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本田 | 上頁 下頁
二一


  在破產邊緣的本田技研,出乎意外地由於本田的宣佈參加TT比賽而起死回生。可以說比賽與本田有一根剪也剪不斷的紅線連結著。

  那麼,本田拼出性命開發出的活塞環,後來到底怎麼樣了呢?

  在祭財神那天,很久也沒舉行過的宴會完了之後,從第二天起,宮本才吉開始了新的活塞環的販賣活動。

  「社長!從豐田汽車公司,來了三萬件訂貨。」

  宮本那興奮的聲音,從話筒傳過來。本田為此而露出滿意的微笑,也自不必說。

  可是本田的喜悅,恰恰不過是一場空歡喜。在交貨前的質量檢查中,樣品50個中的47個,被認定為不合格品。儘管當時就有豐田的商品質量檢查嚴格的定評,但在50件商品中,只有3件合格,這是十足的慘敗。

  於是本田重新把自己關進了研究室。

  這次為了改良,沒有花費更多的時間。豐田公司很快就對改良了的本田的技術,給了很高的評價。

  戰後被稱為豐田汽車公司中興之祖的石田退三(豐田汽車工業公司原社長、會長,故人),曾經對我說過這樣的話:

  「我幹豐田自動織布機,後來不得已而轉產軍需產品。於是,不得不以浜松為中心而求助於織布廠和機械廠家。我常於戰爭期間到浜松去,那時,就聽到了本田的名字。據說不論是訂什麼貨,他是都能按要求完成的技術工作者。因為我不是技術工作者,不會在技術上與之對立,所以只從人的角度予以評價。及至與本田君一見面,發現他身上沒有一般的社長的欲望,他是一位出眾的寡欲的技術工作者。」

  東海精機是以活塞環為中心的,無論是什麼都能做的特殊公司。這一定評,即使是在名古屋,也開始為人所知。

  昭和十三、十四、十五年,時光飛逝。

  昭和十三年五月,公佈了《工廠事業場管理令》,第一次發佈了《國家總動員法》。世道逐漸向軍國主義時代突進。

  頭年的昭和十二年七月七日,在北京郊外的蘆溝橋,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並且一味地擴大。東京奧林匹克的主辦權也被收回,自由、和平,對於日本人來說太遙遠了。這對自由人本田來說,最不適應的時代開始了。

  昭和十六年八月,美國施行了對日石油禁運,很快國家便全面禁止乘用車使用石油。那麼喜歡石油氣味的本田,世界劇變把他對發動機的摯愛給切斷了,他變得茫然了。這年的12月8日,由攻擊夏威夷的珍珠港,太平洋戰爭拉開了帷幕,統制經濟的風暴狂吹猛刮。這樣一來,本田那自由的創造,也就不可能了。

  除了沿著國家政策進行研究、開發以外,其他都遭到了禁止,談到本田,只限於巧妙地製作代用品。

  因為本田的東海精機具有什麼都能製作的技術,所以容易被軍需省和軍部所注目。也是由於軍需省的斡旋,豐田給東海精機投入了資金並派來了幹部。當時豐田方面的代表,就是前面談到的石田退三。不久豐田方面取得了社長的位置,本田降格為常務董事。

  昭和十八年六月,工廠的勞動時間限制被廢除,一天工作15小時也變得不稀奇了。學生的「勤勞奉仕」(義務勞動)被義務化,學生被配屬在軍需工廠。日本軍在頭年的中途島海戰中一失去制海權,就像從陡坡上滾落下來似的,敗勢日益加劇。瓜達爾康納爾島的撤退,山本五十六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在索羅門海上空戰死,在阿茨島2500名日軍全部死亡。

  天生愛時髦的本田,身穿國民服,系著裹腿,被驅趕著作「滅私奉公」(一心為公)的軍需品增產。東海精機的職工,加上徵用工,膨脹到了1000人以上。該廠生產中島飛機的發動機部件,以及貨運汽車、船舶、飛機的活塞環,作為完備的軍需工業,最盛時期達到擁有2000名職工的大工廠了。

  可是這一來,本田就沒有多少事情幹了。工廠被從遭受猛烈艦炮射擊的浜松,疏散到了靜岡縣磐田的山裡去了。工廠的一切,都必須按軍部的命令行事。從昭和十三年到昭和二十年戰爭結束,以及戰後一年的共計9年時間,是本田的一生中,最沒有光彩的時代。所以,本田最不喜歡談起這段生活。

  昭和二十年四月,美軍在沖繩島登陸,被稱為不沉的戰艦「大和號」,在這一星期之後沉沒。4月末希特勒自殺,傳來了德國無條件投降的消息。7月通過波茨坦宣言,8月6日、9日,相繼在廣島、長崎投下了原子彈。

  第15師管區67團、陸軍航空基地以及海軍無線電信所所在地軍都浜松,空襲和艦炮射擊把街道給完全毀滅了。

  國營鐵路浜松站前現在還殘留著的被稱為「市民之村」的一棵白楊,在歸於灰燼的浜松,只有它又發出了新芽。遠州灘來的艦炮射擊,使得庶民階層也蔓延著絕望的氣氛。這時,本田為了工廠疏散,到了磐田的山裡,而不在浜松。

  在浜松郊外的本田家,夫人幸子在庭院裡開墾了300坪的土地,為了自給自足,努力種植青菜。這幸子的種菜活兒,一直繼續到糧食不足消除後的戰後的昭和二十二三年。女子中學專業畢業的小姐幸子,有生以來第一次體驗莊稼活兒。

  昭和二十年八月十五日中午,在磐田聽到接受波茨坦宣言玉音(天皇親自)廣播的本田,全身就像散了架子,一時之間處於失神狀態。

  在玉音廣播之後,徵用工們轉眼之間就逃散了。剩下的職工,多說只有三百來人了。戰爭一完結,軍事用的活塞環之類,就沒有一點兒用處了。那是就連三菱、三井等大企業的工廠都生產鍋、釜的時代。本田為剩下的三百來號職工的生活用他得意的技術力量,開始從取之不盡的原料——海水,生產起食鹽來。一升鹽能換五升米,然而本田對公司的熱情卻冷到了極點。

  儘管從軍部派來的監督官不在了,卻與出資百分之四十的、從豐田派來的董事意見完全相左。再加上產生了工會,其中尖銳分子的思想方法,更使本田難以理解。

  本田下了決心與石田退三進行談判。石田退三說:

  「既然如此,那就用45萬元,把本田君的所有股票都賣給豐田吧。」

  這是昭和二十年臨近歲暮的時候。就這樣,本田的僅次於阿特商會的第二號事業,落下了帷幕。

  從壓迫下獲得解放的本田,創立自己的第三號事業——本田技研工業。然而,為此卻出現了一年的空白時間。但第三號事業,一面蘊含著可以說是痛快的故事情節,一面急劇成長。它作為日本經濟復興的奇跡的象徵,與「索尼」一起廣為世界所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