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貝·布托傳 | 上頁 下頁 |
三九 |
|
貝娜齊爾還對巴基斯坦人民說:「我不會拋棄你們。我將和你們並肩戰鬥直至最後一息。布托一家人不違背諾言。」 貝娜齊爾住在位於倫敦奈特橋地區的貝赫賈特姨媽家。新聞記者、牛津大學的老朋友、人民黨的領導幹部和支持者都打來電話要求見她。 「我只占你10分鐘。」他們一個個都這樣央求著。進出公寓的人連續不斷。 但貝娜齊爾卻懼怕見人。多年孤獨的監獄生活,使她對倫敦馬路上擁擠的人群也感到害怕,對那兒的人、聲音,還有嘈雜聲都不習慣。在別人面前,她總是藏起憂慮,顯得十分自信。因為在巴基斯坦人民的心目中,貝娜齊爾非同常人,在英國她也是引人注目的人物。她不願意讓人們看到一個曾對軍法管制政府挑戰的人突然在海德公園一角被憂慮所困擾,貝娜齊爾不願掃他們的興。她暗暗告誡自己;「無論走到哪兒,都必須堅定、有信心。」 幾天之後,貝娜齊爾同她的老朋友彼得·加爾佈雷思見了面。這是兩人從牛津分別後七年來第一次相見,而且各自的經歷迥然不同。 彼得作為朋友,敦促她放棄危險的政治生活。他說:「在巴基斯坦你冒著被囚禁,甚至被暗殺的危險。為什麼不到美國去生活?也許你能取得助學金在哈佛國際事務中心就讀。」 「我非常希望有機會讀一讀有關評述布托時期和軍法管制時期的書,看看別人有什麼觀點。」貝娜齊爾感慨地說,「但是我首要的職責是領導党的工作。從政治的角度看,我呆在英國更好,因為在這兒的巴基斯坦人很多,而且比較集中。」 1月底,貝娜齊爾做了顯微手術。手術效果很良好,但醫生告訴她,在幾個月至一年的時間內,她可能要做第二次手術。可貝娜齊爾已經迫不及待了,她已考慮回巴基斯坦的事了。 「暫時不要從政了,跟我在一起生活一段時間。這次你回去後,齊亞會把你送進大牢,你恐怕就不能活著出來了。」布托夫人不無憂慮地勸說女兒。 在眾親友和醫生的勸說下,貝娜齊爾勉強答應住下來。但她決心要利用這幾個月時間,在國外揭露齊亞·哈克政府的暴行,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 貝娜齊爾的病情好轉後,她便根據自己在監獄時得知的情況和從巴基斯坦捎來的報告,開始整理政治迫害案件的材料。貝娜齊爾準備把材料交給世界人權組織「大赦國際」,她相信這些材料是非常有價值的。恰好3月份的《民族報》登載了一篇文章,在談到違犯人權的案件時稱:「巴基斯坦拉合爾的拉紮·卡津最近下落不明是個令人驚奇的案件,……美國每年對巴基斯坦提供5.25億美元的軍事和經濟援助,但卻對人權問題漠不關心……顯然國務卿忘記了美國法律有關對外進行援助時的規定,『援助不得給予……粗暴違犯國際公認的人權、對犯人進行折磨……未經指控便長期將他們拘留、或公然踐踏人的生存、自由和人身安全權利的任何國家的政府!』」這與貝娜齊爾的主張不謀而合。 1984年3月,貝娜齊爾被邀請去華盛頓爭取國際和平卡內基基金會發表演講。這是一次極好的機會,她興奮地帶著有關政治犯的材料飛赴美國。 貝娜齊爾又一次走在國會的長廊裡。當年,貝娜齊爾同許多哈佛大學同學一起為抗議美國捲入越南戰爭曾來到這裡,而今她來到這裡卻是要抗議自己國家中發生的不正常的現象。 貝娜齊爾同所有願意聽她談論在巴基斯坦結束軍法管制恢復民主的必要性的人交談。她還當面感謝佩爾參議員為她獲釋所作的努力。在彼得·加爾佈雷思的幫助下,貝娜齊爾有幸同國會中許多要人會晤,他們可以影響美國政府制定的對外政策。 當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查爾斯·拍西問貝娜齊爾是否贊成因核問題停止對巴基斯坦的援助時,貝娜齊爾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核問題一直是美巴兩國關係中的敏感問題;參議院以往通過援助的依據是不論巴基斯坦是否擁有「核彈」,而只看它是否已經試驗過這種武器,從而回避了巴基斯坦的核問題。 而1984年這個問題被提出,修正為:除非美國總統書面證明巴基斯坦既沒有「核爆炸裝置」,也沒在謀求獲取用於製造或起爆核武器的材料,否則不能對巴基斯坦進行援助。外交委員會一致通過了這一修正案。如今,外交委員會就這問題來問貝娜齊爾,貝娜齊爾不是來華盛頓辯論核問題的,因而一時難以回答。猶豫了一會,貝娜齊爾才說:「參議員,停止援助只會在兩國之間製造誤會。如果把援助與在巴基斯坦恢復人權和民主聯繫起來,這對兩國都更有益處。」 在卡內基基金會發表講話的那晚,貝娜齊爾感到特別緊張。「要鎮靜」,在走上講臺時貝娜齊爾告誡自己,「就把這兒當作是牛津辯論社」。但是,貝娜齊爾發現自己做不到。這些聽眾都是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的官員、國會議員、前大使和新聞記者。西方輿論一直把齊亞·哈克稱為「仁慈的獨裁者」,稱他給巴基斯坦帶來了「穩定」。而今天,她卻要揭露齊亞·哈克違反人權的行為,她能打動在座的各位聽眾嗎?挽救數千名政治犯的生命和拯救國家政治前途就在這些人身上。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