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巴頓 | 上頁 下頁


  可以說,這些項目都是巴頓的拿手好戲。在比賽場上,他信心十足、頑強拼搏。在劍術較量中,他的劍術成績最為優異,是所有選手中唯一擊敗過法國冠軍的選手。當他游完300米距離到達終點時,不得不用船鉤將他從水中撈上來。在4000米越野賽中,他由於筋疲力竭而暈倒在皇家包廂前的終點線上。他的堅韌頑強的拼搏精神贏得了全場觀眾的喝彩。

  比賽結果,巴頓在43名競爭者中,獲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績。是這次美國代表隊正規軍官中表現最為出色的一個。

  回國途中,巴頓特地繞道去法國,前往索米爾騎兵學校,拜會了該校副校長、歐洲職業劍術冠軍克萊裡先生,聆聽了這位著名劍術大師的講課,並當面求教劍術和授課方法等問題。

  回到美國後,巴頓受到英雄般的禮遇,應邀與陸軍參謀長伍德將軍和陸軍部長史汀生將軍共進晚餐,使巴頓感到莫大的榮幸。

  此後,巴頓以極大的興趣迷戀於馬術和劍術。他盡可能地參加華盛頓地區舉行的各種馬術運動會,其目的一是培養自己精湛的馬術,但更重要的在於利用在公眾場合露面的機會,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他曾毫不掩飾地對一位朋友說:「我所做的事情在您看來可能像兒童遊戲,但是對我的事業卻是一種最好的宣傳。

  這樣可以引起公眾對我的注意,讓大家去談論我。引起別人的注意是許多人功成名就的開端。」

  功夫不負有心人。巴頓首先以其對改進騎兵馬刀的卓越見地在美國軍界嶄露頭角。

  美國騎兵使用的是弧形的彎刀,在戰鬥中只能用刀刃砍殺敵人;而法國騎兵使用直劍,可以在馬上直刺敵人,充分體現了強烈的進攻意識。相比之下,法國騎兵具有更高的效用,因為刺殺能夠更快捷地貼近敵人,更有效地實施進攻行動。巴頓將這一看法寄給了法國劍術大師克萊裡:「法國人使用的馬刀遠遠勝過我們的整個法國騎兵的刀法體系歸結為一個詞,即是『進攻』。」

  巴頓將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成一篇學術論文,建議將美軍現行的彎刀改為法國式的直劍,並將文章投寄給權威的軍事學術雜誌《陸海軍雜誌》,以期引起有關方面的注意和重視。

  論文很快發表了,立即引起軍界的廣泛關注。陸軍部長史汀生讀到了這篇文章,決定採納巴頓的建議,指令依照巴頓設計的樣式生產兩萬把軍刀,裝備騎兵部隊。

  巴頓喜出望外。他奉命前往斯普林費爾德兵工廠監製驗收。不久,美軍騎兵部隊官兵就廣泛使用了聞名遐邇的「巴頓劍」。

  巴頓對軍刀的研究意猶未盡,他系統地整理了歷史上各國使用的各種劍,專門評述了德意志人、哥薩克人、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使劍的優劣,連篇累牘地發表論文,成了名符其實的劍術專家。

  1913年夏,巴頓希望專門到法國索米爾騎兵學校研習劍術。由於他在這方面的造詣和聲望,這一請求得到了上級的批准。

  巴頓自費來到索米爾,在一個半月的時間裡,巴頓與法國劍術大師克萊裡交上了朋友,他們共同切磋技藝,討論騎兵的訓練方法和軍刀使用的各種問題。

  此行使巴頓的劍術理論和技藝進一步趨於精湛和完善。

  除此之外,巴頓還有另外兩個收穫。一是利用這次短期的學習機會,結交了一些法國騎兵朋友,在經常性的聚會和交談中,巴頓不僅更深入地瞭解了拿破崙的軍事思想,也學會了一口流利的法語。

  二是開著汽車詳細地察看了瑟堡至索米爾之間整個叢林密佈的原野,這裡曾是威廉一世1066年征服英國時調動軍隊的地方。巴頓驅車行駛在崎嶇不平的分水嶺和鄉間小路上,以一個職業軍人的特有眼光,看到這片原野具有明顯的軍事意義。後來,他寫了一份長篇報告,總結了這次勘察的結果。他指出,那些「分水嶺的道路,不管下多大雨,地面總是堅硬的,足以經得住軍事輜重的運輸。」31年後,也就是1944年,巴頓率領第三集團軍挺進到了這一地區,故地重返,了如指掌的地形地況,使他運兵自如,勢如破竹。

  1913年10月,巴頓奉派入堪薩斯州賴利堡騎兵兵種學校學習,同時兼任劍術教官。在校兩年期間,巴頓系統地學習了全部騎兵專業課程,還完成了繁重的教學任務。同時,為騎兵委員會起草了新式直劍的使用條例,編寫了陸軍賽跑紀錄。

  巴頓被公認為美國陸軍的第一號劍術專家,並第一個獲得「劍術大師」的榮譽稱號。

  1915年6月,巴頓從賴利堡騎兵兵種學校畢業,被分配到原先所在的團隊。不久,該團調往菲律賓執行駐守任務。巴頓認為去這個平安無事的島國無所作為,於是申請調到得克薩斯州布利斯堡的第8騎兵團,駐地與墨西哥接壤,是兩國軍事衝突的焦點地區。

  1916年5月,巴頓跟隨約翰·潘興將軍指揮的遠征軍參加了一次鎮壓墨西哥農民起義軍的作戰,這只不過是一次規模不大的遭遇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