欣賞這件寓意深刻、做工精美的藝術品。他希望能把這尊自由女神帶回祖國。

  音樂節結束以後,柴可夫斯基去遊覽了著名的尼亞加拉瀑布。隆隆的瀑布聲吸引著他。他兩次到那裡散步,遠望氣勢雄偉的白色瀑布,他感到有點膽怯。他換上一件比較隨便的衣服,坐上吊車,直下到瀑布底部,穿過一段隧道後,只見瀑布如一巨大的白幕傾瀉而下。「這景象非常迷人,可也有點令人膽寒」,他在日記中這樣說。

  柴可夫斯基在美期間,收到來自美國各地的表示邀請、祝賀、要求簽名的信函。他都一一認真給予答覆。記者、劇作家、作曲家更是抓住他不放,對他進行頻頻訪問,希望與他進行密切交流。美國公眾的熱情好客,使柴可夫斯基非常感動,讓他久久難忘。他確信,他在美國比在歐洲聞名十倍。

  柴可夫斯基在給外甥達維多夫的信中總結了他的訪美印象:「……總之,紐約、美國習俗、美國人的好客、城市風光、異常舒適的環境,這些都很合我的心意。如果我年輕些,大概會因為來到一個有趣的新天地而感到十分愉快,但我卻仿佛是在受一種舒服的罪。我的意向只有一個:回家,回家,回家!!!」

  12.《胡桃夾子》和《約蘭達》

  在柴可夫斯基赴美旅行期間,他的僕人阿列克賽把他的家重又搬回梅達諾沃,因為伏羅洛夫斯克的住房附近的樹林都被砍光了,那裡的住處已不適合柴可夫斯基居住。4月,柴可夫斯基回到了梅達諾沃,繼續寫他赴美之前就已開始的舞劇《胡桃夾子》,並著手創作另一部歌劇《約達塔》。

  這兩部作品幾乎是同時完成的。

  舞劇《胡桃夾子》取材于法國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根據德國作家霍夫曼的童話《胡桃夾子與鼠王》而寫的神話故事。通過敘述一個小姑娘在聖誕夜的夢,表現善戰勝惡,光明戰勝黑暗的美好的人類理想。這部舞劇包含了六部風格各異的舞曲,有西班牙風格的巧克力舞曲、阿拉伯風格的咖啡舞曲、俄羅斯風格的特列帕克舞曲、中國風格的茶葉舞曲、意大利塔蘭泰拉舞曲為基調的牧童舞曲和以法國民歌為主題的丑角舞曲。作曲家把《胡桃夾子》舞劇中的這六首舞曲配器編成一套供音樂會演奏的組曲,也很出色。

  上次旅行時,柴可夫斯基在巴黎發現一件叫鋼片琴的樂器,是由維克·馬斯泰爾發明的新樂器。這種樂器的聲音介於鋼琴和鐘聲之間,清脆洪亮,非常動聽。作曲家委託尤爾根松從巴黎購買了這種樂器。《胡桃夾子》中糖果仙子之舞那奇特的配器效果就是由於使用了這種鋼片琴。柴可夫斯基也成為在俄國第一位使用鋼片琴的作曲家。

  舞劇《胡桃夾子》的主人公是兒童,這個舞劇也顯示了柴可夫斯基對孩子們的熱愛。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