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巴頓 | 上頁 下頁 |
六 |
|
§第三章 美軍第一坦克兵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至1917年4月,美國始加入英法協約國,對德宣戰。 潘興將軍受命擔任「美國遠征軍」司令,率部赴法國協同英法聯軍作戰。 4月17日,巴頓作為潘興的隨從副官和司令部的營務主任,隨軍來到了法國。 美國遠征軍司令部機構龐大、人員冗雜,巴頓感到呆在這裡簡直是浪費生命、無聊之極。他去見潘興,請求將自己調到前線短兵相接的戰鬥崗位上去。潘興將軍此時恰好正在謀劃組建一支坦克部隊,他對巴頓說:「你要離開這裡,我沒有意見。我提出兩個職位供你選擇:「你可以去指揮一個步兵營,或者去坦克部隊。」 在美國參戰之前,作戰雙方陷入對峙的僵局。德軍設置了三道防線,英法聯軍在碉堡林立、戰壕交錯、鐵絲網密佈的防線前面一籌莫展,進攻屢遭慘敗。有位名叫歐內斯特·斯文頓的英國上校,他是戰地隨軍記者,當時突發奇想,建議製造一種」能夠自行推進的車輛,它能夠跨越戰壕,又有裝甲,既不怕機槍的襲擊,又能進攻敵人陣地」。當時的海軍大臣溫斯頓·邱吉爾對這一想法很感興趣,他立即組織了一個「陸上之舟委員會」來進行試驗。他們根據斯溫頓上校的建議將一種「霍不特」型拖拉機改裝成戰車,在英國的水櫃工廠裡進行生產。為了保密,研製人員將其佯稱為「水櫃」。「水櫃」的英文字母是「tAnk」,讀音即坦克。 坦克問世之後,人們對它的作用的認識還很膚淺,投入戰場,只是用於攻堅,沒有完全發揮其防護、機動和火力三結合的威力。 美國陸軍對這項新式武器的賞識是遲鈍的。直到1917年秋,美國陸軍好不容易才決定「採用這種新式武器」時,英國和法國已經有了幾千輛坦克。美國卻只有兩輛稱得上是自己的坦克,這是華盛頓的軍械署依照法國的設計圖樣定制的。它的外形粗陋而笨拙,結構簡單而幼稚。而且其中一輛竟採用蒸汽機來發動。 巴頓對潘興將軍提出的問題沒有立即作出回答。 在左右為難的情況下,他寫信求教于岳父老艾爾。老人在覆信中這樣寫道:「我對戰爭一無所知。我對你的勸告是:應該選擇那種你認為對敵人打擊最沉重,對自己傷亡最小的武器。」 巴頓立刻去見潘興,對他說:「長官,我已決定去坦克部隊。我懷著一種特別的熱情接受新的任命,因為我相信我能用輕型坦克給敵人最大的殺傷,而使美國付出的代價最小。」 1917年11月9日,巴頓接受了正式命令,任務是在馬恩河上游的朗格勤附近建立一所坦克訓練中心,並以此為基礎組建一個坦克營。如果順利的話,他還可能指揮坦克團或坦克旅,並獲得晉升高職的機會。 巴頓必須從零開始,白手起家。沒有專業知識,沒有訓練經驗,也沒有坦克。 為此,巴頓首先到貢比涅法國坦克兵培訓中心學習基礎知識駕駛技術。他選擇了法國的雙人6噸雷諾式輕型坦克。同時,他還專門拜訪了康佈雷附近的英軍坦克兵,向那裡的官兵請教坦克作戰經驗。為下一步組織坦克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 12月15日,巴頓和其他幾名工作人員啟程前往朗格勤,開始了訓練基地的籌建工作。在坦克和受訓人員到達之前,巴頓又走訪了很快地走訪了英國博文頓坦克學校和法國夏普勤坦克學校。 不久,第一批參訓人員來到訓練基地。巴頓首先對他們進行作風紀律訓練,一面等待法國應允捐助的訓練坦克。 巴頓認為,一支無堅不摧的鋼鐵部隊,必須具有鐵的紀律。在訓練中,他異常看重官兵的紀律觀念,注重培養他們的軍容風紀和禮節禮貌。他要求自己的部屬著裝整潔、軍姿優美、嚴守紀律、不折不扣地執行命令,要有一往無前的突擊進攻精神。 1918年3月下旬,法國捐助的22輛坦克終於運到。這天晚上十點鐘,勞累了一天的巴頓剛剛躺下,傳令兵喬·安吉洛軍士急匆匆地闖進臥室,報告道:「少校,雷諾剛剛運到了,需要您到鐵路支線那兒去。」 天亮之前,巴頓把這些龐然大物一輛一輛地開到了駐地庫房,興奮和勞累把他弄得疲憊不堪。因為所有人員中只有他一人會駕駛坦克,他當時是美國軍隊中唯一值得自豪的坦克手。 巴頓開始以全部熱情和全付精力投入訓練工作。 他制訂了詳細的訓練計劃,親自授課,向學員講解坦克的構造、性能以及駕駛、修理技術,並組織了第一次步坦聯合作戰的戰術演習。 1918年8月,巴頓終於成功地組建了一個初具規模的坦克旅,下轄2個營、3個連,還設有一個直屬旅部的修理救護連。巴頓任旅長,計有50名軍官、900名士兵和25輛坦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