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彼得大帝傳略 | 上頁 下頁 |
五六 |
|
彼得撥出在當時來說相當大的一筆款項——每年約二萬五千盧布供科學院使用。他答應院士們「薪水從豐」。 在1724年和翌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同外國學者就他們應聘來彼得堡科學院工作問題,進行了磋商。科學院正式開始工作是在彼得逝世之後——1725年8月,舉行了第一次院士代表會議。 1718年末,首都社交界上層人士聽說又要搞起一件新鮮事兒——大舞會。彼得親自為大舞會擬訂了組織章程和來賓在舞會上的行為守則,規定了輪流舉辦的次序表。沙皇解釋說,「大舞會」這是一個法文詞,意思是,以娛樂、討論或友好交談為目的的聚會。 應邀出席大舞會的是經過挑選的社交界人士、高級軍官、達官顯宦、官吏、造船技師、知名商人和學者,他們應偕同妻室兒女一同前往參加。舞會於午後四、五點鐘開始,持續到晚十點。東道主——舞會的組織者,無須迎送客人。他們應為客人準備會場,提供糖果、煙草和煙斗,提供飲料以及奕棋的桌子。另外彼得酷好象棋,而且是位高手。 按沙皇的設想,大舞會上應創造一種無拘無束的氣氛,他要使這種舞會對上流社會能起寓教於娛樂的積極作用。 在彼得時代最初舉行的幾次舞會上,客人們提心吊膽,唯恐因什麼細故而觸犯天威。 沙皇本人也經常參加大舞會,有時他還親自在夏宮御花園裡或城郊的離宮舉行招待會。聖上熱心地給宮廷人員講授各種禮節,就象教授軍官們軍事刑法典一樣。他還起草了一份行為準則,勒令應邀前往離宮的人務必遵守。 此外,貴族子弟在學校裡也在演習上流社會的舉止風度。在首都居民中廣泛流行一本書,書名是:《青春寶鑒》或《處世指南》。彼得生前此書曾印行三次。 《青春寶鑒》談的是青年人在居家、外出、在公共場所和工作時的行為準則。它教導青年要謙虛,勤勞、順從、恭敬、明理。「贍養父母為極大光榮」,「不許打斷父母的話,更不許頂嘴」。如果父親呼喚兒子,兒子應彬彬有禮地口答:「爸爸,您吩咐吧!」或「您想讓我做什麼,就吩咐吧!爸爸!」象下面這樣回答父母的呼喚被認為是不禮貌的:「什麼,怎麼,什麼事,你說什麼,你想幹什麼」。對父母的尊敬態度可以概括如下:「在家凡事不得自作主張,應唯父母之命是從。」 這本書還告誡離家遠遊的青年也要循規蹈矩,對長輩應待之以禮,等等。 有趣的是那些有關在公共場所和進食時的舉止準則。「行路時不得低頭看地,斜眼視人,應挺胸闊步直行。」還有:「兩手不應在食具上久擱,喝湯時雙足靜置,擦嘴應用餐巾,不得用手,食未下嚥之前不得喝湯。不得以嘴舔指,不得啃骨,食骨應使用小刀剔。切忌用餐刀剔牙,應用牙籤,剔牙時應以一手遮口。切面包時,不可將麵包貼胸。只允食用各自面前所擺之食物,餘者不得擅自取食。」 《青春寶鑒》的結尾部分是對少女的訓導。如果說男子應當具備三種美德(謙虛、和藹、恭敬),那麼,少女就應具備二十來種美德:敬畏上帝、溫順、勤快、仁慈、靦腆、節儉、謹慎、貞潔、忠實、沉靜、整潔等等。靦腆是道德高尚和行為端莊的象徵,因而受到讚賞。 在彼得頒佈行為規範之後,又經過幾十年的工夫,上流社會才學會了合乎禮儀的舉止談吐。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