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彼得大帝傳略 | 上頁 下頁 |
二九 |
|
宮廷的鮮衣美食並沒有使她忘記自己出身卑微。據記載「沙皇之所以敬她、愛她,是因為她有一種善於變成皇后的才能,因為她時時意識到她並非天生的皇后。他們經常雙雙出遊,但各有各的車隊,一個以自己的樸質而顯得莊重,另一個則顯得富麗堂皇。他願意她時時隨侍在側。但是每逢軍事檢閱,舉行艦艇下水儀式,或節日盛典時,她從不抛頭露面。」另一個外交官也曾有機會觀察到彼得對自己夫人那種纏綿和體貼溫存的態度。他寫道,「飯後,沙皇和皇后舉行舞會,這個舞會持續了約三個小時;沙皇常常和皇后、小公主們跳舞,他不時地親吻她們;在這種場合,他對皇后流露出更多的柔情;可以說句公平話,儘管她的出身寒微,但她對這位偉大君主的寵愛當之無愧。」接著這位外交官又描繪(這是流傳至今的唯一的材料)葉卡捷琳娜的相貌,完全與她的畫像上的表情相符:「現在(1715年),她豐滿適度;天生麗質,面色白裡透紅,長著一雙不大的黑眼睛;一頭黑髮又長又密;她的脖頸和手臂都長得嬌美可愛,面部表情甜蜜、柔和,令人感到愉快。」 葉卡捷琳娜確實沒有忘本。她在給皇上的信裡寫道:「皇上近來得一新洗衣女僕,但幸勿忘故人。」她這樣開玩笑,是提醒皇上她自己也是洗衣女僕出身。一般說來,她對皇后這種角色應付自如,而又絕無矯揉造作之嫌,一似她從小就生長在帝皇家似的。 「皇帝陛下好女色」,當時有人這麼說。他記下了沙皇有關這方面的議論:「為了女人而忘記事業是不可饒恕的行為。做情婦的俘虜比做戰俘更糟糕;在敵人手中可望儘快獲得自由,而一旦被女人綁住手腳,那要脫身可就難了。」 彼得偕皇后一起參加普魯特的遠征。緬希科夫留在彼得堡保衛「天堂」和剛收復不久的波羅的海沿岸諸城鎮。 在這段時間裡,彼得集中精力辦了許多大事。首要任務是要把部隊集結到目前戰區的兩翼:東方是亞速,西方是德涅斯特。波羅的海沿岸一帶的防務要加強,由於已把俄國軍隊中最有戰鬥力的部份轉移到了南方,那兒的防務就削弱了。波羅的海沿岸城市的衛戌部隊減少了,需要補充新兵,再者,必須繼續鞏固與盟國波蘭和丹麥的關係,要千方百計使這些國家在和瑞典人作戰中能出較多的力量。 西部地區作戰計劃是根據沙皇提出的有關俄國軍隊是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的觀念制定的:這支軍隊經過林村和波爾塔瓦戰役的考驗,戰鬥的主動精神在大大發揚。計劃規定,俄國軍隊在佔領德涅斯特河、布格河和多瑙河之後,必須在他國領土上開展軍事行動,給敵人以毀滅性的打擊。 看來,最近幾周,彼得最關心的是如何在短期內把自己的軍隊集中到德涅斯特,並以最快的速度到達多瑙河岸。 彼得從斯摩棱斯克、盧茨克、亞沃羅夫、雅羅斯拉夫連連派出信使,命令部隊加速行軍。所有的命令只有一個中心內容:「執行命令,抓緊時間,拖遝延宕、必誤大事」;「敦促汝等與步兵師以最快的行軍速度進入指定地區,切切此令」;「全速前進」。 雖然老元帥也知道,行動拖遝會誤事,但春天道路泥濘,影響了行軍速度,再加之他是個慢性子。 彼得這麼急匆匆忙著到何處去,為的又是什麼呢?在沙皇簽發的命令裡可以找到對這些問題的答案;應該趕在土耳其人前面到達多瑙河岸。在這種情況下,瓦拉幾亞統治者布蘭科萬和摩爾多瓦統治者康捷米爾將與俄國軍隊匯合。軍隊不僅可以得到武力支援,而主要是可得到補給。 瓦拉幾亞和摩爾多瓦的兩位統治者的支援,並不象彼得滿心指望的那樣真心實意,始終如一,而只是曇花一現。不錯,摩爾多瓦的大公康捷米爾在雅西組織過一次和舍列麥捷夫所率部隊的友好會師,而且康捷米爾也歸附了俄國,但在此次對土戰爭中,他的貢獻遠遠遜于沙皇所希望的。