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貝多芬 | 上頁 下頁
一九


  雖然《英雄交響曲》用去了貝多芬的主要精力,但各式各樣的小作品仍時有問世,因為自己耳聾的原因,他一刻也不願意休息。這也許是他考慮了外界批評而對自己作了一番重新調整的緣故。他繼續不斷地寫了許多奏鳴曲和一些小作品。出版商所印刷的樂譜出現了許多處錯誤,但他們又不進行更改。這使貝多芬勃然大怒,因為他的手書樂譜是準確的。他寫下了嚴肅批評這些人的話:「錯誤之多,宛如海洋之魚。」

  事實很明白,出版商對他漠不關心,不像貝多芬日後成了名之後的另一種態度。貝多芬時常向他們提抗議,索回自己的樂譜以作修改;有時,他也無法如願以償。後來,他乾脆稱這些人為「狡猾的騙子」。這種掠奪式的交易,在當時是很盛行的。

  貝多芬為了表示自己的恚恨,就跟他們開展了一場無休止的辯論。他的《C大調弦樂五重奏》(作品第29號)就這樣拖了兩年之久。這些事使貝多芬陷入了更為困難的境地。

  這首五重奏是由白萊特托夫和哈代爾在1802年11月原版印出的。同時,阿爾泰利亞出了重印本。隔了不久,這部五重奏又被莫裡茲·弗拉斯伯爵購去作為私用;根據當時的習慣,即使過了一些時日,該曲的所有權仍應歸還作曲者。無賴的阿爾泰利亞用了卑劣的手段,從伯爵手中取到了拷貝,立刻就出版了。貝多芬不得不在萊比錫城發表了一個公開聲明:阿爾泰利亞印的樂譜從未和自己接洽過,而且是「不正確的、對演奏者無用的」。結果卻是意想不到的:阿爾泰利亞提出了合法的抗議,因為貝多芬在技術上已給樂譜作了一些改正;他在這件事上並無過失,是貝多芬誹謗了他。

  貝多芬只能收回他的聲明,向對方作了道歉。

  所有遇到貝多芬的人都覺得他非常奇怪,他的個人吸引力已增加了。隨著氣候的變化,他常在街上和田野裡走一走。他的面部宛如帶了一個面罩,只有雙眼噴射出生命之火,但他的心是更為活潑和有計劃了。他的日常生活顯得無規律起來,他常掉換住所,不論是換到什麼地方,屋內總是顯得亂七八糟的。西弗拉特說:「書本和樂譜撒滿了房間的每一個角落,這邊有殘菜剩飯放著,有半空的瓶子;那邊還有一首四重奏的草稿,鋼琴上放著紙張和碎屑……這些材料都是一些光輝的交響曲的胚胎,朋友的和生意上的信件撒滿一地。」

  蘭茲也曾說起,1804年夏季的一天,當他到貝多芬的寓所去聽課時,貝多芬希望和他散一次步。貝多芬帶著他年輕的學生走到極遠的地方,直到晚上8點鐘才回家。他口中喃喃而語,又像在嗚咽,忽高忽低,沒有唱出任何肯定的、明確的主調,我問他那是什麼?他回答我說:「那是我想像中的一首奏鳴曲最後一樂章的主題。」當我們重新踏入房間,他立刻跑到鋼琴邊,連帽子也不脫,寫了起來;我只好拿了一把椅子坐在房間的角落裡,他已完全忘記我。整整一個小時,他發狂地寫著,完成了那首美麗的奏鳴曲的最後一個樂章。最後,他站了起來,看見了我,似乎是很驚奇、很遺憾地說:「我今天是不能給你上課了,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這就是《熱情奏鳴曲》的誕生。