康捷米爾補充的軍隊為數不多,但主要的是沒有為俄軍提供給養。至於瓦拉幾亞的統治者布蘭克萬,他不僅沒有履行自己應承擔的義務,反而背信棄義地出賣了俄國,把全部作戰計劃奉獻給了土耳其的總司令。 斯拉夫各族人民反對土耳其統治的解放鬥爭,還沒有發展到足以影響戰事的進程。這個鬥爭的開展直接有賴於陳兵多瑙河岸的俄國軍隊,但舍列麥捷夫行動緩慢,坐失了良機,「你這種慢吞吞的行動實在令我驚訝,」彼得申斥元帥說。6月12日,土耳其軍隊架起了通過多瑙河的橋,準備強渡,以便迎擊剛在德涅斯特修好渡口的俄國軍隊。 在這段時間,俄國軍隊給養匱乏。彼得在寫給雅西的舍列麥捷夫的信中說:「在阿拉爾特已有五天,既沒有糧,又沒有肉吃……望能以實情相告:你處有無足夠糧食以供應我抵達後之大軍?」但舍列麥捷夫的情況也不妙。「我軍糧食短缺,開始以肉代糧。」康捷米爾原答應保證供給一萬條鍵牛和奶牛,一萬五千至兩萬隻羊;但摩爾多瓦卻沒有糧食。怎麼辦?是空手而返,還是繼續進軍?軍事會議上大部分人表示應向普魯特河運動。他們寄希望于布蘭科萬慷慨許諾的糧食;但此人在這之前已和土耳其人秘密勾搭,進行背叛活動。俄國人指望拿下土耳其人的糧庫。於是決定繼續前進,同時尋找與敵遭遇的機會,這是受了布蘭科萬放出來的謠傳的影響,說土耳其總司令奉蘇丹之命打算與俄國進行談判。既然敵人尋求和談,這說明他們是虛弱的。彼得決定繼續向普魯特河進發、他深信此番軍事行動必然會一帆風順,馬到成功。 從德涅斯特河向普魯特河的艱苦轉移開始了,前面是一片被太陽烤焦的無水草原。陽光還未來得及曬焦的地方,蝗蟲來了個一掃而光。鋪天蓋地而來的飛蝗奪去了馬的飼料;軍隊經受的苦難,主要的不是糧食不足,而是沒有水喝。「沙皇對我講,」一位丹麥外交官寫道,「我親眼目睹士兵們由於極度缺水而從鼻子、眼睛和耳朵裡往外冒血:而一旦見到水,許多人暴飲而死。」 6月末,軍隊渡過普魯特河,然後時走時停地慢慢沿著右岸向下游行進。和敵人最初幾次小小接觸是在7月7日發生的。土耳其人和韃靼人不是彼得估計的六、七萬人,而是十八萬。他們成功地包圍了總共只有四萬名官兵的俄國軍隊。 的確,土耳其人比俄國人多三倍,占絕對優勢,可是敵人無論如何也對付不了能征善戰的俄國軍隊。戰鬥持續了三小時,有七千土耳其人被擊斃。俄國的大炮使土耳其的軍隊受到的傷亡尤重。 7月10日清晨,一個號手帶著舍列麥捷夫的信來到土耳其的軍營,要求謁見土耳其總司令。「大人閣下,」舍列麥捷夫寫道,顯然是取得了彼得的同意,「此次戰爭並非出於沙皇陛下之所願;同樣亦非蘇丹陛下之所願,而純屬由某些爭執引起」舍列麥捷夫建議,「立即化干戈為玉帛,我方認為,此種以友好條件為基礎之和平將對雙方有利。如你方對此種解決辦法持異議,則我方擬另覓他途,再作計較。上天必將降災於挑起流血事端之一方,上天亦必賜降福于無意發動戰事之另一方。盼賜回音。望速將我方信使遣回為禱。」 幾個小時令人難以忍受的等待過去了,但並未見對方作答。在土耳其軍隊總司令帳篷裡正在進行著一場激烈的爭論。克裡米亞汗堅持毫不妥協的立場——只有進攻。他認為,俄國軍隊處在高地,象手掌上一樣,攻打他們猶如探囊取物,他已估量過能繳獲多少戰利品,能抓多少俘虜。波尼亞托夫斯基伯爵是總司令的軍事顧問,代表瑞典王的利益,他表示支持克裡米亞汗的意見。 與此同時,對於身陷包圍圈中的俄國軍隊來說,每過一個小時都是對它的力量的消耗:人沒有糧食,馬沒有飼料。營中缺水,因為靠近水源的地帶被對岸韃靼人和瑞典人的火力控制著。視力可及的前方是敵人的篝火和馬群。敵人精銳部隊就在幾百步開外的地方紮營:士兵活動的景象歷歷在目,而且不時可以聽到有斷續的陌生口音傳過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