  它和次年所作的《華爾特斯坦奏鳴曲》一樣都非常成功。貝多芬的音樂創作突破了鋼琴本身的限制。他的作品已使所有的鋼琴不能彈奏了。那時所造的鋼琴只能供彈奏輕快而華麗的樂曲用。沒多久,他就從鋼琴製造者安德列斯·史特利卻手中得到了回聲和彈性更大的鋼琴。這首《熱情奏鳴曲》所表現的力量太強大了,本來是不預備作公開演奏的,所以直至作曲家進入墓地後12年才見諸於世。

  第十章 《菲岱裡奧》:歌劇創作的嘗試

  1801年,貝多芬在致韋格勒的信中告訴他:在音樂體裁中除了歌劇及宗教音樂之外,自己都得到了成功。他談到過自己的願望,一定要試作歌劇。他終於在1804年有了一個嘗試的機會。

  貝多芬對於歌劇的知識是很少的。他在尚勒利那兒學了聲學寫作,從恰羅比尼、米罕爾那兒學習了關於舞臺方面的知識,他自己在維也納歌劇院中也直接看到了不少東西。

  歌劇的演出很受大眾的歡迎。貝多芬覺得那些人的才能和自己相差得太遠了:恰羅比尼在巴黎極受歡迎和尊重,那不勒斯的柏西羅和德累斯頓的比爾等人也如此;在維也納,這樣的人就更多了,如尚勒利、伏格勒、西弗拉特等演出了許多歌劇,獲得了極佳的評論。

  貝多芬希望自己也能實現創作歌劇的願望。維也納的歌劇班管事記得,貝多芬為芭蕾舞《普羅米修斯》譜曲後演出獲得成功,他們認為他的名字將引起大眾的注意。

  自從歌劇成為維也納僅有的一種音樂劇之後,它即能賺錢了。恰羅比尼在維也納被稱為極有才能的歌劇劇作家。到1803年,恰羅比尼已替巴黎和意大利寫了20年歌劇了。葡萄劇院的舒卡尼達和班格劇院的勃朗男爵同時驚奇地發現有一個良好的機會放在自己的手中。

  舒卡尼達告知貝多芬,有一齣歌劇,也曾是自己想寫的,但可以讓他來寫。貝多芬很高興地接受了下來,並搬到歌劇院裡去住;他們給他一間住所供他自由使用。不久,勃朗男爵將此劇院買了下來,舒卡尼達也被辭退了,但隨後,舒卡尼達又被召回來管理這個劇院。貝多芬也重新回到了他的老住所來進行這個歌劇的創作。貝多芬又開始了艱難而持久的搏鬥。他得運用豐富的思想和樂器上的特性,以擊敗他的對手。

  他已完成了不平凡的草稿,舞臺的情況他已熟悉;可是為了演唱的成功,只能將他所器重的管弦樂隊降到陪奏的地位,並且還要採取18世紀的歌唱方式,並要求有逼真的動作和戲劇化的氣氛。這樣,就要求有一個知識很豐富的人才能進行創作,至少要像莫紮特一樣。貝多芬有時也能演出奇跡來,但是他的特長卻不在這上面。莫紮特經常和歌劇院保持接觸,一個無所謂的故事到了他的手上之後,可以從容地變成一首不朽的音樂。貝多芬在歌劇創作中,則勤奮而緩慢地接近著他的目標。

  貝多芬所作的第一個劇本是很特別而愉快的。它以法國革命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反對暴君,爭取自由的動人故事。這類題材很容易使貝多芬將其感情完全融會進去。故事說的是弗洛斯坦被他的政敵關入牢獄之後,他的妻子麗奧諾拉冒了生命的危險,假扮了一個犯人,去營救她的丈夫出獄。這本書十分暢銷,共有3個版本。比爾用意大利文的劇本在其本國演出,1804年又在德累斯頓上演。貝多芬約請松立斯納替自己翻譯了此劇本,並將題目更換為《菲岱裡奧》(又名《夫婦之愛》),以免與比爾的歌劇相衝突。貝多芬顯然不好用女英雄的假名,他為自己兩首不同時期所作的序曲題名為《麗奧諾拉序曲》。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